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737MAX停飛至今已4個(ge) 月有餘(yu) ,但複飛遙遙無期,除了複雜的檢修過程和各國監管機構仍對其安全性感到擔憂外,如何消除民眾(zhong) 對此機型的心理陰影也是一大難題,737MAX改名的傳(chuan) 聞也不脛而走。
上周,Twitter用戶Woodys Aeroimages放出了2張瑞安航空的737MAX飛機,其中一個(ge) 細節引起了諸多關(guan) 注。照片顯示,前艙門旁邊噴塗有“737-8200”字樣,但根據原博的說法,那裏原本的字樣是“737 MAX”。一時間,“波音737MAX改名”的說法甚囂塵上。
不過,737-8200事實上並非737MAX的新名字,而是該機型高密度版本的官方名稱,早在獅航和埃塞俄比亞(ya) 航空的空難之前就已在一些官方文件中出現,比如歐盟航空安全局、美國聯邦航空局等機構在2016年和2017年的文件中均有提及。瑞安航空訂購是200座的737 MAX,其座位密度比常規型號的MAX 8 更高。
雖然瑞安航空CEO Michael O'Leary在隨後的財報電話會(hui) 議上也對傳(chuan) 聞進行了澄清,強調他們(men) 並未改變對飛機型號的叫法,公司通常也不會(hui) 在機身上噴塗型號,但此事仍引發了關(guan) 於(yu) 波音是否該給737MAX改個(ge) 名字的討論。
很多航空公司內(nei) 部人士堅稱把一架僅(jin) 僅(jin) 是升級了係統的飛機重命名是很可笑的做法,而且隻要價(jia) 格合適,即使現在對737MAX心存顧慮的乘客也會(hui) 重新回歸。
然而,很多營銷和品牌專(zhuan) 家卻這不麽(me) 看,他們(men) 表示按照市場營銷的理念,737MAX采用新的名字很有必要,有的觀點甚至對波音還未開始重塑品牌感到不可思議。
“如果該機型已被改進,那麽(me) 就叫個(ge) 別的名字,不要藏著掖著,讓人們(men) 相信飛機已經改變了。”賓夕法尼亞(ya) 大學沃頓商學院市場營銷學教授大衛‧雷布斯坦指出。
到目前為(wei) 止,波音並未有過737MAX要改名的表示,不過也沒有把話說死,其發言人在回應媒體(ti) 的郵件中寫(xie) 道:“我們(men) 仍然對來自客戶和其他利益相關(guan) 方的所有意見持開放態度,但沒有更改737MAX名稱的計劃。”
如果波音不給737MAX改名,航空公司能否調整對該型號的措辭?Skift分析指出,航司可能會(hui) 在對外宣傳(chuan) 中隱去“MAX”一詞,比如不少航司將空客A350XWB和波音787夢想客機分別簡稱為(wei) A350和787,因此如果製造商不采取行動,航司可能會(hui) 用737-8代替737MAX8。報道舉(ju) 例說今年6月英國航空宣布簽署購買(mai) 200架飛機意向書(shu) 時,就用了“737-8”的說法,而沒有提到“MAX”。
當然,雖然在市場營銷中可以玩一些文字遊戲,但如果沒有飛機製造商的許可,正式文件和飛機座位上的安全卡等還是要遵循官方名稱。
飛機型號改名是很常見的事,但通常是因為(wei) 被出售而不是喪(sang) 失公眾(zhong) 信任。例如空客去年收購龐巴迪C係列後,就將CS100/CS300改名為(wei) A220。
然而,在市場營銷人士眼中,波音公司在兩(liang) 起空難中遲鈍的反應和糟糕的公關(guan) 已經對MAX品牌造成了不可逆轉的損害,改名勢在必行。巴克萊銀行5月份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歐洲和美國近一半的乘客將在一年或更長時間裏避免乘坐此型號執飛的航班。
沃頓商學院的賴布斯坦認為(wei) 如果處理得當,改名可以扭轉乘客對品牌看法,瓦盧傑航空(ValuJet)就是一個(ge) 典型的例子,該航司在1996年佛羅裏達大沼澤地發生事故後客戶流失殆盡,公司經過一係列資本整合後更名為(wei) Air Tran,在隨後 15 年間成為(wei) 了最值得依賴的航司,並於(yu) 2011年被西南航空收購。
當然,光改名肯定不足以挽回乘客的信任,營銷和品牌管理公司REQ創始人唐納利表示,向消費者證明修複後的737MAX更安全才是波音品牌重塑的關(guan) 鍵:“你必須明確表示你對飛機的軟件進行了實質性的修正,如果你表達得足夠好,就有可能找到一條重塑品牌的道路。”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