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交易員戴著口罩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工作。 新華/路透
蔓延全美的反種族歧視抗議活動和暴力衝突已超過一周,卻未挑動投資人的敏感神經。美股三大指數本周連續兩日收高,麵對國內動蕩顯得十分淡定。分析人士指出,盡管抗議示威具有一定警示作用,但對股市的實際影響有限,市場更看重經濟重啟和提振政策。
經濟重啟才是關鍵
近一周來,非裔男子弗洛伊德之死引發全美騷亂,然而,在一片混亂喧囂中,華爾街卻表現得格外鎮靜。美國三大指數道指、納指和標普500指數已連續兩日上漲。截至當地時間6月2日收盤,道指漲幅1.05%;納指漲幅0.59%,間隔曆史最高點9838點僅230點;標普500漲幅0.82%,創3月4日以來新高。自3月低點以來,三大指數表現都很強勁,納指已反彈40%,標普500和道指也分別反彈37.6%和38.5%。
分析人士指出,盡管抗議示威具有一定警示作用,但對股市的實際影響有限,市場更看重經濟重啟。從板塊來看,受益於經濟重啟的銀行股和航空股,整體跑贏大盤。美股上揚的另一大因素在於,來自全球各國政府、央行和美聯儲的萬億美元財政刺激計劃,提振了市場信心。
美國投行傑弗瑞團體資產分析師史蒂芬·桑蒂斯表示:“市場是一個前瞻性機製,一般會從現在往後看6-9個月。市場預計經濟將回溫,企業營收將有所起色,估值已經停止向下。再加上美聯儲的全力支持,大量現金將湧進信貸市場。資本市場打開,初次公然發行和二次發行都已完成。”相比之下,社會動蕩可能隻會影響未來兩周,“假如疫情回升導致經濟重啟延遲,那才會對股市產生更大影響”。
加拿大皇家銀行首席美國資產分析師卡瓦希納以為,抗議示威有可能成為影響美股的因素,但條件是騷亂要先對消費者或貿易信心產生重大影響,進而阻礙經濟重啟的步伐。但目前看來,美聯儲的提振舉措似乎不會停止,而且歐洲央行預計本周也將繼續提供支持,這種全球性的經濟提振尚能對抗負麵新聞。
不過,分析人士也指出,騷亂的後續影響仍具有不確定性,還要看持續時間和嚴重程度,同時也需關注財政激勵的延續性。
政治動蕩影響有限
從曆史來看,這種情況倒不足為奇:每當碰到不在預期中且布滿不確定性的社會動蕩,華爾街總是風平浪靜。
Avonhurst公司的全球政治戰略主管福特漢姆表示,曆來政治動蕩對成熟市場的影響有限。不少分析人士都提到了動蕩的1968年。那一年4月,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遇刺。同年6月,美國總統候選人羅伯特·肯尼迪被刺殺身亡。“相比之下,1968年要比現在動蕩得多,但對股市的影響很小。”福特漢姆說。
還有分析師羅列了美國曆史上的其他重大事件:1963年肯尼迪總統遭暗殺;1965年阿拉巴馬州塞爾瑪的民權遊行;1967年華盛頓特區反對越戰示威活動;1992年非裔男子羅德尼·金遭白人警察毆打引發的洛杉磯暴動。數據顯示,以上社會動蕩並未對股市造成太大影響,動蕩發生後的幾個月,美股波動都不大,標普500指數在當年都以上漲作收,顯示股市麵對社會動蕩不安保有一定米兰体育全站韌性。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貿易頻道(CNBC)主持人吉姆·克萊默則給出另一種解讀:騷亂持續一周後,美股依舊表現強勁,也從另一個側麵反映出,市場對社會公正的漠視。“事件發生後,市場沒有表現出任何同情心。投資者隻是想著怎麽賺錢。”
漲勢能持續多久?
不過,機構對美股未來走勢仍存在分歧。
摩根大通策略分析師帕尼格佐格魯近日在報告中稱,投資者仍可能繼續增持股票。在低利率、高活動的背景下,非銀行機構投資者在未來幾年給股票分配的資金占比可能上升至49%,目前這一比例為40%。
不過,看空市場的機構也不在少數。投行BTIG股票和衍生品策略師伊曼紐爾警告稱,投資者應做好迎接美股回調15%至20%的預備。“現在可能是重新評估經濟不確定性的時候了。過往幾天的社會動蕩隻會進步這種不確定性。”
綜合多方分析,除了美國各地騷亂以外,美股近期麵臨的逆風因素還包括:疫情下經濟停擺風險、地緣政治緊張形勢以及11月美國大選。
全球顧問公司Fundstrat創始人托馬斯·李表示,全美示威愈演愈烈,即是讓居家避疫令瓦解,而人潮聚集可能導致疫情回升。“即使美股還在漲,但當股市走向和美國當前的社會氛圍脫節時,投資人最好還是當心點。” 據上觀新聞
本稿件所含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齊魯晚報所有,
海運報價
國際快遞,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國際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