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zhuan) 業(ye) 分類】機場運營 【文章編號】37-2019-0061
來源:北京大興(xing) 國際機場
與(yu) 南航和東(dong) 航對大興(xing) “摩拳擦掌,大幹一場”的熱情相比,外航對大興(xing) 機場似乎有些“猶抱琵琶半遮麵”。隨著芬蘭(lan) 航空從(cong) 7變成7+3,波蘭(lan) 航空從(cong) 4變成4+3之後,最大的消息莫過於(yu) 英航從(cong) 7+0變成0+7。南航無疑在其中起了很大作用:芬蘭(lan) 航空和英國航空都是南航最新簽下的代碼共享夥(huo) 伴。這使得大家對美航、法荷航、日航等其它夥(huo) 伴的動向尤為(wei) 關(guan) 注。
外國航空公司在選擇同一城市的機場時,有很多東(dong) 西需要考慮。尤其在北京大興(xing) 這樣新建的機場,很多事務都沒有經驗,外航小心翼翼可以理解。筆者從(cong) 一個(ge) 前外企員工的角度,講講外航在大興(xing) 機場可能遇到的問題。
外航雙機場運作的問題
對於(yu) 外國航空公司而言,同時開航雙機場運作難度不小。筆者認為(wei) ,主要的問題有兩(liang) 個(ge) :
第一個(ge) 是地勤保障問題。好的本地地麵合作夥(huo) 伴,是外航開新航點的服務保障。對於(yu) 兩(liang) 場運營而言尤其如此。
很長一段時間,外航在國內(nei) 的地麵保障合同,都由“機場下屬的地勤服務公司”承攬。例如首都機場有首都機場公司、白雲(yun) 機場有白雲(yun) 機場公司……國外的機場也這樣:世界上最大的地勤服務公司之一DNATA,最早就是阿聯酋航空擁有的迪拜機場的地勤服務公司。
機場下屬的公司,在我國民航業(ye) 發展初期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然而,一機場一公司的問題,在兩(liang) 場運行時代就成了阻礙。在航班出現不正常時尤為(wei) 如此。假如出現了“首都機場出發的航班,因為(wei) 機械原因而取消,但大興(xing) 機場出發的航班還有空位”的情況,外航的北京辦公室或者地勤夥(huo) 伴,是否能夠妥善協調旅客從(cong) 首都機場趕往大興(xing) 機場乘機?
值得慶幸的是,北京和上海一樣是“一個(ge) 城市一家地勤公司”。這使得航空公司向大興(xing) 遷移少了一些服務上的顧慮。然而,“希望政府部門和機場管理方能夠更透明地介紹新機場的地麵服務配套情況”,這是外航的共同想法。
另一方麵,不少基地航司則會(hui) 自設地勤公司,從(cong) 而降低地勤成本。例如Swissport就曾是瑞士航空的地勤公司。國內(nei) 最早采用這一模式的是國泰、港龍自設的地勤服務,隨後三大航也紛紛跟進。出於(yu) 增加輔助性收入的考慮,這些公司很多也承攬外航的業(ye) 務。
對於(yu) 兩(liang) 場運行的航空公司來說,“搭便車”般使用實施代碼共享的基地航空公司的地勤服務或許也是一個(ge) 不錯的選擇。例如日航的地勤公司就承攬了南航、東(dong) 航等在東(dong) 京的地麵業(ye) 務,使得日航的小站航點(新千歲等)可以行李直掛上南航的回國航班。對於(yu) 大興(xing) 機場發展“國際-國內(nei) ”中轉業(ye) 務,相信這一措施會(hui) 為(wei) 外航提供良好的服務保障。
當然,另一種“最土豪”的模式,大概就是像美聯航在香港機場一樣自設地麵服務公司。但美聯航在香港有舊金山、紐瓦克和芝加哥等多個(ge) 航點,航班量足夠維持一個(ge) 地麵服務公司的正常運作。因此這不會(hui) 成為(wei) 大興(xing) 機場的主流。
在狹義(yi) 的地麵服務之外,洲際航線機組的過夜保障也是難點。來到大興(xing) 機場的機組,顯然不可能在之前首都機場的過夜酒店過夜。一般而言,歐美、日本外航,包括現在很多國內(nei) 航空公司,是和希爾頓、萬(wan) 豪等國際酒店集團簽訂統一采購的大客戶合同,確保機組在海外“有地住”。目前首都機場附近連鎖酒店林立,住宿不是問題;但大興(xing) 機場至今沒有公開配套酒店的信息。在歐美這樣對機組勞動條件愈發看重的今天,這也會(hui) 成為(wei) 外航考慮的一個(ge) 因素。事實上,當年浦東(dong) 開航的時候,日本人就吃了苦頭,要把乘務組用車拉到陸家嘴住日航酒店。然而倒也因禍得福:機組出現在陸家嘴,倒是給航空公司打了活的戶外廣告呢。
綜合這兩(liang) 個(ge) 因素來看,大興(xing) 機場的運營方其實可以做的更好:在招商外航時,是否應該告知機場的地勤能力、機場附近可以利用的酒店等配套設施,協助外航做好運行規劃工作?同時,像配套酒店這樣的問題,其實考驗著我們(men) 的市場經濟水平和政府全局規劃能力。
例如,關(guan) 西機場新建時,大阪在跨海大橋的另一邊興(xing) 建了“臨(lin) 空城”;香港當年建設赤鱲角機場,就和機場鐵路、青馬大橋等基礎設施同步規劃興(xing) 建了東(dong) 湧新市鎮。這樣的新城具有完善的住宅、商業(ye) 設施,可以讓機場員工“住在機場邊”。同時,香港機場規劃之初就設計有五星級的富豪機場酒店等配套住宿、商務設施。這些設施的存在,確保了外航能夠一夜之間從(cong) 位於(yu) 市區的啟德機場遷移到郊區的赤鱲角機場,而不幹擾正常運營。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