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最近取快遞、外賣
都是什麽(me) 姿勢呢?
小心翼翼戴著口罩、手套
托著快遞還不敢觸碰身體(ti) ?
手臂是不是很酸爽?
聽說自從(cong) 快遞不能進小區
每天微信的五千步都是
貢獻給了取快遞
好消息來啦!
日前,廣州市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局官網發布《新冠肺炎防疫期間加強物業(ye) 小區管理的工作指引(第二版)的通知》,明確要求恢複小區快遞投遞秩序,對於(yu) 小區裝有快遞箱的,快遞員可將快件投入快遞箱。
記者近日走訪發現,絕大多數小區仍然實行“無接觸”投遞,其中有部分小區雖已允許快遞員進入送到居民樓,但也隻能將快遞集中放置一樓大廳,拒絕快遞員直接上門,還有一些小區隻允許快件堆放在小區出入口或投放在快遞櫃。
圍院式管理小區
允許快遞員送至居民樓樓下
人民中路同樂(le) 路一帶都是單體(ti) 樓,沒有小區管理,因疫情影響,光塔街封閉了數個(ge) 路口,隻留一個(ge) 出入口進行圍院式管理。
居民林小姐表示,近期快遞員和收件人溝通後,把快遞放進電梯裏麵,收件人把電梯按上來就可以實現無接觸收件:
“我覺得這種方式挺好的,封閉小區後我們(men) 要走挺遠才能到出口,年輕人還好,老人家還是挺累的。現在快遞員在樓下把快遞放電梯裏,我們(men) 在樓上收,又可以和快遞員無接觸,保障雙方的健康。”
海珠區赤崗街毛紡社區的無物管圍院式小區也開始允許快遞員經過測溫和登記後進入。
該社區居委會(hui) 工作人員表示,由於(yu) 毛紡社區的圍院式小區內(nei) 居住的大部分是老人家,之前快遞員不能進入小區,在一定程度上為(wei) 居民帶來不便:
“那時候我們(men) 一般讓住戶出來拿快遞,一些老人家出不來的我們(men) 就幫忙送上去。現在疫情趨勢向好,為(wei) 了落實國務院推動打破社區‘最後一公裏’障礙,同時也為(wei) 了方便街坊,我們(men) 在為(wei) 快遞員測溫和登記後,允許他們(men) 送快遞至居民樓樓下,居民下樓取件。”
大型社區
在小區內(nei) 設置快遞自取點
同樣是赤崗街,珠江帝景社區從(cong) 3月10日起在指定出入口分時段允許快遞員進小區派件。
工作人員表示,在珠江帝景內(nei) 有很多快遞櫃,但在封閉式管理期間均處於(yu) 閑置狀態,居民需要走出小區在指定快遞區域收件。但隨著疫情向好,居民的快件明顯增多,往往同時間有多名居民聚集收件。
而對於(yu) 快遞員來說也很不方便,由於(yu) 不能直接派送,快遞員派同樣數量的件時間明顯增長。珠江帝景社區工作人員表示:
“我們(men) 允許快遞員在上午10:00—12:00,下午15;00—17:00在指定入口進行測溫和登記後進入小區派件,一方麵,重啟了小區快遞櫃資源,提升居民取件效率,減少人員聚集;
另一方麵,珠江帝景社區搭建物管與(yu) 快遞點溝通交流平台,讓快遞公司在小區內(nei) 固定地點搭建貨架設置快遞自提點,並在快遞點做好明顯的快遞公司標識,方便居民取件。”
居民楊先生表示,珠江帝景是一個(ge) 大社區,要步行到小區門口取件很麻煩:
“疫情後我們(men) 減少出門,安得物流查詢 ,很多日用品甚至肉菜都是網上買(mai) 的,所以收件比以往都多。之前到小區門口取件來回要走十多分鍾,現在這樣好多了,社區對快遞員進行了測溫登記後進來派件,我們(men) 在家樓下就能取件。”
在海珠區福場路富力金禧小區記者看到,在小區一樓大堂臨(lin) 時擺放了一排置物架用於(yu) 放置快遞。
該小區物業(ye) 管理人員陳小姐告訴記者:“為(wei) 謹慎起見,特殊時期,物業(ye) 在一樓大堂放置置物架,用於(yu) 業(ye) 主收取,在確保快遞員健康的前提下,我們(men) 讓快遞小哥進小區,但也隻是僅(jin) 限於(yu) 一樓大堂。同時我們(men) 要求快遞員先與(yu) 業(ye) 主取得聯係,業(ye) 主同意後才能放置在這裏。物業(ye) 人員每隔兩(liang) 個(ge) 小時也會(hui) 對架子上的快遞進行消毒。”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