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物聯會長何黎明:我國物流效率僅相當於美國80年代,降本增
鐵路新聞 | 2020-05-07 17:27
“我國社會物流總用度占GDP的比例現在是14.5%,再過五年,預計會下降至12-13%左右,假如我們產業結構調整、運作能力提升的速度比較快,這個比例還有可能更低。”在本日舉行的“2017全球新一代物流峰會”上,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會長何黎明,對我國物流行業的未來作出了這樣的猜測。何黎明表示,我國物流業的今年的發展整體呈現“一降兩優三升”特點,即物流本錢穩中有降;物流需求結構和供給能力在持續優化;物流市場的價格、企業的效益和行業的景心胸有所上升。今年前三個季度,我國社會物流總額為184.8萬億元,同比增長6.9%;社會物流總用度8.6萬億元,同比增長10.4%;物流業的總收進達到了6.3萬億元,同比增長13.3%。物流本錢方麵,社會物流總用度與GDP的比率在今年前三個季度已下降到14.5%,而過往幾年一直長期徘徊在18%以上,具體而言,我國每萬元GDP所消費的物流總用度,已從2012年(五年前)的1800元降到2017年前三季度的1450元,下降幅度19.4%。關於近五年物流本錢持續回落的原因,何黎明回結為三點:經濟的結構持續調整、物流運作水平持續提升、政府著力降低製度性本錢 。社會物流總用度與GDP的比率從五年前的18%到現在的14.5%,下降的3.5個百分點中,由於產業結構調整帶來的下降大約占了2.6-2.7個百分點,這主要得益與結構調整帶來的用度下降。另外0.6個百分點,則是由物流運作水平提升貢獻的。“大家不要小看這0.6個百分點的提升,每下降0.1個百分點,按照現在的GDP測算,大概降低的本錢,或者說帶來的效益是500-600億元,0.6個百分點折算起來應該超過3000億元人民幣。”何黎明說道。此外,隨著物流政策環境持續改善,交易製度性本錢也有所下降,治理用度與GDP比率從2012年的2.2%下降至2%。關於我國物流業的下一階段,何黎明以為,一方麵要降低全產業鏈的物流本錢,
海運報價
國際快遞,進步物流供給質量,做好降本增效的“減法”,不中斷增強實體經濟競爭力;另一方麵,還要進步全要素生產率,做好轉型升級的“加法”逐步開釋行業發展的新動能。“歐美發達國家他們物流總用度與GDP的比例是8-10%,我們固然自身跟自身比降低了3-4個百分點,但是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我們還高出5-6個百分點,我們現在的物流效率水平可能還僅僅相當於美國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水平。”何黎明指出,我國的運輸用度、保管用度、治理費三個方麵,都比美國等發達國家都要高,因此,無論是在運輸環節的用度、保管環節的用度,還是治理方麵的用度,都有降本增效的空間。 特別是在運輸結構方麵,仍然主要依靠公路運輸,而
鐵路運輸和水路運輸的占比還較低。“我們國家目前整個運輸體係裏麵,多式聯運的占比大約是4-5%,而發達國家這個水平已經是20%,所以我們提升的空間還非常大。另外,我們還有保管本錢,我們庫存的周期還比較長,這一點與發達國家也有比較大的差距,這也是我們壓縮本錢要努力的一個方向。”此外,何黎明還指出,新一輪科技革命正推動互聯網與物流業的深度融合,聰明物流已經迎來了發展的重要機遇期。在何黎明看來,固然我國的物流運作水平和效率,
空運報價
海運價格,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差十幾年,但假如能捉住聰明物流發展這麽一個重要的黃金機遇期,將有可能實現彎道超車,甚至成為全球物流業科技發展的引領氣力。(本文首發鈦媒體,作者/謝康玉)以下是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會長何黎明演講全文,經鈦媒體編輯整理:尊敬的各位來賓,非常興奮能參加這一次京東物流舉辦的物流論壇,由於主辦方要求我主要先容一下當前中國物流發展的一些形勢和下一步發展的趨勢。實際上我剛才聽了鄔院士的演講,鄔院士演講的前一部分實際上把中國物流發展的一些基本情況做了一些扼要先容,我從另外的側麵再做一個闡釋。總體來看,當前我國物流業的發展,我們判定跟中國經濟發展的趨勢是相一致的,也就是說,我國物流運行總體來說是穩中有升、穩中向好。為什麽得出這樣一個判定呢?主要還是一係列運行的數據在說話,可以反映這樣一個趨勢。今年的前三個季度,我們的物流總額是184.8萬億元,同比增長6.9%,社會物流總用度8.6萬億元,同比增長10.4%,物流業的總收進達到了6.3萬億元,同比增長13.3%。從這幾個數字來看,都處於增長階段,而且增長的幅度跟我們經濟GDP發展速度也是相適應的,總體是處於穩中有升、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趨勢。這幾個數字具體來說,又呈現出“一降、兩優、三升”的特點。 “一降”是指我們的物流本錢穩中有降;“兩優”是指物流需求結構和供給能力在持續優化;“三升”是指物流市場的價格、企業的效益和行業的景心胸都有所上升。下麵我具體再來分解一下“一降、兩優、三升”這幾個特點,一個是社會物流本錢穩中趨降,剛才鄔院士也說了到,我們的物流本錢與GDP的比率關係,長期以來徘徊在18%以上,到2016年底,這個數字降到了14.9%,但是今年的前三個季度,這個比例進一步下降到14.5%,具體來說,就是我們國家每萬元GDP所消費的物流總用度從2012年(五年前)的1800元降到2017年前三季度的1450元,下降幅度19.4%。我們具體分析了一下,為什麽這五年以來,物流本錢水平能夠持續回落呢,大概有這麽幾個原因:1、經濟的結構持續調整。也就是說,在我國的三個產業當中,服務業的占比在不中斷的上升,現在我們第三產業(服務業)的占比已經超過二產,成為排在第一的產業。曆史數據表明,服務業占GDP的比重每進步一個百分點,物流總用度與GDP的比例大約就會下降0.3個百分點,我們現在已經超過50%,但是我們可以想一想,現在美國的服務業占三產裏麵的占比是達到80%以上,西方發達國家也都是70-80%之間,而我國的三產占比目前隻是超過50%,每上升一個百分點,物流本錢占GDP的比例將下降0.3個百分點。你想一想,假如我們的服務業水平達到60%的時候,總用度占GDP的比例將會下降兩個多百分點,這是產業結構調整帶來的下降。我們核算了一下,從五年前的18%到現在的14.5%,這大概下降了3.5個百分點,但是這3.5個百分點裏麵,由於產業結構調整帶來的下降大約占了2.6-2.7個百分點,主要還是結構調整帶來的用度下降。 2、物流運作水平持續提升。大家可以算一下,假如2.6-2.7個百分點下降以後,我們下降的3.5個百分點,大約就是還有0.6個百分點是屬於物流運作水平提升帶來的。大家不要小看這0.6個百分點的提升,剛才鄔教授也講了一個數據,每下降0.1個百分點,按照現在的GDP測算,大概降低的本錢,或者反過來說,帶來的效益是500-600億元,0.6個百分點,這些年由於物流運作水平的體,帶來本錢的降低或者效率的提升,折算起來應該超過3000億元人民幣,這也是一個很了不起的成績。3、政府著力降低製度性本錢。主要表現就是這些年政府不中斷的在優化物流的發展環境,特別是近幾年以來,物流業的中長期規劃,國務院出台的物流業降本增效的文件,促進供給鏈創新與發展的文件,以及促進物流一些專業領域,促進冷鏈物流發展等等一係列的文件的出台,使我們物流政策環境持續改善,我們的交易製度性本錢也有所下降。這是我分析的第一個原因,
國際物流,社會物流本錢穩中趨降。“兩優”:1、物流的需求結構持續優化。今年的前三個季度,全國產業品物流總額達到168萬億元,同比增長7%,就在我們全國整個物流的行業裏麵,產業品物流目前還是盡對的大頭,產業品物流占到整個物流的物流市場92.5%,社會物流總額裏麵92.5%是產業品物流。其他的是像農產品物流、進出口物流等等。2、新舊動力加快轉換。在這些產業品物流裏麵,結構性的變化也很明顯,現在像高新技術、裝備製造業物流的引領作用在進一步增強,今年的前三季度分別增長13.4%和11.6%,高於整個產業品物流總額的6.7和4.9個百分點。而過往占大頭的高能耗物流、大宗商品物流的需求出現了回落,前三季度,像六大高耗能物流物流需求同比隻增長3.1%,較整個產業品物流的增長來講要低3.9個百分點,從產業品物流的結構我們看出,這個物流的需求結構在優化。另外還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消費品物流的增長特征非常明顯,前三季度單位與居民物品物流總額0.7萬億元,同比增長30.8%,消費物流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從2016年的數字看,網絡購物已經占到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2.6%,網購與電子商務日趨繁榮,帶動電商物流和快遞業務高速發展。今年前三季度,我們的電商物流指數,電商物流指數是中國物流采購聯合會和京東物流共同發布的,在這樣的指數中,總業務量指數均勻為138.5,同比增長40%,同時我國的快遞業務量完成了273.9億件,快遞業已經進進日億件時代。 3、物流供給能力深度調整。或者說深度優化,這也是“兩優”之一的一優,主要體現在物流企業群體快速壯大。像往年、今年以來,一批物流快遞企業集中上市,企業間的吞並重組、同盟合作越來越活躍,中國遠洋海運團體今年的船隊綜合運力已經排名全球第一,當然我們中國遠洋與中國海運兩家合並,合並以後成為全球最大的綜合運力的企業。像招商局、中外運也在重組,最近鐵路總公司也完成了改製,京東團體的京東物流也組建出來,獨立運營。我們和國家有關部分一起搞的一個中國物流企業50強,在這樣一個十年以上的排名中,50強的主營收進已經達到8300億元,排在第50名的企業,進進的門檻,他的業務量已經達到30億元,這相對10年前已經增長了十幾倍,當時我看50強的門檻才2億多元。另外,全國的A級物流企業,參評的A級物流企業已超過5000家,其中代表最高水平的5A級物流企業已經有267家,這些數字表明,我們物流行業,我們的集中度越來越高,我們的領軍企業、標杆企業,優秀的物流企業這些年不中斷的湧現,實力越來越強,有不少的優秀物流企業已經可以說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無論是從規模上還是效率上,都達到了領先水平。同時,行業發展的動能加快轉換。像近兩年來,快速發展的人工智能加快行業賦能,剛才京東的王總還跟我說,像這兩年京東的聰明物流發展非常快,特別是物流的智能化,剛剛說像京東的“無人倉”技術和運作能力、運作水平,盡對是全球第一,王總剛才很有底氣的跟我先容。同時,物流互聯網正在加快形成,講到智能化這一塊兒,除了“無人倉”以外,最近我們的消息,像全球最大的“無人碼頭”,無人機在有關線路的物流快遞與物流最後一公裏的試運行,往年我僅僅是聽說有這個意向,但是今年幾大家快遞物流企業已經都遊線路在運行。所以我們的智能化發展非常快。同時,物流的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這些也都在探索應用。最近炒得很熱的區塊鏈,剛才鄔教授也提到,區塊鏈在物流領域裏麵它的應用場景是什麽呢?這也是我們一直在關注的題目。幾大快遞企業在應用,我們國家可能金融領域也在率先探索應用這個題目。從物流來講,我以為最先使用區塊鏈技術形成解決方案的可能有一個重要領域,就是無車承運人,現在我會的區塊鏈分會正在製定一個無車承運人領域,應用區塊鏈技術來解決無車承運人裏麵他的信用、跟蹤等題目,使無車承運人這個模式能夠在我們國米兰体育全站家得以健康、持續的加以發展和推廣。另外像平台經濟、數字經濟都在快速的發展,現在像“互聯網+高效運輸”、“互聯網+智能倉儲”、“互聯網+便捷配送”等等創新模式,都在引領物流行業的發展。4、行業整體處於景氣區間。前三個季度,我們發布的物流業景氣指數為54.9%,應該說這十幾個月以來一直保持在景氣區間,公路運力總體平穩,9月份的數字公路物流運價指數為103.9,海運運力的供需矛盾也有所緩解,前三個季度中國遠海散貨運價指數均勻為997.2,同比增長了19.2%。同時,物流企業的效益也持續的有所改善,上半年我會重點聯係的物流企業業務收進同比增長29.9%,收進利潤率為6.7%,固然收進利潤率還不太高,才6.7%,但是相較上年同期還是進步了1.8個百分點。5、物流政策環境持續改善。我前麵已經先容了,國務院也好,國家有關部分也好,這兩年密集出台促進物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有關政策,使我們的物流業發展政策環境在不中斷優化。這是我扼要先容的第一個題目,我們總的判定,我國物流業運行總體穩中有升、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第二個方麵,我想先容一下我國下一個階段物流發展的情況。我以為我國物流業也和我國經濟一樣,下一個階段的發展要進進以質量和效益提升為核心的發展新階段。大家都知道,在不久前召開的十九大上指出,我國的經濟已由過往的高速發展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於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並且提出了建設現代化經濟體係的戰略目標。那麽,現代物流業和供給鏈應該說是現代化經濟體係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未來一個階段,我國的物流也將進進以質量和效益提升為核心的發展階段。我們想要持續的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降低全產業鏈的物流本錢,進步物流供給質量,做好降本增效的“減法”,不中斷增強實體經濟競爭力。同時,也要進步全要素生產率,做好轉型升級的“加法”,逐步開釋行業發展的新動能。做好降本增效的“減法”,怎麽做呢?我前麵講到了物流本錢,我們的物流總用度這幾年已經降到落14.5%,但是大家也知道這個數字,歐美發達國家他們物流總用度與GDP的米兰体育全站比例是8-10%,我們固然自身跟自身比降低了3-4個百分點,但是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我們還高出5-6個百分點,也有專家指出過,我們現在的物流效率水平可能還僅僅相當於美國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水平,總體假如從數字來看,我們還有五到六個點的差距,差距還是比較大的。所以,我們要做好降本增效的“減法”,如何做好這個“減法”,可能有三條路徑:1、繼續優化經濟結構。這就是我講到的,隨著我們國家產業結構的進一步優化調整,我們的服務業比重不中斷上升,物流的總用度水平會有所下降。 2、繼續提升物流運作水平。由於從我們的物流總用度構成來看,我國的運輸用度、保管用度、治理用度這三個方麵,我們的總用度是由這三個方麵構成,這三個方麵拆開來看,比美國等發達國家都要高,因此,無論是在運輸環節的用度、保管環節的用度,還是治理方麵的用度,都有降本增效的空間。特別是從運輸結構來看,從運輸本錢來看,除了現在的運輸能力以外,很大一個題目是運輸的結構不公道,我們現在的物流主要依靠的氣力還是公路運輸,而鐵路運輸和水路運輸的占比還比較低。同時,多式聯運的水平相對於發達國家來講,我們的水平更低。有數字統計,我們國家目前整個運輸體係裏麵,多式聯運的占比大約是4-5%,而發達國家這個水平已經是20%,所以我們提升的空間還非常大。另外,我們還有保管本錢,就是我們的庫存水平,庫存的周期還比較長,這一點與發達國家也有比較大的差距,這也是我們壓縮本錢要努力的一個方向。至於說到治理用度,治理用度除了企業的治理以外,可能把資金本錢這一塊兒也放在這裏麵,我們企業目前用錢的本錢還是比較高的,同時企業的治理水平還有進一步優化的空間,這是第二方麵,提升物流運作水平。3、進一步降低交易的製度性本錢。大家都知道,近些年國家出台了有關的文件和政策,我們的本錢有所降低,但是在很多方麵,對物流本錢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特別是大家都比較清楚的,我們都是搞物流的,國家實行營改增以後,據我們了解,盡大多數的產業、行業稅率都有比較大的降低,但是在物流領域,營改增以後,如實說我們的稅負是升高了的。這些年,我們作為行業組織,也一再呼籲、反映行業企業的訴求,要求在營改增以後,如何切實考慮到物流業的實際情況,切實能夠降低物流的稅率,不然實際上這樣的本錢終極也是要轉嫁給消費者的。而且物流業是基礎性、戰略性產業,它連接整個產業鏈上下遊,物流的稅負本錢太高,終極也得轉移到產業的其他方麵,這終極影響的是中國經濟、中國企業,包括中國製造業、中國流通業的競爭力,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題目,我們還要進一步呼籲。當然還有像審批、用地、交通,包括高速公路的收費、信用等等這些方麵,製度性的本錢都有降低的空間。我們綜合考慮了一下,現在是14.5%,再過五年,我們國家的物流總用度與GDP的比例有可能是什麽水平呢?我們測算有可能會在13%左右,還會降1-2個百分點,12-13%左右,當然,假如我們的產業結構調整速度比較快,這個比例還有可能更低,通過我們自身的運作能力提升,我剛才講的那幾個方麵用度的降低,也還有一定的空間。第二,做好轉型升級的“加法”。這個“加法”怎麽做呢?有很多方麵,我在這裏隻講幾個方麵:1、要大力發展聰明物流。由於新一輪科技革命推動互聯網與物流業的深度融合,聰明物流已經迎來了發展的重要機遇期。我們知道,聰明物流幾個最關鍵的要素,一是大數據以及大數據的分析和應用,二是智能化,三是企業間的協同發展。現在是很好的機遇,中心政治局這兩天開會專門研究國家的大數據戰略,要在全球搶占大數據的製高點,所以我們發展聰明物流應該說迎來了非常好的時期。剛才我先容這幾年我們的智能化水平發展也很快,企業間在這方麵的投進非常大,國家政策也給予支持,在這樣的階段,大力發展聰明物流使我們在物流領域裏麵,我們的聰明物流發展水平假如捉住這幾年重要機遇期的窗口,我以為剛才我前麵講到的一個概念,說我們國家的物流運作水平和效率隻相當於像美國這樣發達國家90年代的水平,也就是說我們的差距還差十幾年。但是我們假如捉住聰明物流發展這麽一個重要的黃金機遇期,中國的物流整個運作水平和效率的提升完全有可能實現彎道超車,甚至處於全球物流業科技發展的引領氣力。2、大力發展現代供給鏈。現代供給鏈大家已經形成共叫,這是衡量一個國家實力最核心的一個指標,也是物流業從比較低的水平邁向中高真個必然選擇,從目前來講,我國的供給鏈水平可以說還處於起步階段,由於世界銀行發布的關於供給鏈績效的數字來看,我們國家現在是排在第27位,我們發展的空間還很大。特別可喜的是,就在最近十九大召開的前一周,國務院辦公廳特別發布了關於積極推進供給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可以說從國務院的層麵在全麵部署我國供給鏈發展的工作。同時,十九大報告也指出,要在現代供給鏈領域培育新的增長點,形成新的動能。所以,下一步如何延伸我們的服務鏈條,推動物流業與上下遊產業的戰略合作,構成協同共享的物流生態圈,供給鏈生態圈是我們麵臨的一個必然選擇。固然我們處於供給鏈發展的起步階段,但是這些年我國的供給鏈優秀企業也是不中斷湧現,像京東團體、京東物流,包括其他的幾大優秀物流企業,特別是目前還產生了一批專門從事供給鏈業務的企業。這些企業更多的集中在,我們大概粗略的統計了一下,全國大概這樣的供給鏈企業有5000家左右,最主要的集中在珠三角、長三角,還是在我們國家沿海發達地區。像有些企業這些年發展很快,像深圳的怡亞通、華為、聯想這些企業,供給鏈的運作能力、運作水平都有所進步。像聯想的供給鏈在世界銀行我們中國一家代表性企業是聯想,實在還有一批這樣的企業,所以捉住供給鏈協同發展,營造供給鏈生態環境,是我們下一步物流業從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重要的一個戰略選擇。3、進一步加強物流基礎設施網絡建設。目前我國的物流基礎設施不平衡、不充分的題目也比較突出,特別是像城市消費相配套的末端基礎設施缺失研究,而且製度上的限製比較多。一方麵需求很大,我們企業在這方麵的創新很多,但是治理,很多製度是過往的製度,跟不上當前時代的發展,所以這個都亟需予以調整,不然我們很多可能實現彎道超車的一些好的物流方式和模式有可能受到挫折。同時,我們這幾年的運輸條件、基礎條件發展很快,我們的高鐵,我們的高速公路,我們的港口,我們的機場在全球可以說硬件條件已經處於領先,但是我們的軟實力還遠遠不夠。像剛才我提到的多式聯運的題目,無車承運的題目,多種運輸方式無縫對接的題目,是物流發展這一二十年以來一直是一個很大的題目,這些年有所改進,但是應該說進展不大,所以我們要打造進一步布局公道、銜接一體、功能齊全、綠色高效的物流基礎設施網絡體係。第三,要進一步創新驅動,大家都知道,我們要捉住機遇,加大創新的投進,轉變發展方式,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來助推我們國家,創新性國家,我們在物流領域裏麵,這方麵也應該走在前麵,在創新這方麵,不少物流企業這些年做出了重要的嚐試,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果。比如說京東團體,包括新組建出來的京東物流,這些年堅持創新驅動的理念,在新一代的物流理念、技術和模式的創新上,都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我們也希看我們的京東物流在全國物流領域裏麵,在創新驅動,在降本增效,在持續健康發展,特別是在營造供給鏈生態,也就是說,我們組織與組織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聯動、協同、共享發展方麵做出表率,做出標杆,做領軍企業,爭當供給鏈的鏈主。更多出色內收留,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國際物流 國際物流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