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運港:
目的港:

亞美尼亞的國際快遞-疫情打亂畢業季:論文、麵試……大學生如何突圍

 新聞     |      2020-03-15 06:08

  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國內(nei) 各地高校開學時間一再推遲,對於(yu) 本該從(cong) 2月就馬不停蹄完成畢業(ye) 課題、找工作或出國留學的874萬(wan) 名大學畢業(ye) 生來說,這無疑是一場意料之外的考驗。

  麵對被疫情打亂(luan) 的就業(ye) 季,教育部下發通知,要求創新推進網上就業(ye) 服務,鼓勵網上麵試簽約;學校指導學生及時調整畢業(ye) 設計方案,助其順利完成論文和課題;有學生借助疫情期間可免費訪問多種學術資源的機會(hui) ,完善自身研究;也有人一邊參加各種視頻麵試,一邊備考選調生和公務員,做多手準備。大家都用最大的努力,在這場疫情攻堅戰中奮力突圍。

  疫情更加凸顯公共衛生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的重要性

  上海某高校醫學院藥學專(zhuan) 碩三年級男生小陳原本打算3月完成畢業(ye) 課題實驗,6月畢業(ye) ,因為(wei) 無法如期返校做實驗,正麵臨(lin) 延遲畢業(ye) 、就業(ye) 難、落戶難等一連串困擾。

  學校日前下發通知,允許研究生分6月和8月兩(liang) 批申請學位。小陳估計,如果3月底開學,他和大部分同學能在8月畢業(ye) 。“根據慣例,上海市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指導中心每年5月會(hui) 下發通知,要求本科、碩士畢業(ye) 生在6月提交(落戶)相關(guan) 材料,今年,保稅物流園區 ,指導中心還沒有針對疫情給出前期預告,我心裏沒底。”小陳說。

  另一方麵,小陳明顯感覺到,近期,醫學生求職的不確定性變大了。小陳說,醫院的招聘方式不如企業(ye) 靈活,大都采取線下麵試。近期大多醫院忙著抗擊疫情,外地學生又沒有返滬,致使招聘計劃擱置。他自己和身邊不少同學還處於(yu) 投簡曆、等消息的階段。“如果延畢半年,成為(wei) 2021屆畢業(ye) 生,就業(ye) 競爭(zheng) 或許更加激烈。”小陳說。

  疫情也導致一些醫學生在撰寫(xie) 畢業(ye) 論文時,采集調研數據受阻。為(wei) 了解決(jue) 學生遇到的實際困難,荊州物流 ,蘭(lan) 州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通過問卷調研,充分了解學生訴求。針對少數學生無法開展實驗、調研的擔憂,建議指導教師結合學生畢業(ye) 設計方向或居住地的情況,以綜述形式或基於(yu) 新冠疫情內(nei) 容,完成畢業(ye) 設計,並報備學校教務處。

  負責學院教學工作的副院長王俊玲表示,疫情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凸顯了公共衛生在推進新時代大健康體(ti) 係建設中的重要性,提升了在校生的專(zhuan) 業(ye) 認知度,決(jue) 定著今年畢業(ye) 生或已畢業(ye) 學生對自己未來的職業(ye) 規劃。

  曾在蘇州大學預防醫學專(zhuan) 業(ye) 學習(xi) ,目前就職於(yu) 蘇州某綜合性三甲醫院感染管理科的姚敏,參與(yu) 了此次防疫工作。在這名90後公衛醫生看來,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暴露出公共衛生服務體(ti) 係在疫情防控、醫療衛生資源、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等方麵的諸多問題。相應地,會(hui) 對構建未來“大衛生”“大健康”的概念以及傳(chuan) 染病疫情防控體(ti) 係的建設提供思路。

  她預測,疫情之後,從(cong) 頂層開始,一場變革即將產(chan) 生。疾控部門、醫院相關(guan) 科室將加大人才引進力度,促進工作人員技能提升。“公共衛生與(yu) 臨(lin) 床彌合裂痕,才能讓社會(hui) 及個(ge) 人共同關(guan) 注健康,參與(yu) 到‘健康中國’的進程之中。”姚敏說。

  對此,她建議,學弟學妹在日常學習(xi) 中,多培養(yang) 自己的實踐能力;尤其是準備求職的畢業(ye) 生,要珍惜實習(xi) 實踐機會(hui) ,轉變就業(ye) 觀念,到真正需要自己的地方曆練成長。而用人單位,在選拔人才時,要盡可能去除一些行政題目,注重業(ye) 務考核。

  疫情期間可免費訪問多種學術資源,探索如何轉危為(wei) 機

  和醫學專(zhuan) 業(ye) 一樣,工學、農(nong) 學等學科畢業(ye) 生的論文同樣因疫情遇到了不能開展實驗、走訪調研等難題。采訪中,來自上海、北京、武漢、蘭(lan) 州等地一些高校的學生表示,學院允許畢業(ye) 生與(yu) 指導老師商議後,用文獻綜述或模擬實驗代替原定課題。

  上海一所理工類高校化工學院大四女生陳月(化名)告訴記者,2月中旬,學院通知,本科生的畢業(ye) 課題可以不做實驗。於(yu) 是,400多個(ge) 學生的論文全部改為(wei) 模擬實驗。

  但模擬實驗真正操作起來,並不像想象得那樣順利。

  陳月的課題是雙金屬加氫催化劑的加氫效應的研究,從(cong) 實驗項目改成了分子模擬計算。老師無暇指導,隻能靠她自己琢磨,而學軟件至少要兩(liang) 三個(ge) 月,這讓她一時無從(cong) 下手。

  文科學子也沒能幸免。年前,甘肅農(nong) 業(ye) 大學人文學院大四男生嚴(yan) 富成確定好了論文方向——針對家鄉(xiang) 甘肅環縣易地搬遷工作的一項田野調查。然而疫情發生後,要去離家近40分鍾車程的調查點,有些不切實際。為(wei) 了按時完成論文,嚴(yan) 富成采用電話訪談。幾次嚐試後他發現,效果“最多隻能達到預期的30%”。如今,他打算在老師遠程指導下,夯實綜述部分,待疫情結束,再請一位對當地熟悉的“向導”,陪自己去現場采訪。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國際空運
國際海運
國際快遞
跨境鐵路
多式聯運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詳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廣州 南非 26 22 16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詳情
寧波 歐洲 37 27 23 詳情
香港 南亞 30 27 25 詳情

給我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