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資源網2019年8月7日消息:8月7日,巫山機場建設指揮部傳(chuan) 來消息,巫山機場建設項目正式通過行業(ye) 驗收,具備民航機場運行條件。巫山“三峽雲(yun) 端機場”即將起航。
據了解,巫山機場建設工程是國家民航局和重慶市“十二五”期間的重點建設項目,總投資16.4億(yi) 元。建設項目主要包括:3500平方米的航站樓、長2600米的跑道以及配套設施。2015年5月獲得初步設計批複,同年10月17日正式開工,2019年7月竣工驗收。該項目按滿足年旅客吞吐量28萬(wan) 人次、貨郵吞吐量1200噸、飛機起降3333架次進行設計。
據悉,巫山機場有望8月中旬正式通航,將開通巫山-重慶、巫山-煙台等航線。
“浮山暮影”造型,突顯地域文化
巫山機場航站樓以“浮山暮影”為(wei) 設計理念,凸顯了三台八景巫山十二峰等地域文化特色。整體(ti) 布局充分結合旅遊城市特色,突出地域文化和現代元素。
總建築麵積約3500平方米,為(wei) 前列式,一層式流程。屋麵采用保溫加鋁板形式,節能經濟,屋頂中間沿指定曲線切開,陸側(ce) 部分做不同的拉伸高起。其建築造型以起伏的山峰、流線型的長江之水和飄逸的巫山神女為(wei) 意象。
在航站樓前廣場和景觀步道,設有巫山神女雕塑,雕塑四周布局了巫山“寧河晚渡”“青溪漁釣”等八景石雕展示,三峽詩詞歌賦等7塊景觀石散落樓前廣場。同時場區主要交通道路高杆燈等照明係統造型,則采用了紅葉、雲(yun) 雨等文化元素。
航站樓外設有觀景平台,站在巫山機場,可以俯瞰一江碧水向東(dong) 流,俯覽瞿塘峽,遠眺巫峽,瞭望白帝城,可看美麗(li) 雲(yun) 海和三峽紅葉。
注重“綠色生態”,建設“風景機場”
設計到建設,巫山機場都致力打造“風景機場”,將“山水之道”與(yu) “綠色生態”的理念深度結合,整個(ge) 機場采取土方自平衡,無外運和外借土方,依山就勢,有效控製水土流失和破壞。
建設過程中,巫山機場所有雨汙水都進行回收利用,用於(yu) 綠化澆灌和道路衝(chong) 洗;汙水處理達到國家汙水綜合排放標準一級標準(農(nong) 田灌溉水標準)。原設計中燃油型供暖設備調整為(wei) 燃氣型供暖設備,降低汙染物排放。
航站樓采取高效節能LOW-E玻璃、LED照明燈具等技術措施,實現能效智能化管理,節能環保效果明顯,航站樓結節能率51.07%。
此外,還充分發掘自然資源潛力,因地製宜規劃和布置機場綠化。重慶巫山機場95%森林覆蓋率,負氧離子濃度達到36000個(ge) 每立方厘米,真正做到“生態和諧共生,風景獨秀宜人”的風景機場。
布局合理,智能化讓運行更順暢
航站樓設有國內(nei) 出發大廳、迎客大廳、候機廳、行李提取廳、行李分揀廳和要客大廳,主要用作旅客值機、國內(nei) 安檢、出發登機、到達行李提取等功能。共設4個(ge) 值機櫃台,3條安檢通道,1個(ge) 行李提取轉盤,設定了要客區域,有獨立停車位和獨立包房。
在航站樓出發大廳右側(ce) 設置了2台自助值機設備,並配套了行李打包係統。安檢通道啟用了人臉識別係統,打造智能化的服務品質。
生產(chan) 係統搭建的多信息共享的營運環境和統一業(ye) 務信息集成處理係統,實現各弱電子係統信息聯網,為(wei) 打造智慧機場增添動力。
長2600米的跑道配備一類精密進近係統,動環監控係統對分布在飛行區內(nei) 的監控對象進行信息采集、實時監控、偵(zhen) 測故障,為(wei) 管理自動化、運行智能化和決(jue) 策科學化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