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中國船舶工業(ye) 總公司副總經理,原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黨(dang) 組書(shu) 記、總經理黃平濤
從(cong) 隻能建造萬(wan) 噸級的散貨船、油船,到如今躋身世界造船第一方陣,中國船舶工業(ye) 實現了迅猛發展。這些年來,圍繞船舶出口需要,我國船舶工業(ye) 堅持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道路,先後“拿下”多種船型,三大主流船型技術性能指標已達國際先進水平,還形成了一批知名品牌船型,建造質量也廣受好評。日前,原中國船舶工業(ye) 總公司副總經理,原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黨(dang) 組書(shu) 記、總經理黃平濤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就我國船舶工業(ye) 承接第一批30萬(wan) 噸超大型油船(VLCC)合同、如何更好地增強國際話語權助力造船強國建設等話題進行了具體(ti) 闡述。
船型開發:持續發展的主題
船型開發是我國乃至世界船舶工業(ye) 發展的永恒主題,同時也是我國參與(yu) 國際競爭(zheng) 的必要舉(ju) 措。黃平濤回憶說,20世紀60年代中期,商船大型化的趨勢已十分明顯,30萬(wan) 噸VLCC逐漸成為(wei) 國際船舶市場上流行的最大型油船,其設計和建造被日本、韓國的船企壟斷。我國造船人當然也十分向往建造VLCC,但是,在20世紀80年代,我國還沒有10萬(wan) 噸級以上的造船設施,直到1996年在大連香爐礁建成自稱為(wei) 20萬(wan) 噸級實為(wei) 30萬(wan) 噸級船塢後,才有建造30萬(wan) 噸VLCC的條件。
1996年前後,曾有過幾家船東(dong) 來參觀洽談訂購VLCC,但在獲知我方沒有建造經驗時,就頭也不回地走了。1998年6月,伊朗國家油船公司就5艘30萬(wan) 噸VLCC項目在世界範圍內(nei) 招標,並特意向我國船企發出招標的邀請。黃平濤解釋說,伊朗國家油船公司作出這樣的決(jue) 定主要有兩(liang) 方麵的原因,一是我國船舶工業(ye) 很早就在伊朗開拓了船舶市場,二是我國船企為(wei) 其建造的某型產(chan) 品深受對方好評,有較大影響。待正式投標之後,我國船企便開始了與(yu) 三菱重工、大宇造船海洋、現代重工、三星重工、漢拿船廠的“爭(zheng) 奪”。
據黃平濤回憶,當時,我國對VLCC建造做了一些預先研究工作,有一定的技術儲(chu) 備,但是缺乏VLCC建造成本控製的數據和經驗等,因此,在合同的商務談判中承受著較大的壓力。適逢國際船舶市場因1998年亞(ya) 洲金融危機爆發十分蕭條,各國船企為(wei) 搶奪訂單紛紛降價(jia) ,競爭(zheng) 進入白熱化。後幾經周折和多輪談判,最終,我國於(yu) 1999年8月20日正式“拿下”了這一訂單。
黃平濤說,首批5艘30萬(wan) 噸VLCC的交付具有裏程碑意義(yi) ,它標誌著,從(cong) 此我國船舶工業(ye) 能在國際市場上推出自行設計建造的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30萬(wan) 噸VLCC,這不僅(jin) 填補了國內(nei) 的空白,具有創新性,還創造了較高的經濟效益,而且帶動了一些配套設備的升級換代。這批30萬(wan) 噸VLCC的設計和建造獲得了2004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近年來,依靠科技進步、創新驅動,我國船舶工業(ye) 自主創新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在三大主流船型的研製上可謂是碩果累累,同時還在高新技術船舶研發方麵取得了重大突破,國產(chan) 大型郵輪更是於(yu) 日前正式開工,全麵進入實質性建造階段。這些為(wei) 增強我國船舶工業(ye) 的國際競爭(zheng) 力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國際標準:良性競爭(zheng) 的“尺子”
國際標準是世界通用的技術語言,同時更是船企在複雜多變的市場形勢下開展良性競爭(zheng) 的“尺子”。黃平濤說,在進入國際市場之初,為(wei) 適應設計建造出口船的需要,我國船舶工業(ye) 翻譯出版了英、德、美等國際船級社的各種規範,搜集整理了有關(guan) 國家船舶法定檢驗機構的法規、世界主要通航國家航行規則、港口碼頭安全條例、國際海事組織有關(guan) 公約等,並在此基礎上形成了我國船舶工業(ye) 的技術標準。同時,船企還會(hui) 不斷地根據國際相關(guan) 新標準、新要求及時地開發新的建造技術、改變工藝。
黃平濤認為(wei) ,按照國際標準造船是參與(yu) 國際市場競爭(zheng) 的必要條件。經過這些年的發展,我國船舶標準化工作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從(cong) 消化吸收國際標準、采用國外先進標準起步,逐步發展到承擔國際標準的製定、修訂工作,一些國家標準還被國際相關(guan) 組織確認為(wei) 國際標準,這些成為(wei) 我國船舶工業(ye) 走向國際市場的重要基礎。作為(wei) 造船大國,我國在船舶建造質量和水平上已具備了較強的國際競爭(zheng) 力,在國際標準化方麵已開始由“被動參與(yu) ”轉為(wei) “主動引領”,在一些國際船舶學術和技術組織中起著重要作用,在國際海事組織中也有了一定的話語權,這些都是我國造船業(ye) 快速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我國向造船強國邁進的一種標誌。我們(men) 還需繼續加強國際間合作,深度參與(yu) 國際間有關(guan) 造船業(ye) 的相關(guan) 工作,以高標準助力我國成為(wei) 造船強國。
舉(ju) 辦國際海事盛會(hui) 、邀請各國船企到我國共商海事熱點話題,就是增強國際合作的良好契機。中國國際海事會(hui) 展創辦於(yu) 改革開放初期,在為(wei) 加強我國船企與(yu) 國際接軌的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今年是該盛會(hui) 創辦20屆40周年的重要節點,黃平濤表示,中國造船工程學會(hui) 對創辦國際海事會(hui) 議作出了重要貢獻,希望其持續推動我國船舶工業(ye) 加快由大變強的步伐,實現高質量發展。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