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智庫丨美國事“再偉大”還是再動亂、再分裂?
物流新聞 | 2020-06-04 16:28
時光時常在人們不經意間流失,但其間的一些特殊印記卻不會被輕易抹往。 四年前的2016年6月,美國總統競選戰漸進高潮,當時共和黨殺出的“黑馬”特朗普,摸準了美國很多選民求變和民粹主義的心理心態,以競選活動現場煽情演說兼之在推特等社交媒體平台的煽動,大肆鼓吹“美國優先”“讓美國再偉大”。
資料圖片:2017年1月20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國會山,特朗普在美國第45任總統就職儀式上發表講話。在歡呼和抗議聲中,唐納德·特朗普20日中午在華盛頓國會山宣誓就任美國第45任總統,發表以“唯有美國第一”為主旨、以保護主義為主基調的就職演講。(來源:新華社/法新社) 當時華盛頓的建製派和美國的很多傳統政治精英們對此不屑一顧,以為特朗普這個毫無從政經曆的“草根競選者”不過是為了嘩眾取寵而發出一些驚世駭俗的競選言論,不會有多少人信他。但他們錯了,特朗普的“讓美國再偉大”口號,蠱惑了很多的美國選民,讓他們信以為真,從而熱血沸騰、憧憬未來。 也因此,特朗普讓美國和國際上的傳統政治勢力大跌眼鏡,贏得了2016年的總統選舉,不管服不服,特朗普進主了白宮,無論其是帶著夢想還是謊言。 2017年1月20日的美國總統宣誓就職儀式,給了特朗普舉國關注、全球矚目的演說機會。彼時的特朗普更加躊躇滿誌,利用他在當美國電視台節目主持人時早已練就的功夫,以更具煽動力、誘惑力加權威性的演說,推進他的“讓美國再偉大”口號。
資料圖片:2017年1月20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國會山,特朗普(前)在美國第45任總統就職儀式上發表講話。(來源:新華社/法新社) 當時不少美國人在奧巴馬總統的統治下生活了8年,對美國的種種現實不無怨懟,因而把殷切的目光和求變向好的希看,熱切地寄托於新上任的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 四年時間,匆匆而過,如今美國再一次進進緊張激烈的總統選舉階段。讓美國選民服下“美國優先”和“讓美國再偉大”很見效的特朗普,正再次用這種口號向美國選民傾銷,以期再贏一把,獲得連任。 但這一次,“讓美國再偉大”的口號明顯失靈了,由於很多美國選民變得聰明了,過往和現實迫使他們不得不沉思、深思和反思特朗普不中斷蠱惑的“讓美國再偉大”這服“神藥”是否真的靈驗。特別是特朗普執政3年半來的種種題目,讓越來越多的美國選民從夢幻變為清醒,也由此變得日益不滿和憤怒。 特朗普執政三年半來,美國在內政、外交、經濟、社會、民生、種族等方麵日益暴露出的一係列嚴重題目,讓除了特朗普本人及其高級幕僚、特朗普領導的共和黨及其鐵杆支持者以外的人,大多感到心灰意冷、極度不滿和焦慮,很多人發出了“上當受騙”的感慨。 不妨來看一看,特朗普領導下的美國究竟實現了什麽樣的“再偉大”。 政治上,美國這三年多來風波迭起,朝野兩黨和府院之爭日甚一日,政治分裂嚴重加劇,特朗普固然在共和黨人控製的參議院力保下,終極被免除了“政治死刑”,但他成了美國曆史上少有的幾位遭眾議院彈劾的總統,這個曆史的汙點將永遠無法抹往。
資料圖片:2019年10月31日,在美國華盛頓,美國國會眾議長佩洛西主持針對總統特朗普進行彈劾調查程序的決議案投票。(來源:新華社發梅利娜·瑪拉攝)
米兰体育全站
共和黨人由於特朗普而遭到了美國輿論越來越嚴厲的政治道德拷問。共和黨內真的鐵板一塊地擁戴特朗普嗎?表麵看是這樣,但實際內部暗流湧動,目前隻是由於共同的政治利益而不得不繼續牢牢地捆綁在一起。有評論指出,這三年多來特朗普綁架了共和黨,共和黨也被特朗普所綁架。也許“一榮俱榮”還能堅持一段時間,但“一損俱損”難免在共和黨未來的行程中出現。今年的總統選舉和國會議員的更換選舉,將是對共和黨的最大挑戰和政治生命考驗。 美國的府院矛盾由來已久,但現任總統與現任國會眾議院議長的公然怒懟、長期反目,在美國曆史上並未幾見。不僅如此,美國現任總統與前任總統的關係,也緊張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特朗普不僅全麵推翻了前任總統的內外政策,讓美國在國際上陷進全麵尷尬和失德失信的指責,而且特朗普一次次地公然羞辱前任總統,推責甩鍋於前任總統,讓前任總統們怒火中燒,也讓很多美國民眾感到憤憤不平。 不僅奧巴馬或公然或私下地果中斷對抗,連小布什總統也在疫情期間實在看不下往,而公然表明了自己的不滿態度。現任總統對前任們沒有半點兒認可和尊敬,這無論在美國還是任何其他國家,都不會得人心。 經濟上,特朗普上任後一度借奧巴馬經濟政策遺產和美國經濟周期性增長的慣性,並通過全麵放鬆對華爾街的監管,曾有過一段“歲月靜好”,出現了美國“經濟增長強勁”和“就業率創曆史新高”的“黃金時期”。但往年底今年初以來,特別是美國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和惡化以來,這些都成了“曇花一現”。 如今的美國經濟,已深陷危機,美國各種分析和數據都表明,
國際物流,美國經濟正在滑向上世紀30年代那樣的大蕭條,在增長率、失業率、風險性和美國出口等主要指標方麵,都危機四伏。特別是特朗普一直引以為傲的美國就業率,已經一落千丈,目前至少有4000多萬人申請失業,失業率已猛增到20%以上。 即便在疫情之前,美國經濟也從未實現過特朗普許諾的增長率,因此特朗普也拿不出什麽可超越奧巴馬時期的經濟業績。美國股票市場雖升值了,但被普遍以為泡沫太米兰体育全站多,很多屬於金融炒作,潛伏的風險巨大。美國的經濟實際很差。 國際上,特朗普執政三年半來,一方麵頻頻退群毀約,自遭孤立,另一方麵特朗普四麵出擊,揮舞製裁大棒和關稅大棒,向世界各國發起經濟戰、貿易戰,進行敲詐訛詐,鬧得烏煙瘴氣。美國不僅與聯合國、聯合國下屬組織,特別是與世界衛生組織和世界貿易組織等勢不兩立,而且與德國、法國等美國的傳統西方盟國關係緊張,美國的國際盟友越來越少,最近的一係列事態表明願意公然站在美國一邊的國家已經寥寥無幾。 美國不可信、美國領導人不可信,也不值得信,已經成為當下國際社會的普遍共叫。美國曾經是世界的主要領導氣力,但此次全球疫情暴露出美國對全球事務和國際重大危機的不關心,隻是癡迷於指責他國,企圖甩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人類社會規律,在當下的美國展現得淋漓盡致。“美國優先”的自私狹隘,讓世界越來越多的國家看到了美國的真麵目,感受到了慘痛教訓,也使美國變得日益自閉孤立。 在社會層麵,這幾年的美國變得更加分化分裂,讓美國社會布滿了矛盾,甚至相互仇恨和種族敵對。一方麵,美國的貧富懸殊更加深化,很多普通美國人和美國家庭生活困頓,悲觀失看甚至不無盡看;另一方麵,美國的種族矛盾進一步激化,“白人至上主義”在這幾年變得更加猖獗,白人與非裔、拉美裔和亞裔美國人的矛盾加劇,美國當局不是在公平處事,緩解矛盾、平息事端,而是以“明顯的種族主義態度”和“美化暴力”的言論火上澆油。 自上周以來,非裔美國人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虐殺事件引發了全美各地乃至世界多地的抗議騷亂。美國已有兩個州和40多個城市或公布緊急狀態,或實行宵禁。美國社會輿論和民意再次嚴重分裂。
資料圖片:6月1日,一名男子在美國華盛頓白宮前手持標語抗議。5月25日,美國中西部明尼蘇達州白人警察暴力執法導致非洲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死亡,由此引發的抗議示威活動連日來在全美持續蔓延。(來源:新華社記者劉傑攝) 特朗普在發現當地警察控製不住局勢的情況下,緊急調動更多的美國國民警衛隊甚至作戰部隊進駐一些城市,試圖以武力平亂,但遭到的是更大規模的反抗對抗。美國多個州的州長和市長,對特朗普的武力政策態度明確抵製反對,美國主流媒體對特朗普在處置弗洛伊德事件中的言論行為紛紛抨擊,連白宮對麵的教會監管職員也對特朗普表達了不滿。 6月1日特朗普向全國發表電視講話,6月2日一早又在推特上吹捧動用“壓倒性的氣力”應對各地抗議騷亂,被美國輿論普遍指責為帶有明顯的種族主義煽動性和暴力傾向。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喬·拜登在推特上發表推文,抨擊特朗普“利用美國軍隊來對付美國人民”。 6月2日,拜登在由於疫情大流行停止了參加外地競選活動數月後,來到賓夕法尼亞州費城發表演講:“看看我們現在的狀況並重新思考:這是我們嗎?這是我們想要成為的人嗎?這是我們要傳遞給我們的子孫後代的信息嗎?”他警告說,當下恐懼、憤怒指責而不是追求幸福正充斥著美國!他質問道:“這是我們想成為的美國,我們知道我們可以成為的美國,我們內心所知道的美國,可以而且應該成為的美國嗎?” 拜登指出,美國的“國家靈魂”正在受到威脅,他呼籲美國當局和美國人民共同努力、防止暴力,拯救美國。他還呼籲美國國會就消除美國“係統性的種族主義”采取有力行動,尤其要著力解決美國少數族裔人的生活困難,並嚴厲製止白人警察的暴力執法行為。他表示,假如他在11月的大選中當選,將成立一個美國國家警察監視委員會來嚴格監視執法。 拜登誇大,弗洛伊德遇害事件是“對我們國家的警鍾”。他說,“我無法呼吸,我無法呼吸!”這句弗洛伊德在遭警察“跪殺”時的最後遺言,不僅僅是弗洛伊德與白人警察的生死對話,而是“在對一個國家說話,而這個國家經常隻是由於你的膚色而會危及你的生命。他們在對這個國家說話,這個國家有超過10萬人死於病毒,有4000萬美國人申請失業,這些死亡和失業的人數不成比例地集中在黑人和少數民族社區”。拜登指出,目前美國感到不能呼吸的不僅僅是弗洛伊德,也不僅僅是弗洛伊德在失往生命時的呼喊,而是美國數百萬失往工作的人們“生活過程中”的呐喊。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和《華盛頓郵報》在5月最後一周對1001位美國選民進行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示,拜登的民眾支持率已領先特朗普8個百分點,特朗普僅獲得45%的美國民眾選票,而拜登則獲得了53%的選票。45%的選票不過是特朗普一直以來的共和黨鐵杆支持者的基本盤。假如這種狀況延續到11月初的大選,則選舉結果也就不存在懸念了。 特朗普總統正在全力反擊,他現在的主要目標或者說唯一目標是千方百計謀求連任,但若其“讓美國再偉大”的口號依然是空話一句,甚至現實是顛倒的,那他恐怕就會離白宮越來越遠。 (作者周遠為東方智庫首席研究員) 東方智庫原創稿件受法律保護,轉載請聯係電話即微信號19916759390。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東方網態度。
* 以上隻是作者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
國際物流 國際物流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