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資源網2019年12月8日消息:近日,深圳機場智慧機場建設再次取得重要成果。隨著深圳機場機位資源智能分配係統正式上線運行,深圳機場在國內(nei) 機場中率先通過引入AI算法策略,實現了機位自動化、智能化分配,千餘(yu) 架次航班機位分配僅(jin) 需1分鍾即可完成,機場航班靠橋率也將進一步提升。
近年來,深圳機場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致力於(yu) 通過加大新技術、新設備的應用,解決(jue) 目前旅客服務和運行保障中的瓶頸,讓機場運行更高效、服務更便捷。隨著機場客貨運業(ye) 務持續快速發展,深圳機場地麵運行保障資源緊張日趨明顯。其中,深圳機場目前可用機位數230餘(yu) 個(ge) ,廊橋機位與(yu) 遠機位的比例為(wei) 1:3,部分航班的旅客因此無法使用廊橋機位,需要搭乘擺渡車在遠機位抵離。為(wei) 提升旅客體(ti) 驗和機場運行效率,深圳機場於(yu) 去年11月開始建設機位資源智能分配係統,近期完成聯調驗證,係統試運行穩定後,正式上線。
據了解,全新上線的機位資源智能分配係統根據深圳機場實際情況,以AI算法為(wei) 核心,以提升航班運行效率為(wei) 目標,融合吸納了深圳機場當前機位分配的業(ye) 務規則,實現了“機器為(wei) 主、人工為(wei) 輔”的機位資源自動化、智能化分配。“過去通過人工分配模式,每天1000多個(ge) 航班的機位分配需要花掉大概4個(ge) 小時。”據機場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此次新係統上線後可自動完成機位分配,時間縮短為(wei) 1分鍾,並且每10分鍾可滾動刷新一次,刷新耗時隻需要10秒。通過機位資源智能分配係統的運用,可有效提升深圳機場靠橋率和廊橋周轉率,實現機場運行保障資源配置進一步優(you) 化、運行效率進一步提升,讓更多航班停靠在近機位,為(wei) 旅客提供更加優(you) 質的乘機出行體(ti) 驗。
據悉,日前,民航局出台了《關(guan) 於(yu) 促進機場新技術應用的指導意見》。到2035年,新技術將在機場領域得到全麵推廣應用,新技術應用也將成為(wei) “四型機場”建設和機場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標誌。近年來,深圳機場按照民航局關(guan) 於(yu) 推進“四型機場”建設的和民航高質量發展的總體(ti) 要求,攜手深圳本土企業(ye) 華為(wei) ,在行業(ye) 內(nei) 率先開啟數字化轉型,通過建立“大安全”“大運控”“大服務”“大管理”四大業(ye) 務體(ti) 係,目前深圳機場已初步形成運行“一張圖”、安全“一張網”、服務“一條線”的新模式。此次上線運行的機位資源智能分配係統,便是智慧機場(一期)項目的建設成果之一。
“我們(men) 將持續加大新技術應用,通過智慧機場建設持續提升機場治理現代化水平和旅客獲得感。”深圳機場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接下來,深圳機場將密切關(guan) 注係該統投入使用後的日常運行及旅客體(ti) 驗,加大用戶需求研究,不斷優(you) 化提升相關(guan) 指標,持續創新改進,爭(zheng) 取將係統功能覆蓋至機場全麵的資源管理,實現更多運行資源的智能分配,助力智慧機場建設。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