ICS中國首代網誌——香港政府為航運發展助力財政支持
海運新聞 | 2020-03-17 02:03
ICS中國首代網誌——香港政府為(wei) 航運發展助力財政支持
2020年03月16日 10時 航運界
2020年2月26日,香港特區政府公布了新一年度《財政預算案》。在這份預算案中,特區政府一如既往為鞏固香港作為國際航運中心提供財政支援,希望通過修訂法例為船舶租賃提供稅務優惠,包括寬免合資格船舶出租商的利得稅、合資格船舶租賃管理商一半利得稅,以及包括海事保險在內的合資格保險業務一半利得稅。同時,為吸引更多國際航運業務經營者和委托人落戶香港,政府還會繼續研究其他稅務措施。
事實上,此次預算案是回應過去兩年特區政府《施政報告》中提出的有關支持香港航運業發展的多項措施。在2018年《施政報告》中,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用回歸20年未有的長篇幅,超過960字,闡述了特區政府在航運及物流方麵的施政方向,並提出8項措施支持和提升高增值海運服務發展。
細觀當時這8項措施,大方向包括3個方麵,分別是(1)採取積極稅務優惠措施推動和促進船舶租賃業務和海事保險業務的發展,(2)為海運業和航運服務業在港營商提供政策和監管便利,以及(3)繼續推廣和宣傳海運和港口服務。
海事保險
為海運、港口和航運服務相關企業提供更有效的稅務優惠始終是航運業界人士一直積極呼籲的措施。例如,高端航運服務業的重要一項就是海事保險,包括貨物保險、船殼險和保賠保險。雖然香港船舶總注冊噸位高居全球第四,但香港海事保險市場隻佔到全球海事保險市場份額的1%。同時,國際保賠協會集團會員設在香港的分公司或辦事處,一般隻是從事理賠業務並進行市場營銷,而承保業務大多是在倫敦市場完成。
目前,海事保險業務在稅收方麵並無特別優惠,適用標準的利得稅稅率(即不超過200萬港元的應評稅利潤為8.25%;及應評稅利潤中超過200萬港元的為16.5%)。因此,如果能夠為海事保險采取8.25%的優惠稅率,以香港龐大船舶注冊總噸位,以及背靠內地麵向東盟的地理優勢,加之其他便利營商環境措施逐步落實,勢必可以吸引更多海事保險公司赴港興業或拓展業務。
船舶租賃與融資
至於為船舶租賃業務提供稅務優惠也確是勢在必行。為吸引更多飛機租賃公司來港成立業務樞紐,特區政府在2017年通過修改相關稅務條例,率先為航空融資租賃推出稅務優惠政策。“航運+金融”本就是金融服務業多元化的象徵,也是凸顯香港作為國際金融和航運中心地位的標誌。事實上,已經有不少航運融資租賃公司已經摩拳擦掌,蓄勢待發,隻待稅務優惠政策落實,即可來港迅速展開業務。因此,如果能以更優惠稅率吸引相關船舶融資租賃機構在港設立區域總部,香港打造成為亞太地區船舶融資租賃樞紐將會成為必然。
本地及海外人才
此外,人才是一個行業能夠持續發展的根本。2019年,特區政府加碼向“海運及空運人才培訓基金”再注資2億元,希望可以優化多項海運及高端航運服務業培訓項目,擴大考試費和實習津貼的資助範圍。另外,在2018年9月月公布的“人才清單”中,11項獲特區政府認可的人才中有3項與海運有關,包括資深海運保險專才、輪機工程師和船舶管理人才等。
航運業驕人成績
逆水行舟的香港航運業在2019年取得了驕人成績。2019年11月21日,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國際航運公會(ICS)在香港設立中國辦事處,成為這個以倫敦為總部且具有百年曆史的全球船東組織的首個海外分支機構。另外,波羅的海航運公會(BIMCO)在12月15日確認會將香港納入其製定的各項海運標準合同仲裁條款當中,正式確認香港與倫敦、紐約和新加坡齊名的國際海事仲裁中心。此外,香港海事處已經在上海、倫敦和新加坡成立並逐步運作了船舶注冊處的海外支援團隊,為香港船舶在這幾個全球最重要航運中心提供支援服務。這些成就的取得,與特區政府近些年轉變角色,在與業界積極合作過程中更多發揮“促成者”和“推廣者”密切相關。
《財政預算案》以“一起推動香港向前”作為結語,確是點睛之筆。國際航運公會選擇在香港成立其中國辦事處,其中一個目的就是希望與香港船東會和其他香港航運業界朋友一道,推動香港海運業集群發展,進而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航運中心地位。
*********************************
有關國際航運公會

國際航運公會是船東和營運商的主要環球商會,在涉及航運和貿易等各領域代表超過80%的全球商用船隊。國際航運公會成員來自世界各國的船東協會,亦包括代表香港特區的香港船東會。基於這種獨特的成員組成架構,ICS理所當然的代表國際航運的整體利益。
國際航運公會涵蓋的議題包括:
l 所有監管、法律、貿易政策和技術問題(例如船舶操作、船舶建造和航海安全);
l 環境保護成效(包括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l 海員雇傭和培訓;
l 開發和推廣全球業界的典範實踐。
國際航運公會中國辦事處首席代表劉洋

劉洋是國際航運公會中國辦事處首席代表,亦是英國希德律師行香港辦公室法務總監,同時擁有中國和英國律師執業資格,亦是仲裁員和調解員。劉洋擔任的主要社會公職包括香港海運港口局增選委員、香港航空發展與機場三跑道係統谘詢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河南省委員會委員、香港船東會中國委員會委員、香港與內地法律專業聯合會副會長。劉洋在2015年榮膺香港首屆“十大傑出新香港青年”稱號,2017年入選《勞氏日報》“全球五大新生代航運領袖”,2019年入選《勞氏日報》“全球十大海事律師”,並在2018年和2019年連續兩年入選《航運界》“最受航運界關注的100位中國人”榜單。
返回首頁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