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運港:
目的港:

全球LNG市場即將過剩難得的機遇-法國空運

 海運新聞     |      2019-07-17 14:25

  天然氣利用在世界能源清潔轉型中的主體(ti) 地位將不斷凸顯。根據谘詢公司伍德麥肯茲(zi) 的統計,2018年全球LNG出口總量增至3.26億(yi) 噸,全球LNG進口總量為(wei) 3.18億(yi) 噸。但隨著亞(ya) 洲地區部分消費國市場需求出現階段性放緩,以及今後幾年有關(guan) 資源國一批重大LNG項目開工投產(chan) ,全球LNG市場近中期有調整的可能,或將呈現供給寬鬆格局,未來發展機遇與(yu) 挑戰並存。

 

  整體(ti) 來看,在全球環境治理日漸加強和各類新能源短期內(nei) 難以實現對傳(chuan) 統化石能源替代的大背景下,天然氣利用在世界能源清潔轉型中的主體(ti) 地位將不斷凸顯。2018年,全球液化天然氣(LNG)市場蓬勃發展,積極參與(yu) LNG市場依然是全球能源行業(ye) 的發展趨勢。但從(cong) 近中期看,受需求增速可能放緩,以及部分大型LNG項目分批投產(chan) 等因素影響,全球LNG市場存在供給過剩的可能,未來發展機遇與(yu) 挑戰並存。

 

  現階段LNG市場蓬勃發展

 

  根據谘詢公司伍德麥肯茲(zi) 統計,2018年全球LNG出口總量增至3.26億(yi) 噸,較2017年增長9%,增量為(wei) 2770萬(wan) 噸。國家層麵,澳大利亞(ya) 、俄羅斯和美國是當年LNG供給增幅排名前三的國家,增幅分別高達1200萬(wan) 噸、800萬(wan) 噸和770萬(wan) 噸;但馬來西亞(ya) 和阿爾及利亞(ya) 等國家LNG出口量則出現下降趨勢,降幅分別為(wei) 260萬(wan) 噸和180萬(wan) 噸;卡塔爾、尼日利亞(ya) 、印尼、特立尼達和多巴哥、阿曼等國家仍是全球LNG市場供給相對較多的國家,2018年供給與(yu) 2017年相比基本穩定或略有增長。值得一提的是,喀麥隆2018年首次成為(wei) LNG出口國,出口總量為(wei) 70萬(wan) 噸。

 

  2018年全球LNG進口總量為(wei) 3.18億(yi) 噸,較2017年的2.89億(yi) 噸增長10%,部分國家為(wei) 預防環境風險而采取的“限煤增氣”等措施,是推動全球LNG進口量增長最重要的原因。

 

  其中,我國進一步鞏固了全球第二大LNG進口國的地位,《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等國家層麵政策的出台,擴大了我國LNG的消費規模,2018年進口總量為(wei) 5410萬(wan) 噸,較2017年增長41%。其中,北方和東(dong) 部沿海地區的LNG進口量增長達62%,南方地區LNG進口量增長達到13%。另外,澳大利亞(ya) 替代卡塔爾成為(wei) 我國第一大LNG來源國。

 

  韓國政府關(guan) 停部分超過30年以上的燃煤電廠等政策,導致該國2018年LNG進口量大增,全年LNG進口總量為(wei) 4400萬(wan) 噸,較2017年的3760萬(wan) 噸增長17%。

 

  印度2018年LNG進口總量為(wei) 2230萬(wan) 噸,較2017年增加16%,發電領域用氣量增長則是其LNG進口量增長的主要原因。

 

  與(yu) 其他LNG進口大國不同,日本2018年LNG進口量為(wei) 8320萬(wan) 噸,較2017年有小幅下降。主要原因是部分核電機組重啟降低了該國發電領域天然氣消費需求,預計這一趨勢未來仍將加劇。

 

  從(cong) 交易價(jia) 格看,2018年全球主要天然氣和LNG基準價(jia) 格整體(ti) 震蕩上漲。其中,作為(wei) 亞(ya) 太地區最重要的LNG貿易參考價(jia) 格,JKM價(jia) 格全年大幅波動,總體(ti) 呈現“一波三折”走勢。2月達到11.9美元/百萬(wan) 英熱單位的年內(nei) 高值後,逐漸跌至6月的7.8美元/百萬(wan) 英熱單位,三季度後再度攀升至11美元/百萬(wan) 英熱單位後高位震蕩。而作為(wei) 歐洲地區最重要的天然氣貿易參考價(jia) 格,NBP價(jia) 格2018年同樣波動較大。年度高點出現在9月,接近10美元/百萬(wan) 英熱單位,並在四季度保持高位震蕩。

 

  此外,由於(yu) “頁岩氣革命”成功,美國天然氣產(chan) 量大增,使得亨利中心價(jia) 格2018年穩定上漲,年度波動區間為(wei) 2.7~3.5美元/百萬(wan) 英熱單位,也部分反映未來美國LNG出口的巨大潛力。

 

  積極參與(yu) LNG市場仍是全球能源行業(ye) 趨勢

 

  從(cong) 接收能力看,2018年全球共有9個(ge) 新建LNG接收站投產(chan) ,合計增加接收能力逾2500萬(wan) 噸/年。從(cong) 類型上看,土耳其Dortyol項目、孟加拉國Moheshkhali項目和俄羅斯Kaliningrad項目屬於(yu) 浮式LNG接收站,其餘(yu) 項目均為(wei) 常規LNG接收站。從(cong) 規模上看,土耳其Dortyol項目接收能力高達570萬(wan) 噸/年,是當年建成規模最大的接收站項目;我國的深圳、舟山和天津三大LNG接收站接收能力分別達400萬(wan) 噸/年、300萬(wan) 噸/年和300萬(wan) 噸/年,規模也較大。

 

  此外,2018年全球還有8個(ge) 已做出最終投資決(jue) 定的LNG接收站項目,包括產(chan) 能規模為(wei) 500萬(wan) 噸/年的印度Dhamra接收站,以及我國嘉興(xing) 、溫州、陽江和江陰四大LNG接收站建設項目等,未來將為(wei) 全球市場增加超過1800萬(wan) 噸/年的LNG接收能力。

 

  從(cong) 液化能力上看,在美國,Cove Point LNG項目、科珀斯克裏斯蒂LNG項目第1個(ge) 生產(chan) 裝置和薩賓港項目第5個(ge) 生產(chan) 裝置分別於(yu) 2018年投產(chan) ,已將美國在產(chan) LNG項目產(chan) 能提升至3300萬(wan) 噸;在俄羅斯,亞(ya) 馬爾LNG項目第3個(ge) 生產(chan) 裝置於(yu) 2018年11月初投產(chan) ,標誌總產(chan) 能為(wei) 1650萬(wan) 噸的亞(ya) 馬爾LNG項目整體(ti) 投入運營,也開啟了我國通過北極航道進口天然氣的新篇章;在喀麥隆,產(chan) 能為(wei) 120萬(wan) 噸/年的Golar浮式LNG項目2018年3月正式投產(chan) ,是全球第二座浮式LNG生產(chan) 平台,已於(yu) 同年5月出口首船LNG。此外,估測造價(jia) 為(wei) 225億(yi) 美元的加拿大LNG項目已於(yu) 2018年10月做出最終投資決(jue) 定,1400萬(wan) 噸的規劃產(chan) 能將使其成為(wei) 繼亞(ya) 馬爾LNG後全球又一重大LNG新建項目。

 

  從(cong) 船運市場看,2018年共有53艘新建LNG運輸船交付,創曆史新高;全年船運現貨市場租金價(jia) 格波動巨大,年度最低租金出現在4月,僅(jin) 為(wei) 3.5萬(wan) 美元/日,但11月的最高租金高達20萬(wan) 美元/日。整體(ti) 來看,2019年LNG船運市場呈現兩(liang) 大特點:一是遠東(dong) 地區需求強勁,市場交易價(jia) 格明顯高於(yu) 西方地區;二是船主普遍看好未來兩(liang) 年的市場前景,不願以低於(yu) 現貨市場的價(jia) 格長期出租船舶。部分船主表示,預計下一撥LNG運輸船交付高峰要到2020年,而在此期間,LNG運輸量仍將大幅增加,且目的地較靈活,因此不希望過早將運力固定。

 

  在合約簽署方麵,首先,現貨和短期合約LNG貿易量占比提升,2018年現貨貿易量接近9000萬(wan) 噸,比2017年增加23.7%,占LNG貿易總量的28%。其次,目的地條款限製進一步放寬,2018年新簽署的LNG貿易合同中近一半沒有目的地限製,使得全球LNG轉出口貿易量比2017年增加38%,至413萬(wan) 噸。再次,2018年部分亞(ya) 洲客戶比較偏好與(yu) 國際油價(jia) 掛鉤的合約模式,但美洲等其他地區客戶則傾(qing) 向於(yu) 簽署與(yu) 美國亨利中心價(jia) 格掛鉤的合約。而目前與(yu) 油價(jia) 掛鉤的合約斜率已逐步下降,新簽LNG合約與(yu) 油價(jia) 掛鉤的斜率已由逾14%降至11%~12%。

 

  近中期或將出現供給過剩

 

  隨著亞(ya) 洲地區部分消費國市場需求出現階段性放緩,以及今後幾年有關(guan) 資源國一批重大LNG項目開工投產(chan) ,全球LNG市場近中期有調整的可能,或將呈現供給寬鬆格局。

 

  從(cong) 市場需求看,我國消費增長已成為(wei) 國際LNG市場的“風向標”,近3年合計超過2000萬(wan) 噸/年的接收能力,以及逐年提高的接收站利用率,都對全球LNG需求的量價(jia) 齊升起到較大的推動作用。但從(cong) 現階段發展態勢看,我國LNG消費需求增幅近中期將有所放緩。一方麵,根據2018年初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的實踐經驗,國家有關(guan) 部門已提出,“堅持以氣定改,宜氣則氣、宜電則電、宜煤則煤”,從(cong) 政策層麵穩定了國內(nei) 天然氣市場,也將推動LNG需求市場的平穩發展;另一方麵,部分進口管道氣項目也計劃2019~2020年投產(chan) ,特別是中俄東(dong) 線天然氣管道和中亞(ya) D線天然氣管道分別計劃2019年底和2020年建成投產(chan) ,近中期將對國內(nei) LNG市場需求產(chan) 生一定規模的替代作用。

 

  除了我國,亞(ya) 洲部分LNG消費國近中期需求增長也出現放緩跡象。在日本,隨著2015年重啟核電設施以來,核電對天然氣發電的替代規模逐漸擴大。根據日本各大電力公司統計,2018~2019年將有5吉瓦的新增核電裝機容量上線,最大能替代LNG需求約800萬(wan) 噸/年。在印度,雖然2018年國內(nei) LNG消費需求較2017年有一定增長,但接收站利用率不足60%,而且國內(nei) 運輸管網建設較慢,限製了天然氣及LNG需求市場快速增長。在巴基斯坦,雖然計劃大力發展LNG,但國內(nei) 天然氣運輸管道、LNG接收站和燃氣電廠等基礎設施不足已給進口LNG造成明顯製約,近中期難以支撐國內(nei) 需求較大幅度增長。

 

  從(cong) 市場供給角度看,雖然本輪低油價(jia) 期間,部分資源國前期規劃的一批重大LNG項目建設出現延緩甚至停滯,但過去3年全球範圍內(nei) LNG供給增長仍超過6000萬(wan) 噸/年。其中,澳大利亞(ya) 和美國2015~2017年LNG供給分別增長60%和30%。而全球LNG進口國聯盟組織等機構數據披露,2018~2020年,全球LNG市場供給仍將出現較大幅度增長,至2019年底將新增供給5500萬(wan) 噸,至2020年底將再新增供給1500萬(wan) 噸。預計美國、澳大利亞(ya) 、俄羅斯、加拿大和卡塔爾等國家仍是全球LNG市場供給增長的主要來源。

 

  此外,由於(yu) 天然氣需求持續增長和國內(nei) 老氣田產(chan) 量不斷下降,埃及2013年起由LNG出口國變為(wei) 淨進口國。但隨著Zohr等一批新氣田建成投產(chan) ,其國內(nei) LNG供給能力大幅提高,預計今年會(hui) 重新成為(wei) LNG淨出口國,進一步豐(feng) 富全球LNG市場供給。而在供給增長可能快於(yu) 需求增長的預期下,部分機構也預測全球,特別是亞(ya) 太地區,LNG市場價(jia) 格可能出現階段性下行。美銀美林表示,預計亞(ya) 洲JKM價(jia) 格2019年和2020年將分別降至8.3美元/百萬(wan) 英熱單位和7.8美元/百萬(wan) 英熱單位。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國際空運
國際海運
國際快遞
跨境鐵路
多式聯運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詳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廣州 南非 26 22 16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詳情
寧波 歐洲 37 27 23 詳情
香港 南亞 30 27 25 詳情

給我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