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運港:
目的港:

亞洲最大空中交通流量管理中心年底竣工-國際貨代

 空運新聞     |      2019-07-22 06:00

  利用APP監管施工現場的每一道工序;通過人臉識別了解每一名工人的基本信息;塔吊可自動防碰撞……這不是科幻片,而是有著“智慧大腦”的聰明工地。記者從(cong) 中建八局獲悉,亞(ya) 洲最大的空中交通流量管理中心工程——民航三中心工程將於(yu) 今年11月底竣工。

  民航運行管理中心和氣象中心及民航情報管理中心工程,簡稱民航三中心工程,是中國民用航空管理局為(wei) 打造世界一流空管運行管理體(ti) 係的“一號工程”,通過與(yu) 航空公司、機場、軍(jun) 方各種信息共享,形成協同聯動、指揮高效的空中交通運行服務管理體(ti) 係,增強民航空管運行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我國民航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建成後將是亞(ya) 洲第一、世界第三大空中交通流量管理中心。

  民航三中心工程占地麵積8.4萬(wan) 平方米,包括地下一層和地上四層,最大建築高度26米。從(cong) 效果圖上看,民航三中心工程以航空發動機為(wei) 原型經過提取,抽象形成一個(ge) 以內(nei) 核(共享大廳)為(wei) 圓心的相互並聯的四個(ge) 組成部分,外立麵為(wei) 柔美舒展的曲線形式,立麵則采用飛機航窗,造型猶如一朵綻放的“工業(ye) 之花”。

  “得益於(yu) 信息化建設,項目工地也有一個(ge) 聰明的‘大腦’。”項目總工程師劉育寶告訴記者,“智慧大腦”包含8個(ge) 模塊的智慧融合平台,主要應用在項目安全、信息、合同管理、質量、進度、成本控製等方麵,比如智慧人臉識別勞務係統、攝像頭安全違章抓拍及語音提示係統、塔吊吊鉤可視化監控及防碰撞係統、人員場區無線定位及一鍵呼救係統和3D掃描逆向建模比對。

  據統計,自項目“智慧工地大腦”運行以來,累計糾正不安全行為(wei) 1200餘(yu) 次,消除安全隱患170餘(yu) 項,用水用電量相比同類型項目減少約10%,主體(ti) 結構施工縮短工期約60天。

  截至目前,北京市多個(ge) 施工企業(ye) 正逐步開展智慧工地建設。市住建委科技與(yu) 村鎮建設處副處長宛春介紹,今年下半年,市住建委將出台北京市地方標準《智慧工地技術規程》,該標準圍繞人員、施工機械設備、物料、環境與(yu) 能耗、視頻監控、質量安全等方麵的管理以及集成管理平台等內(nei) 容,對北京市“智慧工地”建設明確了具體(ti) 的技術應用要求和方向。

  截至目前,民航三中心工程已經完成二次結構施工,正在進行幕牆施工。按照計劃,整體(ti) 工程將於(yu) 今年11月底竣工。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國際空運
國際海運
國際快遞
跨境鐵路
多式聯運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詳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廣州 南非 26 22 16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詳情
寧波 歐洲 37 27 23 詳情
香港 南亞 30 27 25 詳情

給我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