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時間2020年1月31日23時,英國正式結束了在歐盟之中長達47年的成員身份。自2月1日開始,英國進入為(wei) 期11個(ge) 月的“脫歐”過渡期,在此期間英國仍將遵守歐盟的規定和紀律,雙方貿易安排維持現狀。如果過渡期內(nei) 雙方不能達成新的自由貿易協定來處理彼此經貿聯係,則雙邊貿易關(guan) 係將按照世界貿易組織(WTO)框架處理,雙方將承受英國無協議“脫歐”的後果。
無論如何,對國際貿易和全球經濟來說,英國“脫歐”或無近憂、尚存遠患。即便過渡期內(nei) 可能影響不大,但英國首相鮑裏斯·約翰遜已經排除了任何延長過渡期的可能性,11個(ge) 月之後達成協議或達不成協議,都會(hui) 產(chan) 生較大影響。
一方麵,無協議脫歐的風險仍然很高。另一方麵,即便達成與(yu) 歐盟的協議,國際貿易同樣麵臨(lin) 交易成本上升的局麵。因為(wei) ,最後的協議一定是兩(liang) 方關(guan) 切的某個(ge) 折中點,這意味著交易成本一定會(hui) 有所上升。這對英國和歐盟中那些與(yu) 之有密切貿易聯係的國家都會(hui) 產(chan) 生較大影響。根據國際貿易中心(International Trade Centre)的最新統計數據,2018年英國出口產(chan) 品中約有46.6%流向歐盟成員國,如果算上其他非歐盟成員的歐洲國家,這個(ge) 比例為(wei) 55%,英國前十大出口目的地貿易夥(huo) 伴中7個(ge) 是歐盟國家。德國、荷蘭(lan) 、挪威、比利時、意大利、波蘭(lan) 和西班牙都躋身對英國貿易順差前十之列。根據出口產(chan) 品的價(jia) 格彈性,這些國家可能會(hui) 更大程度見證與(yu) 英國貿易條件的惡化。英國“脫歐”後與(yu) 歐盟其他國家之間貿易成本的顯著增加將對雙方造成損害。
“脫歐”之後,貨物通關(guan) 納稅程序也會(hui) 增加相關(guan) 成本。英國海關(guan) 體(ti) 係將獨立於(yu) 原先歐盟統一的海關(guan) 商品歸類體(ti) 係運作。屆時,與(yu) 任何其他非歐盟國家一樣,英國也要遵守歐盟海關(guan) 24小時提前艙單製度。根據這項規定,所有至歐盟國家以及經由歐盟國家轉運或者途中停靠歐盟各港口的貨物,在船到起運港前必須將完整準確的入境摘要申報信息提交給船舶掛靠的第一個(ge) 歐盟國家海關(guan) 。這一模式的更改以及相關(guan) 係統的切換,會(hui) 讓世界其他國家與(yu) 英國和歐盟之間的航運及供應鏈至少在今後的一段時間內(nei) 變得複雜低效。
不僅(jin) 如此,對歐洲之外的貿易也存在負麵溢出效應。除前麵提及的與(yu) 其他國家重新簽訂原來由歐盟出麵締結的貿易協定可能影響與(yu) 英國有關(guan) 的全球貿易之外,英國還是全球供應鏈的重要節點,尤其在金融服務和專(zhuan) 業(ye) 服務行業(ye) ,采礦和化學產(chan) 品的出口、運輸,電信以及批發和零售部門等領域。有研究指出,英國離開歐盟之後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會(hui) 影響跨國企業(ye) 對倉(cang) 庫、工廠、物流等戰略性資本的投資決(jue) 策,而在評估與(yu) 歐盟之間來往的最具成本效益和最具戰略意義(yi) 的貿易地點時,不僅(jin) 要考慮源頭交貨的供應鏈,還要考慮諸如銷售、營銷和研發等功能。全球供應鏈的重組也將給國際貿易帶來額外的負擔。
作為(wei) 全球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倫(lun) 敦在貿易融資中扮演的角色變化也會(hui) 影響國際貿易。世界經濟論壇的一項研究指出,貿易融資是國際貿易活動的核心推動因素,每年維持全球商品貿易活動20萬(wan) 億(yi) 美元中的80%。亞(ya) 洲開發銀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估計,每年貿易融資需求缺口在1萬(wan) 億(yi) -1.4萬(wan) 億(yi) 美元之間,其中大部分在亞(ya) 洲新興(xing) 國家,從(cong) 這個(ge) 角度來說,倫(lun) 敦在貿易融資領域本來就麵臨(lin) 新加坡、中國香港等位於(yu) 亞(ya) 洲的全球金融中心的挑戰。倫(lun) 敦作為(wei) 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如果因為(wei) 英國“脫歐”遭遇嚴(yan) 重衝(chong) 擊,其對貿易融資的提供和成本可能產(chan) 生實質性影響。
(作者係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世界經濟與(yu) 政治研究所研究員)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