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wei) 了深化民航智慧化建設,民航資源網啟動“2019智慧民航優(you) 秀解決(jue) 方案暨應用案例”征集及評選活動,尋找創新踐行企業(ye) 分享先進經驗。目前已經收到了來自航空公司、機場、技術供應商投遞的大量案例,民航資源網將陸續展示分享。
《基於(yu) 麵相識別技術的首都機場國際旅客乘機全流程應用》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
一、項目背景
信息技術的不斷變革為(wei) 機場的發展帶來了無限機遇與(yu) 挑戰。為(wei) 加快推進“四型機場”建設步伐,促進新興(xing) 科學技術在首都機場的轉化應用,進一步增強智慧服務品質,根據公司工作部署,本項目組啟動推進麵相識別技術在首都機場國際旅客乘機過程中的全流程應用工作。
麵相識別技術是生物特征識別技術的一種,依據人體(ti) 本身所固有的生理特征或行為(wei) 特征,利用圖像處理技術和模式識別的方法來達到身份鑒別或驗證目的。麵相識別技術在需要進行身份鑒定的領域均可使用,特別是在不能接觸識別對象時,更能體(ti) 現出技術的優(you) 越性。
近年來,隨著生物識別技術的不斷完善,一些國際機場在過境檢查中已開始使用各種便捷可靠的生物識別技術以加強機場安全,為(wei) 旅客帶來方便快捷的通關(guan) 體(ti) 驗。國際航空運輸協會(hui) (IATA)亦提倡采取“ONE ID”等技術方式,利用智能生物識別技術,應用至旅客值機、安檢和登機過程。
2018年以來,民航局多次下發相關(guan) 文件,要求千萬(wan) 級以上機場推廣實施旅客便捷出行,實現旅客僅(jin) 憑有效身份證件和手機等移動設備即可完成旅客所有登機手續,實現旅客全流程“無紙化”乘機。
首都機場作為(wei) “第一國門”,2018年旅客吞吐量已突破一億(yi) 人次,為(wei) 進一步提高安全管控水平,增強旅客身份識別查驗手段,提高旅客全流程通關(guan) 效率,在首都機場推廣麵相識別技術在旅客乘機過程中的應用勢在必行。
二、項目詳情
1、主要成果
(1)全流程麵相識別乘機
通過與(yu) 聯檢單位、駐場航空公司及相關(guan) 保障單位充分溝通調研使用需求,規劃設計首都機場國際航班麵相識別乘機係統架構如下圖所示。
(圖1 首都機場國際航班麵相識別乘機係統架構)
旅客在值機環節可通過自助值機設備自助辦理或人工櫃台由地服人員協助的方式,完成麵相采集,將麵相信息、航班信息、身份信息進行綁定,注冊(ce) 生成唯一的身份ID。
在後續的行李交運、分流崗放行、安檢驗證、免稅購物、旅客登機過程中,通過安裝帶麵相識別功能的自助閘機或相關(guan) 查驗設備,旅客僅(jin) 需“刷臉”即可完成身份確認,實現全流程“無感”通關(guan) ,享受“無紙化”出行體(ti) 驗。
(2)國際自助服務專(zhuan) 區
本項目實施創新國際旅客值機服務體(ti) 驗,在國內(nei) 機場率先打造國際旅客自助服務專(zhuan) 區,將一座傳(chuan) 統人工櫃台值機島進行整體(ti) 改造,部署30台帶麵相識別功能的自助行李托運設備及60台帶麵相識別功能的自助值機設備。
(圖2 首都機場國際自助服務專(zhuan) 區流程圖)
2、主要創新
(1)增加技術核驗手段,提高安全管控水平
通過技術比對的方式,代替人工對旅客身份證件進行核驗,增強準確度。杜絕登機口調換登機牌、錯上飛機等問題,協助航空公司及邊防機關(guan) 打擊非法偷渡行為(wei) 。
通過搭建本係統為(wei) 外航主機及安檢信息係統建立聯係,完善登機口旅客安檢信息再確認功能,通過技術手段彌補人工查驗漏洞,提升安全管控力度。
(2)提高航班操作效率,助力提升航班正常性
在值機環節,通過引入全天候24小時開放可供各航空公司共享使用的自助值機及自助行李托運設備,突破了傳(chuan) 統人工值機櫃台平均開櫃時間3小時限製,為(wei) 人工值機櫃台提供額外值機資源補充,單一航班值機效率約可提升三倍,大幅提高值機資源利用率,縮短旅客值機環節排隊等候時間,為(wei) 中轉及早到旅客提供便利,助力提升首都機場國際樞紐競爭(zheng) 力。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