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航空樞紐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客貨吞吐量顯著提升,亞(ya) 太門戶複合航空樞紐地位基本確立。在上海自貿試驗區新片區建設和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國家戰略引領下,建設以上海航空樞紐為(wei) 核心的世界級機場群將成為(wei) 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新的目標。這是記者從(cong) 9月9日召開的市政府新聞發布會(hui) 獲得的消息。
新成就:城市航空基礎設施供給能力領先亞(ya) 太地區
經過三年多努力,浦東(dong) 機場三期擴建工程順利推進,全球最大單體(ti) 衛星廳、首個(ge) 采用城市軌道交通鋼輪鋼軌製式機場空側(ce) 捷運係統將於(yu) 9月16日正式啟用。衛星廳位於(yu) 浦東(dong) 機場現有T1、T2航站樓南側(ce) ,由兩(liang) 座相連的S1和S2組成,呈工字型,提供出發候機、到達及中轉服務。西側(ce) 的T1與(yu) S1共同運行,年旅客吞吐量保障能力為(wei) 3680萬(wan) 人次,服務東(dong) 上航、天合聯盟;東(dong) 側(ce) 的T2與(yu) S2共同運行,年旅客吞吐量保障能力為(wei) 4320萬(wan) 人次,服務國航、南航、星空聯盟、寰宇一家等。
衛星廳的啟用,加上浦東(dong) 機場第五跑道、虹橋機場T1航站樓改造等工程,使得上海兩(liang) 大機場目前總計擁有4座航站樓、1座全球最大單體(ti) 衛星廳、5個(ge) 貨運區、6條跑道、435個(ge) 停機位,客貨設計能力達到1.2億(yi) 人次和520萬(wan) 噸,城市航空基礎設施供給能力在亞(ya) 太地區處於(yu) 領先地位。
數據顯示,去年上海兩(liang) 大機場共有107家航空公司開通至全球48個(ge) 國家300個(ge) 航點的航班,航空客運吞吐量達到1.18億(yi) 人次,連續三年位列全球城市第四位。航空貨運吞吐量達到418萬(wan) 噸,連續11年位列全球城市第三位,兩(liang) 場航班正常性也均提升到年均80%以上。
兩(liang) 大機場的地麵集疏運體(ti) 係也正在持續完善中。軌道交通方麵,機場聯絡線計劃2024年投入使用,兩(liang) 場銜接時間將縮短至40分鍾。運輸服務方麵,兩(liang) 場有12條公交線路、16條省級巴士線路,便捷銜接市中心。通過智慧化管理,兩(liang) 大機場旅客全天平均出租車排隊等候時間也已縮短至3.35分鍾(高峰時段等候時間縮短至12分鍾)。
新目標:打造以上海航空樞紐為(wei) 核心的世界級機場群
增設上海自貿試驗區新片區和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國家戰略為(wei) 上海航空樞紐建設提供了更大空間。市交通委主任謝峰昨天在市政府新聞發布會(hui) 上表示,進入新時代,上海航空樞紐建設將服務上海自貿試驗區及新片區建設,發揮浦東(dong) 機場綜合保稅區豐(feng) 富的航線資源與(yu) 獨特的區位優(you) 勢,提高上海開放便捷的全球通達能力。與(yu) 此同時,在服務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國家戰略中,提高區域機場體(ti) 係整體(ti) 容量和服務水平,打造以上海航空樞紐為(wei) 核心的世界級機場群。目前,上海兩(liang) 大機場已開通五座長三角區域異地城市航站樓,提升了對長三角區域的服務輻射範圍;道路設施方麵,嘉閔高架、S26入城段建成通車,進一步完善了機場周邊配套路網。
上海緊抓發展機遇,為(wei) 鞏固提升亞(ya) 太國際航空樞紐港地位設計了一整套方案:
——推進浦東(dong) 綜合交通樞紐規劃,將上海鐵路東(dong) 站與(yu) 浦東(dong) 機場組合形成浦東(dong) 綜合交通樞紐,突出國際門戶功能,增強綜合交通服務,建設“高標準、一體(ti) 化、全融合”的世界一流綜合交通樞紐,與(yu) 虹橋綜合交通樞紐共同形成上海兩(liang) 大國際級樞紐。
——加快配套設施建設,完善兩(liang) 場長途客運、軌道交通、地麵公交、出租汽車、靜態交通等配套設施。
——提升服務能級,優(you) 化航空空域使用結構,提升空中交通管理能力,提高航空設施吞吐能力和運輸效率。
——推動長三角地區機場群聯動發展,建設以浦東(dong) 、虹橋兩(liang) 場為(wei) 核心的上海國際航空主樞紐,協同南京、杭州、合肥、南通、寧波等機場構成長三角機場群。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