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上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hui) 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ju) 行。圖為(wei) 群眾(zhong) 遊行中的“快遞小哥”。中新社記者 韓海丹 攝
(新中國70年·慶典時刻)“快遞小哥”現身國慶遊行隊伍 見證新中國70年職業(ye) 變遷
中新社北京10月1日電 題:“快遞小哥”現身國慶遊行隊伍 見證新中國70年職業(ye) 變遷
中新社記者 王慶凱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群眾(zhong) 遊行1日在北京舉(ju) 行,大約10萬(wan) 名各行各業(ye) 群眾(zhong) 參加了遊行。其中快遞小哥、外賣小哥等職業(ye) 群體(ti) 代表首次亮相國慶群眾(zhong) 遊行隊伍引發關(guan) 注。
回望新中國成立70年來曆次國慶群眾(zhong) 遊行隊伍,人群的職業(ye) 構成越來越多元。從(cong) 最初單一的工人農(nong) 民隊伍,到今天快遞小哥等多種職業(ye) 在遊行中出現。職業(ye) 更多元的背後,折射出70年來中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翻天覆地的變化。
1949年至今,在天安門廣場舉(ju) 行的曆次國慶遊行隊伍中都會(hui) 有農(nong) 民、工人、教師、醫生、學生等群眾(zhong) 代表,但不同的年代也會(hui) 有“新職業(ye) ”出現。
在華南師範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師張國英看來,職業(ye) 結構的變化與(yu) 產(chan) 業(ye) 發展緊密相連,產(chan) 業(ye) 結構的調整也推動職業(ye) 結構的變遷。通過對職業(ye) 變遷的研究,可以觀察到中國社會(hui) 由傳(chuan) 統向現代化轉型的曆程。
10月1日上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hui) 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ju) 行。圖為(wei) 群眾(zhong) 遊行。中新社記者 杜洋 攝
1949年到1979年的30年間,中國經濟主要還是第一、二產(chan) 業(ye) ,職業(ye) 分類較為(wei) 簡單,以工人、農(nong) 民為(wei) 主。1958年國慶群眾(zhong) 遊行隊伍包括紡織女工、拖拉機手、公社化農(nong) 民、手工業(ye) 合作社社員等群眾(zhong) 代表;2009年國慶群眾(zhong) 遊行隊伍則出現了白領、外企員工等行業(ye) 代表;到了2019年,快遞小哥、外賣送餐員、家政服務人員等新時代的職業(ye) 群體(ti) 亮相國慶遊行隊伍。
改革開放確立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體(ti) 製後,中國經濟實現飛躍式發展。第一、二產(chan) 業(ye) 壯大的同時,第三產(chan) 業(ye) 也發展起來。中國人的就業(ye) 渠道更加多元化、形式更加多樣化、觀念也走向市場化。
2015年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ye) 分類大典》將職業(ye) 分為(wei) 8個(ge) 大類,1481個(ge) 職業(ye) 。職業(ye) 數量遠遠超過新中國成立之初。
職業(ye) 的更迭實際是中國不斷深化改革、民眾(zhong) 思想不斷解放的映射。20世紀80年代末,中國逐步取消大學生“統包統配”,實行自主擇業(ye) 與(yu) 用人單位擇優(you) 錄用的“雙向選擇”製度,畢業(ye) 生就業(ye) 逐漸走向市場化。
20世紀60年代,駕駛員、售貨員、郵遞員等職業(ye) 更受人們(men) 喜愛。到了80年代,“個(ge) 體(ti) 戶”走上了曆史舞台。1980年12月,溫州的章華妹領取了中國第一張個(ge) 體(ti) 工商戶營業(ye) 執照。截至2019年7月底,全國實有個(ge) 體(ti) 工商戶7795萬(wan) 戶,比1978年增長了550多倍。
BOSS直聘研究院的報告指出,進入2019年,技術變革重塑職業(ye) 生態的趨勢變得愈發明顯,新興(xing) 職業(ye) 進入規模化產(chan) 生人才需求的階段。
在“大眾(zhong) 創業(ye) 、萬(wan) 眾(zhong) 創新”政策的加持下,民眾(zhong) 創業(ye) 的熱情進一步被激發,人工智能工程技術人員、電子競技員、無人機駕駛員等新職業(ye) 不斷湧現。
機構報告稱,55%的新職業(ye) 從(cong) 業(ye) 者月收入高於(yu) 5000元(人民幣,下同),月收入過萬(wan) 元的占24.6%。新興(xing) 職業(ye) 被從(cong) 業(ye) 者廣泛認可,已成為(wei) 中國吸納就業(ye) 的新“蓄水池”。
每一種職業(ye) 的誕生,都是一個(ge) 時代的符號。300萬(wan) “快遞小哥”是網絡訂餐、線上購物、數字經濟等新業(ye) 態蓬勃發展的標誌,“農(nong) 民工”的出現則是中國城鎮化加速的時代表征。
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專(zhuan) 家佟亞(ya) 麗(li) 表示,隨著中國“雙創”的不斷深入,新興(xing) 職業(ye) 使勞動者蘊含的活力與(yu) 創造力得以激發與(yu) 釋放,投身360行之外的新興(xing) 職業(ye) ,折射出青年一代就業(ye) 觀念和人生觀、價(jia) 值觀的升華。(完)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