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運港:
目的港:

航運會被電商“接管”嗎?-上海機場

 海運新聞     |      2019-09-11 15:09

  對於(yu) 波詭雲(yun) 譎的航運業(ye) 來說,當“行到水窮處”,坐看雲(yun) 起隻會(hui) 被巨浪吞噬,唯有轉變思維,用一種全新的方式來思考未來方能立於(yu) 不敗之地。

 

  近年來,航運業(ye) 為(wei) 了從(cong) “生死局”中突圍而出,一直在積極探索生存之道。盡管有些改變的確有成效,但多大數的改變卻收效甚微。自韓進海運的“破產(chan) 風波”之後,還是有大量公司陸續被海浪吞噬,消失不見。許多現存的傳(chuan) 統企業(ye) 依舊徘徊盈虧(kui) 線附近,甚至有的已到達生死線附近。這讓大家不得不停下腳步好好思考,航運業(ye) 是否有可能已陷入“蘋果與(yu) 梨”的問題中,應該繼續堅持,還是及時刹車調轉船頭,成敗與(yu) 否,在此一舉(ju) 。要知道,盲目跟風終將導致竹籃打水一場空的結局。

 

  隨著數字革命的爆發,人們(men) 清晰感受到了跨行業(ye) 力量的崛起。在線零售商阿裏巴巴和亞(ya) 馬遜(Amazon)公開表示,希望盡可能多地改善並擁有全球消費品供應鏈。2016年,電商巨頭亞(ya) 馬遜中國公司成功獲得美國的遠洋貨物運輸牌照,正式成為(wei) 一家海洋貨物運輸公司,這意味著亞(ya) 馬遜可以為(wei) 自身或是其他任何公司提供船舶運輸服務。而阿裏巴巴在近幾年更是幾乎占據了全球航運業(ye) 的數字化合作項目的半壁江山,成功榮登英國勞氏日報2018年度“全球航運界最具影響力百人榜”。數字化物流正在重新塑造整個(ge) 行業(ye) 。

 

  隨著新型技術的應用及商業(ye) 模式的創新,電子商務不斷撞擊著航運業(ye) 的傳(chuan) 統壁壘,傳(chuan) 統的產(chan) 業(ye) 邊界、服務邊界和市場邊界逐步被打破,電子商務慢慢滲透到航運業(ye) 的每個(ge) 角落,並向外延伸,為(wei) 航運業(ye) 帶來了革命性的變革。業(ye) 界有觀點認為(wei) ,去中間化是互聯網時代的一大特點,通過電商平台的聚集效應,可進一步整合貨代、倉(cang) 儲(chu) 、報關(guan) 、車隊、船公司,乃至保險、銀行等服務商,發展成為(wei) 供應鏈生態係統,實現航運企業(ye) 組織、流程、經營理念的全麵重構,實現業(ye) 務模式的轉型升級。伴隨著航運電商的發展,航運業(ye) 將麵臨(lin) 大洗牌。

 

  更有業(ye) 內(nei) 人士稱,未來亞(ya) 馬遜可能將會(hui) 在中國直接采購商品,親(qin) 自運回美國,從(cong) 而大大降低商品成本。那麽(me) ,電子商務真的將“接管”航運業(ye) 嗎?航運業(ye) 出路在何方?首當其衝(chong) 的挑戰是,航運業(ye) 一旦成為(wei) 電子商務物流鏈中的一環,能競爭(zheng) 過其他運輸方式嗎?嚴(yan) 格來講,船東(dong) 就是承運人,比較關(guan) 心經營船舶和航線的收益。而貨主關(guan) 心的是貨物本身所帶來的利益,如果貨量規模很小,情況又緊急,隻要在既定時間下的成本有所保障,貨主完全可以選擇其他運輸方式,例如鐵路、航空,甚至是公路,不一定非得選擇航運。

 

  然而,中國對外貿易經濟合作企業(ye) 協會(hui) 副會(hui) 長蔡家祥卻提出了不同看法,他認為(wei) :“去中間化如果能做到像快遞一樣組織嚴(yan) 密,端對端的操作模式對於(yu) 貨主來說是喜聞樂(le) 見的。貨主可以根據需求直接在網上向航運公司下訂單,航運公司接單後組織運輸即可。這樣不僅(jin) 操作簡單,還可降低成本。但是,想法雖好,卻難以實現,至少會(hui) 很費時費力。因為(wei) ,貨代是一個(ge) 龐大且複雜的係統,想要完全去中間化,必須先理順貨代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自身能否替代傳(chuan) 統貨代所做的門到門多式聯運服務。”

 

  根據目前的航運流程,航運公司並不直接接觸貨主,攬貨的工作全部通過貨代來完成。貨代就好比中介,他從(cong) 千萬(wan) 家貨主手中收集貨物,攬完貨物之後再集中交給船公司,然後賺取差價(jia) 。然而,一旦航運業(ye) 成為(wei) 物流鏈中的一環,貨代同樣會(hui) 考慮在既定時間內(nei) 成本有所保障的前提下,選擇其他運輸方式。其次,是管理問題。就好比嘀嘀打車平台一樣,如何有效管理好千萬(wan) 家來自不同地方的貨代是一個(ge) 需要繼續深入研究的問題,滴滴打車至今也未給出完美解決(jue) 方案。第三,出口商也不會(hui) 願意。因為(wei) ,國際物流涉及千山萬(wan) 水,不僅(jin) 僅(jin) 是攬貨、海上運輸這麽(me) 簡單。中間還涉及到各種複雜環節,例如進口、出口報關(guan) ,報驗,轉運等環節,十分複雜繁瑣,而且投入相當大,其運營成本很可能將超過船公司的運營成本。同時,多年來的習(xi) 慣操作,使得幾乎沒有任何公司具備貨代的那種攬貨能力。同時貨代這個(ge) 群體(ti) 十分龐大,在中國就有好幾萬(wan) 家。反觀國際運輸公司,總共也就十幾家。對於(yu) 航運公司來說也更願意維持現狀,隻需給貨代一定額度的優(you) 惠,便不用再投入任何精力或金錢,坐等裝貨即可。

 

  蔡家祥表示:“業(ye) 界目前可以無需太過擔心電商會(hui) ‘接管’航運業(ye) ,因為(wei) 這件事並不是那麽(me) 容易,同時,我認為(wei) 按照目前社會(hui) 分工的要求,各司其職,才能實現資源的最大化利用。在我看來,想要突出重圍,航運業(ye) 急需重點思考的問題是如何壓縮運力,協調好航線運力比例,避免惡性競爭(zheng) ,按照傳(chuan) 統的CY-CY運價(jia) 規則,杜絕低價(jia) 搶貨和亂(luan) 轉嫁附加費。如何盡早使市場供需走向平衡。”的確,隻有航運生態恢複“健康”了,才可以繼續考慮持續發展問題。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國際空運
國際海運
國際快遞
跨境鐵路
多式聯運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詳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廣州 南非 26 22 16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詳情
寧波 歐洲 37 27 23 詳情
香港 南亞 30 27 25 詳情

給我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