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運港:
目的港:

上海空運公司-中國國內集裝箱海運市場報告首次發布 供需矛盾有所緩和 明年或有所上揚

 海運新聞     |      2020-01-17 23:28

中國國內(nei) 集裝箱海運市場報告首次發布 供需矛盾有所緩和 明年或有所上揚

2020年01月17日 10時 中國水運網

2020年1月13日,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首次對外發布《中國國內集裝箱運輸市場分析》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內貿和內支線集裝箱運輸需求分別增長5.65%和8.03%,市場運力增長4.08%,市場供需矛盾有所緩和,市場整體運價增長7.86%。預計2020年市場供需矛盾將持續得到緩和,運價或有所上揚。

上海空運公司-中國國內(nei) 集裝箱海運市場報告首次發布 供需矛盾有所緩和 明年或有所上揚



  1、市場運價止跌反彈
  2019年,中國內貿集裝箱運輸需求增長為5.65%,需求增速大幅下滑;全年運力增速下滑至4.08%,供需矛盾激烈的現象有所改善,為運價上漲提供支撐。同時,內貿班輪公司開始聯盟經營,服務水平得到提升的同時市場運價得到一定穩定。根據泛亞內貿集裝箱運價指數(PDCI)顯示,2019年國內集裝箱綜合運價指數較2018年上漲7.86%,運價止跌反彈。
  2、市場運量增速大幅下滑
  2019年,我國經濟增長麵臨壓力(2019年經濟增速預計6.1%-6.2%),消費增速持續下滑,製造業投資大幅降低,導致國內集裝箱運輸需求減弱;同時,受供給側改革去產能、非洲豬瘟和中美貿易戰等影響,北方港口糧食運輸需求大幅下滑,煤炭運輸需求小幅下滑,同時也波及產業鏈下遊產業的運輸需求;但基建、房地產等投資增速回暖,帶動南方港口建材、化工品等運輸需求,運輸結構的變化也帶動著長三角及珠三角區域港口外貿內支線運量的快速上漲。截止2019年10月,我國內貿集裝箱出港量4363.59萬TEU,增速有所下滑;外貿內支線出港量合計約為1082.77萬TEU,較去年同期上漲8.03%。
  3、鐵水聯運需求依舊強勁
  2019年,在《推進運輸結構調整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和日益嚴格的環保政策的影響下,我國集裝箱鐵水聯運依然保持快速增長;同時,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建設更是進一步推動了北部灣區域甚至整個南方港口的鐵水聯運實現高速發展。截止2019年10月,全國鐵水聯運總量達到423.04萬TEU,同比增長14.36%,需求依舊強勁。但由於港口鐵水聯運補貼力度的減弱以及港口與鐵路場站“中間一公裏”矛盾的凸顯,鐵水聯運量同比增速也大幅下滑。
  4、市場運力增速大幅下滑
  由於2018年是內貿集運市場運力交付的高峰期,大量船舶訂單已於2018年集中交付,並且受交通運輸部提升二手船進口要求的影響,進口船舶也於2018年集中進口,因此,2019年內貿集裝箱船舶新增運力大幅下滑。根據交通運輸部統計,截止2019年上半年,國內沿海運輸700TEU以上集裝箱船運力共計263艘,73.59萬TEU,較2018年底小幅增長2.81%,預計全年增長4.08%。其中,國內沿海運輸700TEU以上集裝箱船平均船齡9.84年,較2018年增加0.21年,老舊船舶(船齡20年以上)有32艘,占總艘數的12.17%。
  5、預計2020年市場運價或將有所上揚
  2020年,在中美貿易戰有所緩和、國家減稅政策、基建投資持續增長及《推進運輸結構調整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的影響下,需求預計有所回升;並根據Clarkson統計,運力交付將持續小幅上漲,預計2020年市場供需矛盾將持續得到緩解,市場或將持續好轉。但根據中國航運景氣調查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集裝箱運輸企業的景氣指數和信心指數預計大幅下滑,企業信心不足對市場持相對悲觀態度。因此,從總體上來看,在不考慮政策以及突發因素的影響,預計2020年中國國內集裝箱運輸市場運價與2019年基本持平或小幅上揚。但由於受低硫油政策的執行和中東局勢緊張的影響,燃油價格或將進一步增長,市場經營成本將進一步提升,內貿集運企業將麵臨較大經營壓力。

來源:中國水運網

返回首頁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國際空運
國際海運
國際快遞
跨境鐵路
多式聯運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詳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廣州 南非 26 22 16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詳情
寧波 歐洲 37 27 23 詳情
香港 南亞 30 27 25 詳情

給我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