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美國大選的四大新現象
物流新聞 | 2020-06-04 16:35
2020年美國大選已經拉開大幕。四年一次的美國大選,本應是“太陽底下無新鮮事”。但是,2020年的大選冒出了很多新現象,有些是數十年僅見,有一些甚至是美國建國來僅見。這些現象,折射了美國社會的深刻變化,值得密切關注。第一種“進步派”現象2019年4月,在奧巴馬任內擔任了8年副總統的拜登,公布將參與2020年總統大位角逐。拜登的加進,標誌著民主黨內兩大陣營正式開始分庭抗禮。一個是以拜登為代表的“建製派”,或者說傳統“自由派”;另一個是以桑德斯、沃倫為代表的“進步派”,或者說是“進步主義派” 。進步派是民主黨的左翼,標榜親勞工、婦女、窮人。長期以來,進步派一直在民主黨自由派或建製派的陰影下戰鬥。上次大選,以桑德斯領軍的進步派還被以為是異端,在黨內初選中不敵希拉裏為代表的建製派。如今,建製派仍然主導民主黨的高層,但進步派大有後來居上的味道。這次,民主黨的總統參選人中,拜登、沃倫、桑德斯、賀錦麗這4名民調為兩位數的參選人可被回屬於“第一梯隊”。這其中,除了拜登外都是進步派,占3:1的上風。尤其是最近,受“烏克蘭通話門”的波及,拜登兒子涉嫌腐敗,導致拜登原先在黨內領跑的上風不複明顯,甚至不複存在,進步派更是具有壓倒性上風,這不僅在民主黨曆史上空前,在以守舊為底色的美國政治曆史上也是罕見的。■拜登公布將參與2020年總統大位角逐。進步派參選人競相提出帶有強烈激進色彩的政治主張,如免費大學教育、減免學貸,等等。除了反對特朗普這一基本共叫外,建製派與進步派之間的鴻溝巨大。如在醫療保險議題上,在民主黨所有參選人都同意“全民醫保”條件下,拜登堅持“奧巴馬醫保”,而沃倫和桑德斯批評“奧巴馬醫保”還不夠全麵,沃倫稱她會讓最富的部分個人和大企業為全民醫保買單,等等。黨派勢力的消長,實在是背後所代表的社會勢力消長的表現。《紐約時報》往年7月3日發表了一篇題為《民主黨正在社會主義化嗎?》的文章。文中說,大衰退、教育本錢的上漲、醫療保險的不可靠和工作場所越來越不穩定,以上種種結合在一起,令年輕人在物質上產生了痛苦的不安全感。因此,正是底層美國人,尤其是年輕美國人的幻滅感,將進步派送上政治舞台。但從選舉角度看,進步派的冒升使得民主黨陷進了一個巨大的困難:建製派可能走不出初選,而進步派在與共和黨對決中,其激進態度難以爭取中間選民,這會使得共和黨漁翁得利。第二種楊安澤現象在公布參加2020年總統選舉的眾多民主黨人裏麵,唯一的華裔參選人楊安澤(Andrew Yang)選情低開高走,已經成為一個“現象級”人物。楊安澤來自台灣移民家庭,獲得哥倫比亞大學法律博士學位,是一名企業家,也是美國近半個世紀以來首個公布參與總統大選的華裔。之前,曾經擔任聯邦參議員的鄺友良,分別於1964年和1968年兩次參選總統選舉共和黨內初選,並在1964年景為第一位在共和黨內初選中獲得選票的亞裔候選人,獲得了夏威夷州及阿拉斯加州的選票。■在公布參加2020年總統選舉的眾多民主黨人裏,楊安澤是唯一的華裔參選人。楊安澤在2018年1月就公布參加總統選舉,很多人、包括華人在內,都以為他是來“打醬油”的米兰体育全站。但出乎所有人意料,楊安澤是過關斬將。第一關是捐款關:今年3月,他獲得了超過6.5萬名捐款人,達到登上民主黨初選辯論舞台的門坎。第二關是民調關:目前,楊安澤的支持率一直徘徊在3%左右,在民主黨參選人中通常排在第六至第十名,離拜登、桑德斯等熱門人選還有較大的差距,但超過了很多老牌的政客。 第三關是辯論關:辯論是新人贏得選民和媒體關注的關鍵。頭兩次辯論,楊安澤暴露出華人不善言辭、羞於表現的弱點,發言時間短,第二場隻有7分58秒。但後來漸進佳境。第三場辯論做了一件以前的總統參選人都沒做過的事情:公布將選擇10個家庭,向他們每月發放1000美元,發放12個月。楊安澤的這一公布產生了公關效果,引起現場觀眾和其他參選人的較大反響,也占據了不少媒體的標題。到第四次辯論,他已經開始學其他人搶發話器了。第四關是政策關:參選人還是要靠政策來說話。楊安澤競選的核心政策是他的全民基本收進(UBI)計劃:每月向18歲以上的美國公民發放1000美元,而且沒有任何附加條件。楊安澤稱這個計劃為“自由紅利”。楊安澤警告說,自動化和人工智能可能會在未來30年奪走美國近一半的工作,他以為“自由紅利”計劃可以幫助解決失業等各種社會題目。楊安澤在各種場合,誇大自己是“一個擅長數學的亞洲人”,善用“數據”說話,還提出“人性至上”口號,引發媒體熱議。當楊安澤剛開始參與競選時,他是一個在政治上籍籍無名的“門外漢”,現在他已經在互聯網上擁有一群忠實的追隨者,他們自稱為“楊幫”,支持者大多是白人和亞洲人,男性稍多,而且非常年輕。他還成功地贏得了一些“進步派”和守舊派人士的支持,包括一些2016年大選時投桑德斯和特朗普票的選民。楊安澤還吸引了矽穀科技巨頭的關注,比如特斯拉公司的老板埃隆馬斯克就在網上公然支持楊安澤。而在華人內部,圍繞楊安澤的政綱產生了一係列的論戰,“挺楊”與“反楊”勢同水火。楊安澤作為一名華裔,在極其激烈的競爭中能走到現在,也是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選戰的意外之一。在政治態度上,楊安澤也屬於進步派,他迄今為止的成功,也可以回結於進步派的成功。楊安澤能走多遠,也米兰体育全站是一個看點。第三種彈劾總統現象6月18日晚上,現任總統特朗普在佛羅裏達州奧蘭多市的安利中心舉行集會。麵對2萬多狂熱的現場觀眾,正式公布競選連任,代表共和黨征戰2020年總統大選。他們中的很多人是在戶外經曆了暴雨與烈日、等待了長達6個小時後才得以進進會場。還有12萬人申請了參加這場集會。這也說明特朗普支持者的數目依然不可低估,並且態度非常果中斷。相比之下,民主黨方麵就難以看到類似的場麵與激情。美國在職總統尋求連任能否成功與其第一任期經濟發展狀況呈正相關關係。特朗普就職總統這兩年,經濟增長,失業率則一路下降,達到了半個世紀以來的最低點,均勻工資也有所增長。美國的股市固然有幾次回調,但總體還在延續曆史上空前的大牛市。白宮把經濟繁榮回功於特朗普推進的減稅、精簡規章等經濟政策和措施。因此,經濟也成為特朗普爭取連任的最大資本。幾個月前,特朗普勝選幾無懸念,但如今有了,那就是“烏克蘭門”。從特朗普贏得2016年大選以來,民主黨左派彈劾他的呼聲從來就沒有停息過,但眾議院議長佩洛西每次都謹慎地選擇了“不發起彈劾”。在她看來,發起彈劾而不成功,那還不如不發起。但自從媒體表露,特朗普在一次通話中,先後8次向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施壓,要求澤連斯基調查前副總統拜登和他的兒子。她終於下定決心,於9月24號公布啟動正式的總統彈劾調查。美國曆史上有過彈劾調查,但尚未有彈劾總統成功的先例,更沒有正在被彈劾調查的現任總統參選的先例,因此,這又是2020年美國大選中的新現象。對佩洛西和民主黨來說,彈劾特朗普是一個風險很大、預期收益也很大的策略。首先,圍繞著“烏克蘭電話門”,特朗普有把美國軍事援助作為籌碼打壓政治對手的嫌疑,此時彈劾輕易得到民眾理解支持。其次,以“烏克蘭電話門”為由頭,眾議院可以對特朗普進行全麵的調查,
海運報價
國際快遞,沒準可以在其他方麵查出題目,一舉“拿下”特朗普。再次,在特朗普連任呼聲高,民主黨參選人“蜀中無大將”的情況下,此舉也是劍走偏鋒的一招。當然,一旦“彈劾調查”什麽都查不出來,民主黨和佩洛西本人的政治聲譽與政治資本將遭到極大的消耗。而且,假如拜登及其兒子在調查中被證實“不幹淨”,民主黨方麵將受到嚴重的反噬——頭號選手拜注銷局。而且,即使坐實特朗普罪名,民主黨也會碰到程序上的困難。民主黨在眾議院是多數黨,隻要相對多數就可以通過彈劾案。但共和黨在參議院占有多數席位,隻有2/3的議員認定總統有罪時,總統才能被彈劾成功。照目前情況,很難有20名特朗普的共和黨同寅被 “策反”。上任以來,特朗普過了三道坎:大法官任命、“通俄門調查”“邊境非法移民危機”,他都挺過往了,“烏克蘭門”能過得往嗎?特朗普很難被成功彈劾,但彈劾過程中暴露出來的種種題目很可能影響他連任的遠景。與之呼應的是,一項9月底的民調顯示,支持彈劾特朗普的比率已經超過了反對彈劾者。大致說來,即使有彈劾,民主黨的鐵杆支持者和特朗普的鐵杆支持者很難改變主意,即支持者更支持,反對者更反對。搖擺的中間選民終極把票投給誰,還有太多的變數。但有一點值得指出的是,即使特朗普不行,這次民主黨的參選人更弱。因此,本次選戰,可能還是一次最後時刻才見分曉的激戰。第四種“戰時經濟”現象本次大選中,美國經濟處於一種“戰時經濟”,即處於對中國、歐洲、北美各國的貿易戰中。表麵看,美國經濟十分靚麗,特朗普也在各種場合大曬其成績單:就業率不中斷創新低,股市屢屢創新高,經濟增長保二看三,等等。特朗普盡不客氣地將其回於自己的政績。媒體也用“特朗普行情”來形收留這一波榮景。但另一方麵,“特朗普因素”也在減弱之中。不少專家以為,隨著稅改紅利減弱,加上企業融資、用工、原材料本錢的不中斷增長,美企盈利空間將縮水,整體經濟受影響。美國經濟最大的風險不是來自美國國內,而是來自國際因素,首要的就是美國發動的美中貿易戰。特朗普一再說,中國因關稅流失數以百萬計的工作職位,經濟處於27年來最糟糕的一年。相較之下,美國經濟蓬勃增長。實在事實不盡如此。首先,貿易戰導致了市場的不確定性和恐慌情緒。不確定性的上升導致企業減少投資、雇傭以及生產,導致企業供給鏈的中中斷。恐慌情緒直接影響市場。美股最近的三次暴跌,至少兩次與美中貿易戰直接有關。其次,貿易戰的衝擊不僅體現在心理與信心層麵,也開始作用於實體經濟。美國製造業指數在7月份惡化至近三年低點。特朗普將其回咎於美聯儲降息不夠,但專家們都以為這與貿易戰開打造成需求下滑有關。最近,不景氣波及到了消費領域。9月零售銷售額環比下降0.3%,七個月來首次下降。消費是美國經濟的支柱,零售銷售意外下滑衝擊了市場信心,紐約股市三大股指當天全線下跌。因此,貿易戰會直接給美國經濟帶來負麵影響。高盛估計,受貿易戰影響,美國GDP受到0.6%的累計拖累,其中包括近期貿易戰升級帶來的0.2%的拖累,因此下調了美國第四季度的經濟增長預期至1.8%。越來越多的跡象顯示,在未來12個月,美國經濟假如不是出現衰退的話,至少是放緩。■“戰時經濟”的變化,對總統大選有著很大的影響。一旦出現了以上結果,顯然對特朗普的選情極為不利,這是他在發動貿易戰時始料不及的。特朗普最大的政治本錢就是經濟,經濟衰退或者是放緩,都會阻礙他的連任之路。因此,“戰時經濟”的變化,也對總統大選產生很大的影響。(作者係美國萬通貸款銀行經理)如需轉載請注明來源版權,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國際物流 國際物流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