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nei) 首艘自主航行貨船——“筋鬥雲(yun) 0號”在珠海正式發布
2019年12月16日 10時 中國水運報
12月15日,國內(nei) 自主研發的首艘具備自主航行功能的 “筋鬥雲(yun) 0號” 貨船首航儀(yi) 式在珠海東(dong) 澳島舉(ju) 行。上午9點,隨著一聲汽笛響起,裝載島上特產(chan) 的“筋鬥雲(yun) 0號”正式啟航,駛向港珠澳大橋1號碼頭,成功完成首次自主貨船貨物運載。
在首航儀(yi) 式上,中國科學院陳大可院士,中國工程院王玉明院士、徐德民院士、薑德生院士、朱英富院士、蔣莊德院士、李德群院士、邱誌明院士、嚴(yan) 新平院士等,與(yu) 來自港澳、內(nei) 地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70多位專(zhuan) 家教授,以及中國船級社和政府有關(guan) 部門領導共同見證了這一曆史時刻。
據了解,“筋鬥雲(yun) 0號”自主貨船由雲(yun) 航智能研發,此次首航前已完成多次遠程遙控和自主航行試驗,這次首航我國首次自主航行貨船貨物運載試驗。中國工程院院士嚴(yan) 新平表示:““筋鬥雲(yun) 0號”是推動智能船舶技術進步和產(chan) 業(ye) 發展的重要平台,此次成功實現載運貨物的自主航行首航,正式開啟了自主航行的探索和實踐,以其推動智能航運發展進程,共同迎接智能航運時代的到來。”
“筋鬥雲(yun) 0號”自主貨船按照中國船級社《沿海小船入級與(yu) 建造規範》要求設計和建造,並將按照IMO《MASS臨(lin) 時試航導則》展開評估和測試的自主航行貨船。“筋鬥雲(yun) 0號”在設計時充分考慮研發的可持續性和係統的可遷移性,船體(ti) 參照“國際拖曳協會(hui) ”推薦的KVLCC2線型,完整保留母船水動力特性和操縱性,船舶直線穩定性和回轉性和原船高度一致。船體(ti) 設計考慮到貨船的推進係統特性,采用了常規定距螺旋槳推進和流線型普通舵操縱,其運動和動力特征具有高度非線性,作為(wei) 欠驅動係統,其控製的維度高、惰性明顯。鑒於(yu) 其在船體(ti) 結構、水動力特性、操縱性等方麵與(yu) 常規貨船一致,該船配備的自主航行係統可以借助雷諾係數和傅汝德係數快速轉換控製參數,在傳(chuan) 統貨運船舶可快速推廣應用,具有極高的研究與(yu) 開發價(jia) 值。
“筋鬥雲(yun) 0號”從(cong) 設計階段就充分考慮自主航行係統部署的需求,采用數字化控製技術和電氣化推進係統,整船具備遠程監控和報警功能,是典型的數字化船舶。自主航行係統的構建充分借鑒了“網絡控製係統NCS”、“信息物理係統CPS”、“分布式計算DCS”等領域的成熟經驗和技術,構建了以平台為(wei) 基礎,以算法為(wei) 支撐的係統,可以進行船端的“感知”、“決(jue) 策”和“控製”,同時利用“數字孿生技術”在岸基控製中心實時監督和控製船舶,最終將實現IMO 海上水麵自主船(MASS)四個(ge) 等級的自主航行。接下來,項目組將在該係統的支持下開展多船會(hui) 遇避碰、自主靠離泊試驗,進而實現內(nei) 河自主航行示範。
來源:中國水運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