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上存在的投機套利情緒,正在打破傳(chuan) 統LNG船舶融資市場的平衡,並在一定程度上衝(chong) 擊著LNG產(chan) 業(ye) 可持續發展的狀態。要破解這一局麵,還需LNG產(chan) 業(ye) 鏈各方緊密合作。
過去十年,全球大型LNG船舶融資總額達到600億(yi) 美元。不過單單這個(ge) 數字並不能讓LNG船舶行業(ye) 為(wei) 之振奮。
大型LNG船舶動輒數億(yi) 美元的造價(jia) 成本,使得船企需極大依賴外部融資。然而,目前市場上存在的投機套利情緒,正在打破傳(chuan) 統LNG船舶融資市場的平衡,並在一定程度上衝(chong) 擊著LNG產(chan) 業(ye) 可持續發展的狀態。
每每談及融資話題,不少LNG船企如鯁在喉。
在航運領域,LNG運輸屬於(yu) 特殊的穩健性業(ye) 務。這類運輸通常分為(wei) 項目運輸和現貨運輸兩(liang) 種模式,截至目前,全球絕大部分LNG船舶均是服務於(yu) 特定的LNG項目,俗稱“項目船”。
由於(yu) 與(yu) LNG項目緊密掛鉤,“項目船”上下遊的確定性能降低投資風險,所以對於(yu) 參與(yu) 融資的金融機構而言,這類項目可為(wei) 其帶來較高且穩定的投資回報。
一位從(cong) 事船舶融資項目的資深人士說,對於(yu) 大型銀行而言,隻要上下遊都是確定的,銀行對這類項目的風險認可度還是很高的。
不過,LNG市場的新變化正在打破傳(chuan) 統LNG船舶融資市場的平靜。
近些年來,部分投機船東(dong) 開始大量建造無租約船舶,短約船舶融資項目頻繁出現。據挪威一家LNG航運公司統計,2018年LNG船舶新船訂單中超半數未獲得租約。
“不得不承認的是,短約船舶項目有時的確會(hui) 帶來高額的投資回報,但巨大的風險會(hui) 讓大部分金融機構望而卻步。”上述資深人士表示,短約的模式尚未有配套的風險控製機製,包括銀行在內(nei) 的金融機構對此仍在觀望。
實際上,短約船舶(或投機性船舶)的出現,與(yu) LNG市場交易的變化緊密相關(guan) 。
隨著全球LNG整體(ti) 交易量不斷增大,LNG現貨市場流動性日漸增加。氣田、管道、液化站的開發,對於(yu) 下遊長協買(mai) 家的依賴程度有所降低。因此,過去作為(wei) 長約項目補充的短期、現貨交易,近年來愈發活躍。
根據GIIGNL(國際液化天然氣進口國聯盟組織)今年4月份發布的《液化天然氣(LNG)年度報告2019》,2018年,液化天然氣現貨和短期成交量的份額約由2017年的27%提升至32%。
然而,短約、現貨交易量的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套利投機現象。傳(chuan) 導至運輸環節,則出現低於(yu) 成本線的廉價(jia) 海運,破壞了LNG市場秩序。
與(yu) 此同時,短約對上遊項目的影響極大。有業(ye) 內(nei) 人士指出,因沒有穩定的長期現金流保證,銀行無法給這類上遊天然氣項目賣方提供融資,導致上遊FID(最終投資決(jue) 定)無法做出。於(yu) 是,在缺乏長約支撐的情況下,一些上遊開采方加入低價(jia) 現貨售氣的隊伍,從(cong) 而使得優(you) 質上遊項目逐漸減少。
這種“多米諾骨牌效應”造成了如今LNG船舶融資市場的複雜局麵。“對於(yu) 金融機構而言,如今並非‘項目找錢’,而是‘錢找項目’。”上述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
麵對當前LNG市場上存在的套利投機的現貨貿易量大增的現象,筆者認為(wei) ,各方宜著眼長遠,緊密合作,促進LNG產(chan) 業(ye) 鏈高質量發展。具體(ti) 而言,上遊方可堅持采用項目長約的產(chan) 業(ye) 模式,下遊買(mai) 方則采用FOB長約項目鎖定運輸、保障供貨穩定,最終共同維護產(chan) 業(ye) 鏈平衡發展。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