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國家主席習(xi) 近平簽署主席令,根據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第十三次會(hui) 議表決(jue) 通過的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關(guan) 於(yu) 授予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的決(jue) 定,授予42人國家勳章、國家榮譽稱號。其中,中國第一代核潛艇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名譽所長黃旭華被授予“共和國勳章”,中國人民解放軍(jun) 海軍(jun) 戰鬥英雄麥賢得、海軍(jun) 某艦載航空兵部隊中隊長張超被授予“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
黃旭華
黃旭華,男,漢族,1924年2月生,廣東(dong) 汕尾人。中共黨(dang) 員,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第一代攻擊型核潛艇和戰略***核潛艇總設計師。
1970年12月26日,我國第一艘核潛艇下水——在沒有任何外援的情況下,我國僅(jin) 用10年時間就研製出了國外幾十年才研製出的核潛艇。時年44歲的核潛艇工程師黃旭華親(qin) 自下潛水下300米,在水下300米時核潛艇的艇殼每平方厘米要承受30公斤的壓力,黃旭華指揮試驗人員記錄各項有關(guan) 數據,並獲得成功,成為(wei) 世界上核潛艇總設計師親(qin) 自下水做深潛試驗的第一人。正是包括他在內(nei) 的無數人的艱辛付出,才使中國成為(wei) 世界上第五個(ge) 擁有核動力潛艇的國家。由此,黃旭華的名字與(yu) 核潛艇緊緊地聯係在了一起。
不少人稱他為(wei) “中國核潛艇之父”,但黃旭華婉拒美意。這個(ge) 為(wei) 了核潛艇隱姓埋名30年、奉獻了畢生精力的九旬老翁,不在乎名頭,他隻是覺得:“這輩子沒有虛度,我的一生屬於(yu) 核潛艇、屬於(yu) 祖國,無怨無悔!”
張超
張超,男,漢族,中共黨(dang) 員,湖南嶽陽人,1986年8月出生,2004年9月入伍,生前係海軍(jun) 某艦載航空兵部隊中隊長,一級飛行員。2016年4月,張超在執行上艦前陸基飛行訓練任務時,不幸以身殉職。被中共中央追授為(wei) “全國優(you) 秀共產(chan) 黨(dang) 員”,被中央軍(jun) 委追授“逐夢海天的強軍(jun) 先鋒”榮譽稱號,全軍(jun) 掛像英模。
2016年4月27日12時59分,張超駕駛殲-15進行陸基模擬著艦訓練時,突發電傳(chuan) 故障。在4.4秒的生死關(guan) 頭,他果斷處置,盡最大努力保住戰機,終因推杆無效、被迫跳傘(san) ,墜地後身受重傷(shang) ,經搶救無效壯烈犧牲,年僅(jin) 29歲。戰友們(men) 說,張超既是一座精神豐(feng) 碑,更是一個(ge) 前進航標,時刻激勵我們(men) 為(wei) 發展航母事業(ye) 不懈英勇戰鬥!
麥賢得
麥賢得,男,漢族,中共黨(dang) 員,1945年12月生,廣東(dong) 饒平人,1963年12月入伍,中國人民解放軍(jun) 原91708部隊副司令員。1965年在“八·六”海戰中擔任611護衛艇機電兵,他在彈片插在頭部、腦漿外露、鮮血粘住眼角和睫毛的情況下,仍然堅守戰位,保證了機器正常運轉和艦艇安全。被國防部授予戰鬥英雄榮譽稱號,2017年獲八一勳章。
頭部中彈、腦漿外溢、神誌半昏迷……這幾乎是常人無法忍受的傷(shang) 痛,可在54年前那場“八·六海戰”中,有一個(ge) 人卻挺了過來。當時年僅(jin) 20歲的他,不僅(jin) 在身受重傷(shang) 的情況下堅持戰鬥長達3個(ge) 小時,還與(yu) 全體(ti) 參戰官兵一起,擊沉來犯國民黨(dang) 軍(jun) 艦“章江”號。
他就是“戰鬥英雄”麥賢得。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