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田港一季度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增長1.85%。
記者 黃仰鵬 攝
香港貨櫃碼頭近年麵對周邊港口競爭(zheng) ,加上受困於(yu) 本地成本高昂、土地不足和前線員工青黃不接等問題,去年失掉了全球排名第三。然而,挑戰不僅(jin) 於(yu) 此,隨著“超大型集裝箱時代”來臨(lin) ,香港碼頭或因水深不足錯失新商機;同時,班輪商紛紛組建聯盟對抗航運低潮,從(cong) 而減少航線投入,令香港碼頭在抗衡內(nei) 地碼頭的“後起之秀”時,更是雪上加霜。有業(ye) 界人士擔心,港府若再不支持香港航運業(ye) 發展,碼頭的競爭(zheng) 力勢必漸失,甚至一蹶不振。
香港航運業(ye) 因內(nei) 地對外貿易發展而興(xing) ,亦因深化發展而衰。回顧深圳港剛開發時,外界對其服務和設施存觀望態度,時至今日,深圳港已逐漸成熟,甚至搶走本港不少貨源,早前有碼頭營運商爆料稱,隨?內(nei) 地成本上漲,深圳鹽田港收費已貴過香港,讓市場燃起一絲(si) 希望,冀低收費能吸引貨主重返香港。
深圳收費貴不過香港
可是,經記者調查發現,兩(liang) 地港口的航線及船期相差無幾,惟成本仍是深圳港更勝一籌。香港付貨人委員會(hui) 執行總幹事何立基接受本報專(zhuan) 訪時指出,碼頭收取的貨櫃處理費(CHC)受船公司貨量、重吉箱比例、停留時間等因素影響,或出現個(ge) 別深圳碼頭收費貴過香港的例子。惟他強調,“如果貴過香港的例子隻有1%,根本不可以說深圳貴過香港”。
他直言,即使貨櫃處理費一樣,貨物經香港出口仍需額外支付陸路及跨境拖運費,貨主為(wei) 節省成本仍會(hui) 選擇深圳出口。以泛太線為(wei) 例,一個(ge) 標箱經香港出口的碼頭處理費(THC)仍較經深圳貴680元。香港國際貨櫃碼頭(HIT)發言人回應本報查詢時表示,過去10年,葵青貨櫃碼頭的貨櫃處理費持續下調。招商局國際(00144)發言人亦表示,“深圳港口收費未貴過香港”。
其實,香港碼頭更大的挑戰還在後頭。為(wei) 了進一步降低單位成本和提高效率,近年班輪公司積極訂造超大型集裝箱船,全球最大班輪商馬士基航運早前訂造的1.8萬(wan) 箱“3E級”船,一直是市場熱話。隨?該批大船逐漸交付,對碼頭設施的要求日益提高,但令人驚訝的是,全球目前僅(jin) 有深圳鹽田港和馬來西亞(ya) 丹戎帕拉帕斯港兩(liang) 個(ge) 碼頭,可供滿載貨物的1.8萬(wan) 箱船停泊。據悉,全球大部分港口的水深,包括香港,僅(jin) 供載重1.5萬(wan) 箱-1.6萬(wan) 箱的船掛靠。
港優(you) 勢若不鞏固勢漸失
此外,為(wei) 應對這輪航運低潮,班輪公司紛紛組建聯盟,冀集大家之力對抗低迷期。東(dong) 方海外(00316)投資公關(guan) 沈誌澄表示,隨?各大班輪商“抱團結盟”,料未來航線將會(hui) 減少。資料顯示,G6聯盟(美國總統輪船、赫伯羅特、現代商船、商船三井、日本郵船和東(dong) 方海外)今年減少掛靠各大港口航線,其中,深圳港口(包括鹽田、赤灣以及大鏟灣)從(cong) 13條航線減至8條,減少38%,並不再掛靠赤灣港;釜山港亦從(cong) 14條航線減至9條;香港從(cong) 7條減至6條。新加坡和寧波港維持之前水平,上海港則由8條增至9條。
不過,香港仍可憑藉自身優(you) 勢,港口業(ye) 務仍佔有相當地位,何立基指出,香港港口的操作效率和可靠性是其他港口無法比擬。他又稱,“包括土地、基建或裝卸設備等設施已購置多年,香港要便宜是可以的。”HIT發言人亦表示,穩定的操作和服務可助香港應付南中國碼頭日益激烈的競爭(zheng) ,有利香港物流業(ye) 長遠發展。
雖然去年本港全球排名第三的位置被深圳港“橫刀奪愛”,但今年首季香港貨櫃量按年增長2.5%至540.1萬(wan) 箱,而深圳港卻下跌1.73%至519.75萬(wan) 箱。香港“航運人”已用數字證明了自己的實力,隻要政府能加強支持力度,相信必能捕捉新商機。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