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艘特殊的軍(jun) 艦,在中國人民海軍(jun) 的序列裏,它是唯一。它的甲板上,沒有艦炮、魚雷,沒有導彈、火箭;它的“裝備”,是手術室、病房、血庫;它的“武器”,是CT機、X光機、藥品、醫療器械;它最醒目的標誌,是船舷上大大的紅十字。入列11年,航行24萬(wan) 餘(yu) 海裏,航跡遍布三大洋,到訪43個(ge) 國家和地區,為(wei) 23萬(wan) 人次提供醫療服務……它是軍(jun) 艦,是海上醫院,也是當之無愧的軍(jun) 事外交“明星艦”。
12月13日,它又獲得了中宣部授予的“時代楷模”稱號!它就是“和平方舟”號醫院船,我國第一艘自主建造的大型海上救護船。
孟加拉國的女孩名字叫“中國”
在這艘“生命之舟”上,11年來先後接生了6位“和平方舟”寶寶,其中就包括一名孟加拉國女嬰。
2010年11月9日,孟加拉國。一位孕期36周的孕婦來到中國軍(jun) 醫麵前,她站都站不住,一直靠在門上喘氣。
這名孕婦的檢查結果一出來,把婦產(chan) 科醫生陳蕾嚇得夠嗆。原來,孕婦患有嚴(yan) 重的心髒二尖瓣狹窄。在生產(chan) 過程中,這種病情可能會(hui) 危及生命。
陳蕾跟孕婦和她的丈夫談了8條可能發生的手術並發症,但他們(men) 很信任中國軍(jun) 醫,毫不猶豫就把字都簽了。
實施剖腹產(chan) ,孩子順利出生,母女平安,陳蕾心裏的石頭終於(yu) 落地。
女嬰的父親(qin) 喜極而泣,他給孩子起名叫Chin,在孟加拉語裏是“中國”的意思。
2017年,“和平方舟”號再次訪問孟加拉國。在歡迎的人群中,就有“Chin”一家。當年的女嬰已經長大,小姑娘舉(ju) 著中國國旗,呼喊著“中國媽媽”,還衝(chong) 上去給了當年接生她的軍(jun) 醫團隊一員盛睿方一個(ge) 親(qin) 密的吻。這張照片,打動了很多人。
一封寫(xie) 在“尿布”上的感謝信
2013年11月,超強台風“海燕”席卷菲律賓中部,導致6300人死亡、28000多人受傷(shang) 。
當時,“和平方舟”號剛完成“和諧使命-2013”任務,處於(yu) 休整階段,從(cong) 國外歸來的400多人分散全國各地。
回國不久的數十家單位、400多名官兵迅速集結,從(cong) 接到任務到完成一切出航準備,僅(jin) 僅(jin) 用了48小時。
隻用了77個(ge) 小時,“和平方舟”號醫院船就到達了菲律賓受災最嚴(yan) 重的地區,是當時第一艘抵達菲律賓的外國醫療船。
兩(liang) 周內(nei) ,救援隊一共做了44台手術,接診了2208人,還有四位在船上出生的“和平方舟”寶寶。中國護士用床單被套做成尿布,供他們(men) 的家庭使用。
其中,一位新生兒(er) 的爸爸沒舍得用中國軍(jun) 人做的尿布,而是把它改成了一封“感謝信”——尿布上寫(xie) 著“感謝中國醫生”。
病房裏隻要來一個(ge) 人,他就把這塊尿布舉(ju) 起來給別人看。
一塊用床單做成的嬰兒(er) 尿布,見證了災難中兩(liang) 國人民守望相助的情誼。
600多年前,鄭和下西洋的船隊曾抵達肯尼亞(ya) 的馬林迪、蒙巴薩等地。
2010年10月13日,首次跨出國門的“和平方舟”號就到訪這裏,為(wei) 當地軍(jun) 人、民眾(zhong) 和華人華僑(qiao) 送去醫療服務。
時隔6個(ge) 多世紀,兩(liang) 條中國船用同樣的溫暖留下一個(ge) 東(dong) 方大國的和善印記。
正如中國駐東(dong) 帝汶大使劉洪洋所說:“沒有大炮,沒有導彈,沒有魚雷……它滿載著中國軍(jun) 隊和人民對和平的渴望和對生命的尊重,是和平發展的‘中國名片’。”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