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不僅(jin) 擾亂(luan) 了中國正常的生產(chan) 生活秩序,也演變為(wei) 一場與(yu) 疫情和時間賽跑的全球貿易攻防戰。
麵對疫情,中國政府及時做出了加強疫情防控的全麵部署,並取得了積極成效。總體(ti) 而言,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是暫時性的、階段性的,並不會(hui) 改變中國經濟長期趨勢和基本麵。但必須認識到,疫情會(hui) 引發中國及全球貿易的“多米諾骨牌效應”。中國已經是12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夥(huo) 伴,占世界貿易比重上升至近12%,同時還是全球最大的中間品貿易大國,疫情導致的任何中間品貿易的中斷,都有可能影響到全球整個(ge) 生產(chan) 過程的連續性,從(cong) 而造成更大的損失。
作為(wei) 國際貿易晴雨表的航運業(ye) 受到的影響首當其衝(chong) 。根據Sea-Intelligence近期發布的報告,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全球貿易已減少了超過35萬(wan) 個(ge) 集裝箱,其中西北歐、美西北、美東(dong) 、非洲、東(dong) 南亞(ya) 、澳新等航線上停航運力占比超過50%。
而近年來全球單邊主義(yi) 和保護主義(yi) 抬頭、貿易摩擦升級,加上市場需求低迷,導致全球貿易一直呈疲弱狀態。世貿組織(WTO)最新發布的貨物貿易晴雨表顯示,今年2月份全球貿易景氣指數為(wei) 95.5,不僅(jin) 低於(yu) 去年11月的96.6,更顯著低於(yu) 中長期趨勢水平的100,其主要原因是受到集裝箱航運指數(94.8)和農(nong) 業(ye) 原材料指數(90.9)進一步下跌以及汽車生產(chan) 指數(100)停滯不前的影響。隨著疫情後續影響,尤其是在全球範圍內(nei) 的蔓延,將使本已十分脆弱的國際貿易形勢“雪上加霜”。
目前,疫情防控仍處於(yu) 關(guan) 鍵時期。相比外部的停航、入境管製以及貿易限製,更需關(guan) 注的是國內(nei) 疫情控製和複工複產(chan) 進度。中國對外貿易全麵恢複麵臨(lin) 三大待解難題
01、人力資源不能及時到崗,複工複產(chan) 依然嚴(yan) 重不足。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會(hui) 議發布的信息顯示,從(cong) 企業(ye) 主體(ti) 看,規模以上企業(ye) 、上遊行業(ye) 、資本技術密集型企業(ye) 複工複產(chan) 進度相對較快,然而下遊行業(ye) 、勞動密集型企業(ye) 以及中小企業(ye) 複工複產(chan) 困難依然較大。在一些區域,企業(ye) 需要由政府部門審核完畢相關(guan) 防控設備及措施,並由相關(guan) 政府部門簽發開工許可以後,方可複工生產(chan) 。
02、國際貿易受阻、國際航線關(guan) 閉導致我國物流運輸不暢或嚴(yan) 重受阻,成本大幅增加。
沿海港口方麵,東(dong) 南亞(ya) 、歐地、北美等多條航線停航,嚴(yan) 重影響了沿海港口貨物運輸。隨著停航及貿易限製,一些大型油輪的日運費也已從(cong) 年初的8萬(wan) 美元降至1萬(wan) -4萬(wan) 美元,這勢必導致企業(ye) 未來對外貿易成本的大幅上漲。
03、部分國家對貨品采取限製性措施,訂單嚴(yan) 重推遲。
從(cong) 當前形勢看,外部限製性措施主要有兩(liang) 類:暫停貨物進口和加強防疫審查,但發布的國家並不多。如土耳其、中東(dong) 、北非,俄羅斯等客戶停止接收我國企業(ye) 出口產(chan) 品。此外,由於(yu) 中國與(yu) 境外國家人員往來出現各類限製,同樣影響貿易發展進度,嚴(yan) 重影響了貿易和航運的正常開展。目前巴西、智利等地均出現礦企申請延後發貨的情況。印度尼西亞(ya) 的煤炭生產(chan) 商已經被要求推遲向中國運輸電煤,電煤進口也很有可能在一段時間內(nei) 放緩,訂單生產(chan) 和交貨期被迫推遲。
形勢研判及對策建議
疫情阻擊戰也是一場經貿保衛戰。要十分準確地估算此次疫情對全球經濟及國際貿易的負麵影響仍為(wei) 時尚早。現階段全球阻擊疫情形勢緊迫,疫情已蔓延至全球多國,這更加劇了國內(nei) 外形勢的複雜性,進而對海運及進出口貿易產(chan) 生進一步的反饋作用。如果後續疫情延續時間較長,而全球經濟尤其是海運貿易等領域受中國需求走弱以及供應鏈中斷衝(chong) 擊,則有可能形成“共振現象”。
因此,對於(yu) 疫情造成的直接或潛在衝(chong) 擊,必須要有充分預判和評估,應“一手抓防控、一手抓複工”,全麵加強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戰略預案。
01、積極開展國際協調合作,合力應對疫情阻擊戰
病毒無國籍,疫情無國界。新發傳(chuan) 染性疾病是全人類的共同挑戰,國際社會(hui) 應同舟共濟、攜手應對。在經貿和公共衛生領域,中國應加大與(yu) 世界各國政府、國際組織、各國商會(hui) 、行業(ye) 協會(hui) 等的溝通力度,提高溝通的主動性與(yu) 信息透明度,避免由於(yu) 信息不對稱導致歐方對疫情的過度擔憂、甚至偏見和歧視。積極開展國際協調合作,對不合理的限製性措施,按職責主動對外交涉,以減少或逐步消除對中國公民、出口企業(ye) 、貨物及設備的過度限製性措施。
02、穩生產(chan) 、穩外貿、穩定單,加大對外貿易的政策支持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