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liang) 天,看到很多寫(xie) 機場的新聞報道。
9月25日,北京大興(xing) 國際機場正式投運,這是繼上海之後,我國又一個(ge) 擁有雙機場的城市,而到明年,成都第二機場也將竣工。屆時,擁有雙機場的中國城市將達到三個(ge) 。
今天,深圳國際會(hui) 展中心正式落成,項目一期占地麵積約1.2平方公裏,建築麵積160.5萬(wan) 平方米,體(ti) 量相當於(yu) 6座“鳥巢”,是深圳建市以來最大的單體(ti) 建築,也將超過德國漢諾威展覽中心,成為(wei) 全球最大。
深圳新會(hui) 展中心在哪呢?
感覺有一點參考了上海國家會(hui) 展中心,都是放在機場區域,而深圳機場位於(yu) 珠江口地理中心區域,地理位置十分優(you) 越,而且緊鄰沿江高速公路、深中通道出口,並規劃有地鐵、城軌等多種交通網絡。
無獨有偶,剛剛開通的北京大興(xing) 國際機場,規劃中也有一個(ge) 高規格的國際會(hui) 展中心。
這個(ge) 現象其實說明了,機場已經不再是一種單純的交通樞紐,它的周邊完全可以出現高質量的經濟活動。
就以會(hui) 展為(wei) 例,這類活動以前都是在市中心展開的,深圳以前的會(hui) 展中心主要在福田CBD,廣州的會(hui) 展中心主要在琶洲,都是作為(wei) 一種城市形象來展示的。
但其實,會(hui) 展是一種典型的空港經濟,國外很多城市就直接把會(hui) 展中心設置在機場旁邊,參會(hui) 者都不用進城,直接在機場周邊完成一切商務活動,都不用進城。
我到北京、上海出差,也好幾次隻在機場附近活動,完全不用進城。現在很多城市的機場,配套設施已經很成熟,搞搞會(hui) 議、培訓完全沒問題。這說明,不僅(jin) 會(hui) 展,會(hui) 議也可以成為(wei) 一種空港經濟。
所以,說到空港經濟,大家千萬(wan) 不要以為(wei) 隻是飛機維修、飛機租賃、酒店文旅、跨境電商以及相關(guan) 製造業(ye) ,空港經濟完全可以搞高端服務業(ye) ,有潛力像市中心一樣生活豐(feng) 富。
再比如金融,我認為(wei) 它也可以是一種空港經濟,因為(wei) 搞金融的人有一個(ge) 特點,出差頻率高,而且活動半徑特別大,這個(ge) 是高鐵無法滿足的。普遍都是北京飛香港、紐約飛倫(lun) 敦這種通勤尺度,有的人在飛機上的時間可能比在辦公室的時間還多,這些人如果離機場太遠,咋活?
所以,金融中心地區一定不能和機場太遠,20公裏左右是一個(ge) 比較理想的區間。太近的話,因為(wei) 限高因素,不能蓋高樓,太遠的話,滿足不了金融從(cong) 業(ye) 者的生活方式。
當然,現在的大城市,幾乎沒有條件在市中心20公裏之外修建大型機場了,新機場普遍都修到50公裏之外了,既然這樣的話,金融從(cong) 業(ye) 者為(wei) 什麽(me) 不直接搬到機場區域辦公呢?像上海虹橋,配套已經很成熟了。
除了服務業(ye) ,機場區域也能搞高科技,比如一些質輕價(jia) 昂的高精尖產(chan) 品,對時效性的要求特別高,走海運實在等不起,必須走空運。而且這類產(chan) 品的附加值高,付得起空運的運費。這類產(chan) 業(ye) 就很適合靠近機場,不需要像傳(chuan) 統製造業(ye) 那樣靠近港口。
所以,機場絕不僅(jin) 僅(jin) 隻是一個(ge) 交通工具,如果利用得好,它可以衍生出很多高級產(chan) 業(ye) 。這也是為(wei) 什麽(me) 現在很多城市在建新機場的同時,把空港經濟區也一起規劃和申報了。
北京大興(xing) 國際機場
過去的城市,講究的是“機城分離”,機場和城市互不幹擾。現在大家講究的是“機產(chan) 融合”,希望機場能和產(chan) 業(ye) 發生一點化學反應。說不定哪天,大家又要講“機城融合”,希望城市和機場重新融合。
在此意義(yi) 上,機場完全可以成為(wei) 城市的新中心,當然,這個(ge) 中心不一定是傳(chuan) 統意義(yi) 上的市中心,而是國際交往中心、商務中心、高端製造中心,高端客流導入的中心、城市資源配置的中心。
大家知道,機場與(yu) 港口被認為(wei) 是中心城市基礎設施的兩(liang) 張王牌,誰掌握了這兩(liang) 大王牌,誰就能在全球貿易體(ti) 係中占據“沿街旺鋪”的黃金地段。
過去30年,是工業(ye) 化的30年,中國經濟的主要戰場在港口。未來30年,是科技+金融的30年,港口的戰略地位下降,機場地位攀升——這也是為(wei) 什麽(me) 紐約、倫(lun) 敦、香港等城市的港口逐漸衰落但機場仍然興(xing) 旺的原因。
簡單來說,機場主要是拉人的,港口主要是拉貨的。
工業(ye) 時代,物流是經濟運行的血液,大城市必須要有港口作為(wei) 配套,否則你無法成為(wei) 國際貿易的重要節點,也就無法聚集足夠的產(chan) 業(ye) 和人口。
服務業(ye) 時代,大城市的工業(ye) 普遍轉移到小城市了,對港口的依賴度降低,反而對機場的依賴度與(yu) 日俱增。因為(wei) 服務業(ye) 越繁榮,人類活動的密度就越高,人流取代物流成為(wei) 經濟運行的血液。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