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重慶市(主城區)“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印發實施。“無廢城市”是什麽(me) ?怎麽(me) 建?對老百姓有哪些好處?
近日,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黃啟飛,從(cong) 10個(ge) 維度對“無廢城市”進行了解讀。
建設“無廢城市” 踐行生態文明
問題1:為(wei) 何要建設“無廢城市”?
答:要回答為(wei) 什麽(me) 建“無廢城市”,我想先談談“無廢城市”是什麽(me) 。在不少市民看來,“無廢城市”就是沒有固體(ti) 廢物產(chan) 生。事實上,“無廢城市”不是指沒有固體(ti) 廢物產(chan) 生,也不意味著所有固體(ti) 廢物完全資源化利用。
2019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方案》,首次明確“無廢城市”定義(yi) :通過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續推進固體(ti) 廢物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最大限度減少填埋量,將固體(ti) 廢物環境影響降至最低的城市發展模式。
簡單來說,就是沒有廢棄物隨意丟(diu) 棄或填埋,不威脅環境和人類健康。其遠景目標是達到“無廢社會(hui) ”,即整個(ge) 社會(hui) 建立良好的廢物循環利用體(ti) 係,實現資源、環境、經濟和社會(hui) 共贏。
我國作為(wei) 人口大國,必然也是固體(ti) 廢物產(chan) 生大國。據統計,我國各類固體(ti) 廢物累計堆存量約600-700億(yi) 噸,每年新增固體(ti) 廢物100多億(yi) 噸,且呈現逐年增長態勢。由於(yu) 我國固體(ti) 廢物汙染防治工作起步晚,長期以來,固體(ti) 廢物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的製度設計和實施剛性不足,激勵與(yu) 約束機製不完善。
在這種背景下,開展“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對促進重慶市固體(ti) 廢物源頭減量、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提高城市生態環境質量,提升城市宜居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yi) 。
問題2:“無廢城市”的“廢”指什麽(me) ?
答:“無廢城市”中的“廢”具體(ti) 指固體(ti) 廢物。那首先要給大家解釋一下固體(ti) 廢物的概念,固體(ti) 廢物是指在生產(chan) 、生活和其他活動中產(chan) 生的喪(sang) 失原有利用價(jia) 值或者雖未喪(sang) 失利用價(jia) 值但被拋棄或者放棄的固態、半固態和置於(yu) 容器中的氣態的物品、物質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納入固體(ti) 廢物管理的物品、物質。
當前,固體(ti) 廢物的危害主要來源於(yu) 不規範的處理處置造成的二次汙染。
比如,醫院產(chan) 生的沾染了病人體(ti) 液血液的針頭、輸液管等醫療廢物,含有不同程度的細菌、病毒和有害物質,如果不妥善處置,將很容易造成疾病傳(chuan) 播。
此外,危險廢物的安全管控也不容忽視,危險廢物具有毒性、易燃性、感染性等特性,與(yu) 其他固體(ti) 廢物相比危害性更大,一旦管理不規範可能造成嚴(yan) 重的後果。
問題3:“無廢城市”如何建設?
答:“無廢城市”建設涉及的領域廣、環節多,關(guan) 係你、我、他。如涉及企業(ye) 清潔生產(chan) 、產(chan) 業(ye) 綠色發展、綠色社區生活領域,需要政府機構、企業(ye) 單位、社會(hui) 組織、社會(hui) 公眾(zhong) 的廣泛參與(yu) 和協同共治的多元主體(ti) 新模式。
其一,政府作為(wei) “無廢城市”試點建設的推動者,是建立全過程綜合管理製度的責任主體(ti) ,承擔製定各項政策、製度、法規、標準的責任,承德物流 ,也肩負著“從(cong) 源頭到末端”全過程監管的職責。
在製度建設方麵,需按照“無廢城市”的建設理念,進一步完善固體(ti) 廢物管理的相關(guan) 法律法規,製定相應的技術標準,並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措施。
在環境監管方麵,應堅持“統一管理、分工負責”的監管體(ti) 製,強化各相關(guan) 部門在各自管理領域的監管責任。在管理機製方麵,要建立部門責任清單,進一步明確各類固體(ti) 廢物產(chan) 生、收集、轉移、利用、處置等環節的部門職責邊界;同時,在宣傳(chuan) 教育方麵,要營造“無廢城市”建設氛圍。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