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家福籲同行互相合作,公平競爭(zheng) ,對抗逆境
中國遠洋(01919)董事長兼行政總裁魏家福昨日在廈門召開的2012國際海運(中國)年會(hui) 上表示,運力過剩影響,航運市場在未來2至3年仍將持續低迷。中遠正準備學習(xi) 馬士基,研究參與(yu) 能源類互補產(chan) 業(ye) ,彌補航運虧(kui) 損。
他強調,導致這輪航運市場的危機,是船東(dong) 打“價(jia) 格戰”,非理性擴張船隊打破運力供給秩序和貨主建船隊打破世界航運市場秩序這三點原因造成。
魏家福指出,若中遠和馬士基放棄航運,世界貿易將終止。馬士基依靠油田業(ye) 務彌補虧(kui) 損的集裝箱業(ye) 務,因此,中遠也正準備研究參與(yu) 能源類互補產(chan) 業(ye) 。
魏家福又表示,當前的市場環境下,行內(nei) 不應互相埋怨。貨主不要埋怨船東(dong) ,船東(dong) 也不要埋怨貨主。而且,船廠不要埋怨船東(dong) ,船東(dong) 也不要埋怨船廠。他又指,目前航運業(ye) 嚴(yan) 峻的經營環境已令貨運收費下挫,同行之間應互相合作,公平競爭(zheng) ,而不是從(cong) 中取利。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徐祖遠表示,世界經濟增長緩慢,全球貿易量增長率也是20年來最低,航運業(ye) 很難獨善其身。必須加強航運業(ye) 自律,業(ye) 界也應站在戰略高度,互利共贏,共同建立航運界新標準、新秩序、新規則。
對於(yu) 運力過剩,船公司還要不要造新船,魏家福表示,船公司停止造船的話,船廠則無法生存,任何考量都要兼顧船廠的利益。但他強調,一定要記住以下三點:一是利用現代技術造清潔環保型船,淘汰落後船舶;二是要秉承先有貨後造船的原則;三是貨主船隊應尋求與(yu) 船東(dong) 合作。
用好每一條現有船舶
但波羅的海國際航運協會(hui) (BIMCO)副秘書(shu) 長羅伯特則呼籲業(ye) 界:不要再造新船,所有航運企業(ye) 同處在一條危險的船上,目前運力極為(wei) 過剩,希望所有船企利用好每一條現有船舶,而不是再去盲目造新船。
當談及銀行總是不會(hui) “雪中送炭”,且航運企業(ye) 處境困難的今天,銀行是否仍在隔岸觀火時,魏家福回應道,世界海運是長壽企業(ye) ,銀行要分析出哪些是好企業(ye) ,哪些是壞企業(ye) ,該出手時就出手,出手晚了就沒機會(hui) 了。
招商銀行副行長張光華表示,銀行界要在航運企業(ye) 結構調整中起到推進作用,積極探索國際航運人民幣結算業(ye) 務,為(wei) 航運界節省成本。銀行界同時大力發展船舶融資業(ye) 務,且在市場低迷下,將船舶購回回租。
中國船級社社長孫立成表示,貨主建船隊應慎重考慮。他認為(wei) ,應建立組建船隊的進入機製和標準,為(wei) 了環保與(yu) 安全,航運必須細分化和專(zhuan) 業(ye) 化。
中海集團總經理許立榮表示,未來2年,全球航運業(ye) 不一定會(hui) 觸底,船東(dong) 之間必須增強合作來對抗蕭條。他又表示,航運公司不僅(jin) 應加強與(yu) 貨主合作,還要加快淘汰落後船舶,建造高效能、環保型船舶。數據指出,2008年至今,該集團共處置了130艘船,運力達300萬(wan) 載重噸。
中遠散貨運輸總經理許遵武表示,目前貨主船隊運力已佔總運力的20%,即將達到30%。航運是高風險、投資大、專(zhuan) 業(ye) 性強的行業(ye) ,公司未來將加快淘汰高耗能船舶,並會(hui) 拿出誠信互利的態度加強與(yu) 貨主合作。
“天天馬士基”是正能量
至於(yu) 馬士基航運推出“天天馬士基”服務已近1年,上海海事大學黨(dang) 委書(shu) 記於(yu) 世成表示,此服務每天都有班輪服務,且如果班期不準還將對客戶進行補償(chang) ,這在班輪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對其他班輪公司影響非常大,在整個(ge) 航運業(ye) 是一種正能量。
魏家福大膽預言,若中遠和馬士基放棄航運,世界貿易將終止。他說,請大家看清,馬士基的集裝箱業(ye) 務也是虧(kui) 損的,而馬士基集團盈利是因為(wei) 他們(men) 的北海油田,這是他們(men) 的聚寶盆。所以,中遠也正準備研究參與(yu) 能源類互補產(chan) 業(ye) 。
馬士基航運北亞(ya) 區行政總裁施敏夫表示,市場低迷的情況下,馬士基航運將採取三方麵措施:一是控製運力。二是將運費回歸到可持續發展的水平。三是提高服務,為(wei) 客戶節省成本,為(wei) 其創造更多價(jia) 值。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