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運港:
目的港:

船舶行業對外資全麵開放彰顯對未來發展的信心-上海貨運公司

 海運新聞     |      2019-07-17 08:41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聯合發布《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麵清單)(2019年版)》和《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麵清單)(2019年版)》,新推一批開放措施,自7月30日起實行。至此,最新版的全國和自貿試驗區兩(liang) 份外資準入負麵清單如期落地。

 

  記者通過梳理發現,在交通運輸、倉(cang) 儲(chu) 和郵政業(ye) 領域,2018年版負麵清單共有7條特別管理規定,但新版縮減為(wei) 6條,取消了國內(nei) 船舶代理須由中方控股的限製這條特別管理規定。

 

 

  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工業(ye) 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胡文龍告訴國際商報記者,新版負麵清單進一步加深了船舶行業(ye) 尤其是船舶配套市場對外開放的程度。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中國船舶行業(ye) 對外開放政策曾一度"有放有收",但政策的收緊短期內(nei) 似乎保護了國內(nei) 市場,實際上並不利於(yu) 整個(ge) 船舶業(ye) 的長遠發展。此次,船舶行業(ye) 對外資全麵開放充分彰顯了業(ye) 界對未來發展的信心。

 

  "當前,世界造船競爭(zheng) 局麵一直持續為(wei) 中日韓三足鼎力之勢,其中中國早在1998年就鞏牢了世界第三造船國家的地位。通過大量引進和學習(xi) 烏(wu) 克蘭(lan) 等船舶大國先進造船技術,過去中國船舶行業(ye) 存在的一些短板得到彌補,行業(ye) 得以迅速發展。中國船舶行業(ye) 的實力已處於(yu) 世界較領先水平,更有底氣麵對競爭(zheng) 。"胡文龍說。

 

  胡文龍進一步表示,中國船舶行業(ye) 已經基本實現全行業(ye) 對外開放,下一步應圍繞如何支持中國船舶企業(ye) 與(yu) 日韓開展合作,尤其是在突破他國的技術壁壘和資源限製吸引日韓兩(liang) 國合作方麵出台支持性措施。近二十年來,中國在國際海事組織等相關(guan) 國際組織中的參與(yu) 度越來越高,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大,但仍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中國造船業(ye) 訂單量位居世界第一,但中國船舶業(ye) 訂單其實主要來自歐美等國家和地區,在吸引國際訂單方麵中日韓三國需要相互合作。在當前國際航運市場較為(wei) 低迷、中國占有比較優(you) 勢的背景下,限製日韓資本進入中國船舶市場不利於(yu) 三國之間開展合作,尤其是開拓整個(ge) 國際市場,也不利於(yu) 引領國際船舶行業(ye) 發展。"胡文龍表示。

 

  據悉,中國船舶工業(ye) 發展可以分為(wei) 三個(ge) 階段。中國船舶工業(ye) 行業(ye) 協會(hui) 會(hui) 長郭大成早前透露,第一階段是1978~1999年的探索階段。這一階段的主要改革任務是創新體(ti) 製,夯實基礎,以市場突破推動產(chan) 業(ye) 崛起。通過這一時期的大膽探索,造船基礎設施得到極大改善,造船技術水平顯著提升,船舶產(chan) 品出口實現"零"的突破,中國逐漸成為(wei) 世界造船業(ye) 一支舉(ju) 足輕重的力量。

 

  第二階段是2000~2008年的跨越階段。這一階段的主要改革任務是提升能力,擴大規模,以產(chan) 量躍升實現跨越式發展。進入新世紀,國際造船市場持續興(xing) 旺,為(wei) 造船業(ye) 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中國船舶工業(ye) 憑借著日益增強的綜合競爭(zheng) 優(you) 勢,牢牢抓住這一機遇,加快承接國外產(chan) 業(ye) 轉移的步伐,造船產(chan) 量實現跨越式增長。

 

  第三階段是2009年至今的轉型階段。這一階段的主要改革任務是結構調整,轉型升級,以高質量發展實現造船強國目標。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全麵爆發,正處於(yu) 迅猛發展中的中國船舶工業(ye) 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衝(chong) 擊,國際航運市場急劇下滑,新船訂單大幅減少,海工市場也陷入極度蕭條,中國船舶工業(ye) 發展麵臨(lin) 嚴(yan) 峻形勢,行業(ye) 再一次站在曆史的重要關(guan) 口,深化結構調整加快轉型升級、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成為(wei) 建設世界造船強國的唯一選擇。

 

  郭大成亦認為(wei) ,堅持對外開放是船舶工業(ye) 持續快速發展中積累的寶貴經驗。為(wei) 此,他建議進一步擴大對外交流合作,提升國際話語權。船舶工業(ye) 的發展既是規模總量、技術能力等硬實力提高的過程,也是市場規則、標準規範等軟實力提高的過程,國際話語權正是產(chan) 業(ye) 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擴大對外交流合作是建立中國國際話語體(ti) 係的重要途徑。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國際空運
國際海運
國際快遞
跨境鐵路
多式聯運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詳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廣州 南非 26 22 16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詳情
寧波 歐洲 37 27 23 詳情
香港 南亞 30 27 25 詳情

給我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