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運港:
目的港:

香港空運-全球航運業麵臨“洗牌”分析稱中企須迎難而上

 海運新聞     |      2019-11-08 11:44

  航運業(ye) 是全球貿易的“晴雨表”。新加坡海洋周期間,波羅的海國際航運公會(hui) (BIMCO)年會(hui) 於(yu) 4月23至25日在新加坡國際會(hui) 議展覽中心舉(ju) 行。這是一次觀察航運“晴雨表”的重要機會(hui) 。

 

  貿易不振“冷風”吹出航運業(ye) “寒冬”

 

  總部設在丹麥哥本哈根的BIMCO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航運業(ye) 組織。本屆年會(hui) 上,來自世界各地的300多名船東(dong) 代表、航運、投資專(zhuan) 家顯然心情不太輕鬆,因為(wei) 他們(men) 要探討的一個(ge) 核心話題是:如何通過創新求生存,穩度“航運業(ye) 的寒冬”。

 

  新加坡榮譽國務資政吳作棟在會(hui) 議上指出,“全球航運業(ye) 正麵臨(lin) 嚴(yan) 峻的挑戰”。而中遠集團董事長魏家福用六個(ge) 字向本報記者描述了對2012年航運業(ye) 的預期:“失衡”、“艱難”、“洗牌”。當記者追問何時可以走出“寒冬”,BIMCO主席尤迪施特·克哈圖直言“仍很難說”,他認為(wei) “航運業(ye) 運力與(yu) 市場總需求失衡是最大問題。

 

  世界貿易不景氣的“冷風”是造成航運業(ye) “寒冬”的主因。據統計,今年1月以來,有國際貿易和國際經濟領先指標之稱的“波羅的海幹散貨指數”不斷下跌;2012年全球貨運運力增長將達到12%,而需求預計將隻增長3%,運力過剩問題進一步加劇;2012年1月,全球新成交造船訂單為(wei) 199萬(wan) 載重噸,同比下降71.1%,環比下降36.5%,為(wei) 全球造船業(ye) 5年來最差開年數據。

 

  有研究表明,海洋運輸在國際運輸中的比重約占75%—80%。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市場分析部研究師鍾曉燕在接受本報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航運在所有跨國大型運輸形式中成本最低,是國際貿易中的主要運輸方式,在國際貿易貨物運輸中占有極其重要地位,貿易不振勢必拖累航運業(ye) 。

 

  需求低迷牽連全球,亞(ya) 洲很難“一枝獨秀”

 

  全球航運業(ye) 曾有過“春天”。航運業(ye) 自2002年起有過數年的“繁榮大發展”時期,航運以及造船等係列衍生行業(ye) 一度“熱火朝天”。但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之後,國際貿易與(yu) 投資逐步下滑,全球航運需求隨之減弱,航運市場遭受重創。

 

  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船舶融資團隊高級經理林柏豪對本報記者表示,由於(yu) 市場不景氣,目前航運企業(ye) 普遍持保守態度,不再大幅度“下單”。一些歐美銀行因受歐債(zhai) 危機的影響無力融資,紛紛退出市場,航運企業(ye) 融資難度加大。

 

  林柏豪稱,雖然目前全球航運市場普遍低迷,但從(cong) 局部來看,亞(ya) 洲的整體(ti) 情況略好於(yu) 歐美,許多航運公司在亞(ya) 太地區的航線仍可獲得一定的利潤,但歐美經濟不景氣的負麵影響未來或將波及亞(ya) 太地區。力拓集團海運公司首席運營官邁克爾·哈維認為(wei) 中國對鋼鐵、礦石等原料的旺盛需求對全球航運業(ye) 有促進作用。鍾曉燕表示,航運是“全球性”行業(ye) ,需求不高必然導致整個(ge) 市場受到牽連,亞(ya) 洲和中國很難“一枝獨秀”。

 

  航運業(ye) 複蘇的希望,寄托在全球經濟的複蘇之上。魏家福對本報記者表示,中美兩(liang) 大經濟體(ti) 持續的經貿增長將使海運需求仍然有望保持在一個(ge) 不錯的水平。魏家福認為(wei) ,全球航運市場洗牌趨勢今年將更加明顯。航運公司破產(chan) 有可能進一步增加,同時聯盟並購、航線合作等將日趨頻繁。

 

  中國航運市場具備貨、船、船東(dong) 、資金等優(you) 勢

 

  “寒冬”中的全球航運業(ye) 也蘊藏著機遇,是全球經濟再平衡中的一部分。記者注意到,本次會(hui) 議上“中國”被頻頻提及。渣打銀行英國總部常務董事兼航運融資業(ye) 務總監奈傑爾·安頓對記者肯定了中國航運業(ye) 近年來的快速發展。全球最大的船舶租賃公司——加拿大西斯班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王友貴則對本報記者表示,自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中國的航運企業(ye) 高速發展,在全球已具有舉(ju) 足輕重的地位。林柏豪稱,中國航運業(ye) 近年來在全球市場的份額不斷增加,尤其是造船業(ye) 等位列世界前列。

 

  去年,中國航運業(ye) 的日子並不好過,不少大型航運企業(ye) 虧(kui) 損嚴(yan) 重,浙江沿海的一些中小造船廠甚至破產(chan) 。機遇在哪裏?王友貴表示,中國市場前景良好,具備“四有”的發展條件及優(you) 勢,即有“貨”——鐵礦石、煤炭等消費量占全球份額較大,進出口需求旺盛;有“船”——中國具備居世界前列的造船能力;有“船東(dong) ”——中遠等從(cong) 事海運的領頭企業(ye) 實力不俗;有“資金”——中國的銀行業(ye) 紛紛介入船舶融資。

 

  王友貴認為(wei) ,中國航運企業(ye) 應“開源節流”,通過控製成本來度過航運“寒冬”,麵對運力和需求供求關(guan) 係的失衡,應通過報廢舊船、延期新船訂單的手段對市場進行調節。林柏豪說,與(yu) 歐洲的銀行紛紛撤資不同,中國銀行等中資銀行近年來加大了對航運業(ye) 的投資力度。鍾曉燕則認為(wei) ,中國航運業(ye) 在造船等“硬實力”上實力不俗,應著力提高航運服務等“軟實力”。

 

  王友貴建議,中國企業(ye) 在戰略前瞻性和政策性規劃上要有提高,一些具備實力的中國航運企業(ye) 可針對市場周期運行規律“反周期運作”,因為(wei) 低迷期同時也是擴張市場、提高競爭(zheng) 力的發展良機。

 

  魏家福在談到中遠今年的發展戰略時表示,將在困難中努力發掘機遇,既立足當前又著眼長遠,客觀、冷靜地研判市場,提高把握市場機遇的能力,提升風險防控的能力,追求穩健的、可持續的發展方式。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國際空運
國際海運
國際快遞
跨境鐵路
多式聯運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詳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廣州 南非 26 22 16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詳情
寧波 歐洲 37 27 23 詳情
香港 南亞 30 27 25 詳情

給我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