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運港:
目的港:

國際海運費查詢-航運業直麵碳減排

 海運新聞     |      2020-01-24 10:04

  航運業(ye) 承擔著全球80%貿易的運輸任務,航運碳減排已成為(wei) 全球航運業(ye) 發展的必然趨勢。在中國,刮起了一場綠色風暴,直麵航運環保“陰霾”。

  曾幾何時,人們(men) 享受的是蔚藍天空、澄澈濱河,而如今,隨著空氣汙染的持續加劇,昔日的種種美好正漸漸褪去,隻能眼觀曇花一現的“APEC藍”、“閱兵藍”。中國正在為(wei) 經濟社會(hui) 發展所造成的空氣汙染付出高昂代價(jia) ,尤以氣候變化問題最為(wei) 錯綜複雜、爭(zheng) 議不斷。可以肯定的是,溫室氣體(ti) 排放,尤其是二氧化碳排放是全球氣候變化的罪魁禍首。

  近兩(liang) 年,在應對氣候變化上,中國的主動意識愈加顯現。6月30日,中國正式公布《強化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中國國家自主貢獻》(INDC),針對二氧化碳排放,承諾到2020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到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達到峰值並爭(zheng) 取盡早達峰,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

  為(wei) 達到上述目標,在中國,未來諸多行業(ye) 將麵臨(lin) 碳排放減量的任務,承擔主要貨物運輸任務的航運業(ye) 也將直麵碳減排。

  國際碳減排步步逼近

  近年來,氣候變化問題受到重視。國際海事組織(IMO)最新數據顯示,2012年國際航運業(ye) 二氧化碳排放量達7.96億(yi) 噸,約占全球碳排放量的2.2%,相較2007年航運業(ye) 二氧化碳排放量的8.85億(yi) 噸,全球碳排放總量占比減少0.6%。然而IMO研究報告指出,如果航運業(ye) 對碳排放不加控製,2050年航運業(ye) 碳排放仍麵臨(lin) 50%~250%的增長。

  針對船舶碳排放監測、限製,國際海運機構進行了諸多探索。國際上,海運業(ye) 碳減排由IMO管理,作為(wei) 聯合國負責海上航行安全和防止船舶造成海洋汙染的專(zhuan) 業(ye) 機構,IMO自1973年便開始推動國際航運業(ye) 溫室氣體(ti) 減排,對基於(yu) 市場的減排政策工具尤為(wei) 看重。2011年7月,IMO在海洋環境保護委員會(hui) 第62次會(hui) 議上通過《國際防止船舶造成汙染公約》附則VI修正案,引入船舶能效規則,首次確定船舶能效設計指數(EEDI)和船舶能效管理計劃(SEEMP)兩(liang) 項標準。這是IMO首個(ge) 適用於(yu) 所有國家船舶的、與(yu) 碳減排相關(guan) 的強製法律法規。

  按照這兩(liang) 項標準,新造船舶的能效將在2015—2019年提高10%,2020—2024年提高20%,2024—2028年提高30%。規定適用於(yu) 所有400總噸以上的船舶,並硬性要求各國必須在2013年達標。這引起了發展中國家的不滿,它們(men) 要求6年的寬限期,以獲得時間改進科技。最終,由中國、巴西、印度、南非為(wei) 首的發展中國家被允許申請豁免,執行相關(guan) 標準的期限可延長至2019年。

  IMO委托開展的研究報告顯示,船舶能效標準的實施將顯著減少船舶溫室氣體(ti) ,特別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預計到2020年,航運業(ye) 平均每年減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為(wei) 1.515億(yi) 噸;到2030年,這個(ge) 數字將提高到平均每年3.3億(yi) 噸。

  除此,歐盟在船舶碳排放監管方麵也一直保持熱情態度,並率先推進歐盟二氧化碳排放監測、報告、核查(MRV)機製,以期加快IMO談判進程,促進全球綠色航運建設。2013年6月,歐盟製定航運業(ye) 減排政策,同時宣布采取3個(ge) 步驟實施減排:第一,提出MRV機製,並提交年度排放報告;第二,設定航運業(ye) 溫室氣體(ti) 具體(ti) 減排目標;第三,在中長期內(nei) 實施基於(yu) 市場的經濟減排措施。目前第一步已在實施中。

  去年12月,歐盟理事會(hui) 宣布達成關(guan) 於(yu) “航運業(ye) 二氧化碳排放檢測、報告和核實機製”的政治協議,歐盟MRV機製於(yu) 今年7月1日生效,從(cong) 2018年起將對停靠歐盟港口的5000 噸級以上船舶進行碳排放監測。對不符合要求的船舶,歐盟將采取懲罰措施,超過1個(ge) 以上報告期不執行該規則的船舶將被驅逐出歐盟港口或被拒絕掛靠。

  當前,航運業(ye) 依舊被認為(wei) 是最不受管控的空氣汙染來源之一。與(yu) 航空業(ye) 實行碳稅不同,目前國際上尚沒有一部強製性的法律文件要求航運業(ye) 踐行碳減排。業(ye) 內(nei) 人士指出,一個(ge) 覆蓋全球的航運業(ye) 碳減排機製亟待出台,而這一機製的建立將對當前運力過剩、運價(jia) 低迷的航運業(ye) 產(chan) 生巨大影響。

  中國碳減排站在風口

  全球吞吐量前十大港口中有8個(ge) 在中國,密集的航線和航班運營每天都在以相當穩定的頻率持續製造碳排放。此外,進出港口的船舶也加劇了港口和周邊地區的空氣汙染。

  INDC已浮出水麵。根據去年中國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較2005年下降33.8%的統計數據計算,在未來6年,中國單位GDP碳排放需再降6.2%~11.2%;未來16年,中國單位GDP碳排放需減少26.2%~31.2%。要達到此目標,毫無疑問,航運業(ye) 應承擔相應份額的碳減排任務。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國際空運
國際海運
國際快遞
跨境鐵路
多式聯運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詳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廣州 南非 26 22 16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詳情
寧波 歐洲 37 27 23 詳情
香港 南亞 30 27 25 詳情

給我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