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民航科教創新攻關(guan) 聯盟成立大會(hui) 暨聯盟戰略谘詢委員會(hui) 第一次會(hui) 議在京舉(ju) 行。民航局局長馮(feng) 正霖、副局長崔曉峰出席大會(hui) ,科技部、工信部、民航局等單位相關(guan) 司局領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長徐惠彬院士、常務副校長房建成院士、副校長王雲(yun) 鵬,北京理工大學校長張軍(jun) 院士等6位院士專(zhuan) 家,中國科學院、北京理工大學、西北工業(ye) 大學等3家特邀單位和19家成員單位代表參加會(hui) 議。
大會(hui) 宣讀了聯盟章程、首屆聯盟成員單位名單和聯盟戰略谘詢委員會(hui) 組成名單,宣布北航為(wei) 首任秘書(shu) 長單位、王雲(yun) 鵬副校長為(wei) 首任秘書(shu) 長、張軍(jun) 院士為(wei) 聯盟戰略谘詢委員會(hui) 主任。
馮(feng) 正霖在講話中指出,今年全國民航工作會(hui) 議召開前夕,在廣泛征求各方對民航工作的意見建議後,民航局黨(dang) 組一致決(jue) 定倡議組建民航科教創新攻關(guan) 聯盟,並將其列為(wei) 今年的一項重點任務。當前,中國民航正處於(yu) 從(cong) 民航大國向民航強國邁進的關(guan) 鍵時期,亟待實現民航強國的八個(ge) 基本特征均衡發展、協調發展和匯集融合,這為(wei) 民航科教創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曆史機遇,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命題。從(cong) 根本上破解航空運輸持續增長和運行保障能力不足的矛盾,重點解決(jue) 關(guan) 鍵核心技術環節抗打擊能力不足的問題,迫切需要我們(men) 進一步加強科教創新的支撐和引領。聯盟單位要牢牢把握這一難得的曆史機遇,切實增強使命感,主動作為(wei) ,積極投身民航科教創新事業(ye) ,大力推進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和自主創新產(chan) 品應用,為(wei) 推進民航強國戰略進程貢獻力量。
馮(feng) 正霖強調,推進民航高質量發展是一項長期、曲折、艱苦的係統性工程和曆史性任務,絕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安全平穩可控、運行正常高效、服務品質提升、發展協調平衡、綜合效益增強等方麵,還有許多的“坡”和“坎”需要我們(men) 去跨越。為(wei) 了跨越這些艱難的“坡”和“坎”,解決(jue) 民航發展麵臨(lin) 的主要矛盾,要聚焦製約民航發展的瓶頸短板,以智慧民航發展為(wei) 引領,切實解決(jue) 安全、正常、服務、效益等方麵存在的諸多重大科技問題。聯盟單位要進一步強化民航強國建設命運共同體(ti) 意識,集聚行業(ye) 內(nei) 外優(you) 勢資源和力量,著力統籌加強民航領域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和技術創新,著力統籌加強民航學科專(zhuan) 業(ye) 發展、重點專(zhuan) 業(ye) 人才培養(yang) 和頂尖人才團隊造就,形成融通發展局麵,為(wei) 推動民航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馮(feng) 正霖強調,聯盟是民航科教創新的主力軍(jun) ,是引領民航高質量發展的專(zhuan) 家團隊,要在民航重大項目策劃申請、聯合攻關(guan) 和驗證應用方麵,集中優(you) 勢,加強合作,發揮助力器作用,進一步加強科技創新平台基地建設,加快自主創新步伐,爭(zheng) 取更多科研項目,盡快突破關(guan) 鍵核心技術,研製自主可控的重大技術產(chan) 品和裝備,更好地出成果、出效益;要在民航科技創新頂尖人才和團隊造就方麵,群策群力,相互支持,發揮推進器作用,推出更多高端人才,引領民航科教創新;要在民航學科專(zhuan) 業(ye) 發展和人才培養(yang) 方麵,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發揮組合器作用,為(wei) 民航強國建設提供充足且高質量的專(zhuan) 業(ye) 人才保障。當前,聯盟的首要任務是紮實做好麵向2035民航中長期科技規劃戰略研究,有力支持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設立民航重點專(zhuan) 項,提前為(wei) “十四五”爭(zheng) 取國家科技項目資源做好布局,積極參與(yu) 南北兩(liang) 個(ge) 民航科技創新園區建設。聯盟單位要充分發揮自身優(you) 勢,開拓創新民航業(ye) 發展的新領域、新平台,以寬廣的視野,站在推進民航戰略產(chan) 業(ye) 發展的新起點上,為(wei) 提升民航科教供給質量貢獻力量。
成立大會(hui) 後,聯盟戰略谘詢委員會(hui) 召開第一次會(hui) 議,聽取了麵向2035民航中長期科技規劃戰略研究情況匯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