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海事組織要求,2020年1月1日起,全球範圍內(nei) 船舶使用燃油的硫含量不應超過0.5%m/m(即每100克物質中含有0.5克硫)。
當前的大氣汙染防治攻堅中,我國陸源減排潛力日趨下降,如何打好水上藍天保衛戰,形成更加清潔的水運體(ti) 係,為(wei) “公轉水”奠定基礎,頗受各方關(guan) 注。
那麽(me) ,限硫令下的中國船舶能否與(yu) 國際排準標準有效銜接?我國在船舶汙染排放控製上已有哪些政策?尚存哪些難題?
在船上工作了25年的伍會(hui) 民,是皇家加勒比遊輪的一名船長。“對於(yu) 航運公司來說,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利潤和信譽都是經營中會(hui) 考慮的因素。信譽好壞直接影響生意,所以越是大型航運公司越不會(hui) 輕易違法違規排汙。對於(yu) 個(ge) 人來說,船航行時,煙囪就在背後,排汙最大的受害者就是船員,所以我們(men) 都非常樂(le) 意執行環保方麵的相關(guan) 規定。” 伍會(hui) 民說。
船舶排放汙染控製進度如何?
全國、內(nei) 河、海南排放控製區已劃定,控製標準層層加嚴(yan)
伍會(hui) 民口中的規定,是交通運輸部2018年印發的《船舶大氣汙染物排放控製區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要求2019年1月1日起,海船進入排放控製區,應使用硫含量不大於(yu) 0.5%m/m 的船用燃油。
這是否意味著我國船舶排放控製標準實施已經比國際海事組織“超前”了?
“應該隻能說是剛及格。”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機動車排汙監控中心政策標準研究部項目主管馬東(dong) 告訴記者:“我國對於(yu) 船舶汙染排放控製,始於(yu) 《大氣汙染防治法》,立足於(yu) 改善沿江、沿海港口城市環境空氣質量,依照核心港口區域先行實施、逐步擴大控製區域和加大控製力度的辦法,穩步推行。2018年印發的《方案》是針對2015年的一次‘擴容升級’,1.0版本劃定了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京津冀)3個(ge) 重點排放控製區,2.0版本將排放控製區擴大到了全國海域12海裏範圍內(nei) 。在內(nei) 河排放控製區方麵,我國相較於(yu) 限硫令則更為(wei) 嚴(yan) 格,按照規定 2020年1月1日起進入內(nei) 河排放控製區的海船,使用的船用燃料油硫含量應小於(yu) 0.1%m/m。”
而之所以說是“剛及格”,原因在於(yu) “國際排放控製區如北美已經規定將200海裏範圍內(nei) 的硫氧化物排放標準下降到了0.10% m/m。”馬東(dong) 表示,雖然仍存在一定差距,但是我國的排放控製區減排效益卻不容小覷,據測算,相比2015年,2019年船舶減排二氧化硫約60萬(wan) 噸,顆粒物約7.8萬(wan) 噸。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guan) 於(yu) 支持海南全麵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中提出的“實行最嚴(yan) 格的生態環境保護製度”要求下,海南水域執行了更高更嚴(yan) 的控製標準,即自2022年1月1日起,進入海南水域的船舶,一是要使用不超過0.1%m/m的超低硫油;二是新改建船舶要執行《國際防止船舶造成汙染公約》第三階段氮氧化物排放限值要求。
麵臨(lin) 哪些監測難點?
水域廣闊、流動性大、執法力量有限
排放控製區為(wei) 港口城市深挖減排潛力提供了有力抓手。以上海為(wei) 例,在實施排放控製區之後,上海市顆粒物和二氧化硫下降明顯。如果說排放控製區為(wei) 船舶汙染排放劃定了一條紅線,那麽(me) 油品標準的統一則是船舶減排的核心。
“機動車、非道路移動機械、船舶用油實行‘三油並軌’後,所有船舶都要使用硫含量不超過10 個(ge) ppm 的低硫油,這進一步降低了二氧化硫排放,上海市規定二氧化硫的排放標準更是從(cong) 3.5微克/立方米降到0.5微克/立方米,幅度非常大。”馬東(dong) 說。
油品標準統一後,繞不開後續監管話題。用交通運輸部天津水運工程科學研究院高級工程師胡建波的話來說,船舶燃油快檢和查酒駕類似,但酒駕是交警在路上設一個(ge) 卡口,司機排隊搖下車窗吹一口氣就可以。燃油快檢相當於(yu) 爬六七層樓的高度去司機家裏查。並且,有些大型船舶就像一家工廠,不能說停就停,再加上水域廣闊、航線複雜以及執法力量有限等因素,監管存在很大難度。
現有的船舶排放監測監管技術為(wei) 破解這一難題提供了突破口。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環境資源所高級工程師李明君分析道:“目前,用於(yu) 實際監測中的設備有三類,第一類是煙羽接觸式的監測儀(yi) ,顧名思義(yi) 就是需要將探頭接觸到排放煙氣,以往這種監測方式就像守株待兔,需要一個(ge) 固定的平台等著船經過。現在有了無人機,能夠幫助執法人員主動出擊。第二類是基於(yu) 光學原理的監測設備,包括紅外光譜議、紫外光譜議,檢測結果精密,但受氣象條件影響比較大。第三類是船舶在線監測係統,直接通過探頭對排放口的煙氣進行取樣,在船上在線分析,並且把分析結果直接傳(chuan) 送到監管平台,可以實現實時化、可視化的監管。”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