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需求明顯下降 全年預計小幅降低
海運新聞 | 2020-05-07 17:29
2019年各月煤炭進口量(萬噸)。數據來源:海關總署、交通運輸部
米兰体育全站
2020年沿海港口煤炭吞吐量猜測(萬噸)。張曉晴 提供2010年以來全社會用電量、發電量與煤炭消費量增速的相關性。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國內疫情暴發期正處於春節過後煤炭消費的傳統淡季,從曆年春節因素的影響規律看,往年正月初七複工後到正月二十左右用電需求基本恢複正常水平。盡管目前國內疫情已基本控製,但企業普遍尚未實現完全複產,截至4月22日電煤需求尚未恢複至正常水平,六大發電團體(浙電、上電、粵電、國電、大唐、華能)年初以來累計耗煤量同比下降15.9%。根據電力行業最新統計數據,一季度全社會用電量同比下降6.5%,發電量同比下降6.8%,火電發電量同比下降8.2%。根據對疫情發展趨勢的基本判定,結合電力行業複產保供進度,一季度電煤需求同比下降10%左右。鋼鐵、化工、建材等相關行業受複工延期影響更為明顯,一季度煤炭消費總量同比下降10%至12%。二季度起,第二產業將全麵複工,第三產業也逐步恢複正常運營,疊加製造業低庫存及促進政策加碼等因素,煤炭需求有看快速反彈,預計增速將明顯回升。全年看,本次疫情相較2003年“非典”疫情對煤炭消費需求的影響更為深遠。2003年“非典”疫情正處在我國經濟十年增長的開端,電力消費強勁增長,用電結構以第二產業為主,疫情對煤炭消費的全年影響基本被強勁的發展速度對衝,GDP、全社會用電量、煤炭消費量全年增速分別高達10%、15.4%、19.5%,增速較上年均有明顯提升。當前,我國宏觀經濟發展進進新常態,處於增速放緩後的企穩初期,用電結構發生較大變化,第三產業、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對用電消費需求的拉動效應日趨明顯。本次疫情不僅對產業企業生產造成影響,也對第三產業、居民消費造成衝擊。一季度,我國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用電量同比分別下降8.8%、8.3%,增速回落11.8和25個百分點,城鄉居民生活用電小幅增長3.5%,增速回落7.5個百分點。此外,盡管我國經濟正逐步恢複,但疫情全球蔓延下國內國際經濟環境更趨嚴重複雜,對我國製造業的影響或將波及全年,預計煤炭市場需求將呈現全年疲弱。疫情發生前行業內對今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速的判定普遍在4%至5%,考慮疫情的負影響在1.5個百分點左右,預計今年用電量增速在2.5%至3.5%,同時考慮到水電發電量存在年份間波動的影響,預計火電發電量增速在0.5%至1%,電力、鋼鐵行業耗煤需求保持平穩或小幅下降,水泥、化工行業有所下降,預計今年煤炭消費總量回落至39億噸以內,占一次能源比重在57%以內,與2019年相比小幅下降。全年煤炭產量預計保持平穩2月1日,國家能源局發布《關於做好疫情防控期間煤炭供給保障有關工作的通知》提出,確保疫情防控期間煤炭市場平穩運行。3月下旬,全國煤礦已基本實現全麵複產,煤炭供給恢複正常水平。其中,主要國有大型煤礦(產量占全國70%左右)基本在2月中旬實現複工,承擔保供任務,且主要以長協煤為主,通過
鐵路運輸,受疫情影響較小。其餘中小民營煤礦於2月末起陸續複產,但部分地區長途拉煤車輛裝運尚未完全恢複。一季度全國煤炭累計產量8.3億噸,同比下降0.5%,預計二季度起恢複正常水平。從全年來看,隨著疫情過後煤礦逐步複產,預計對全年煤炭產量影響不大。今年煤炭行業將繼續推進由總量性往產能為主轉向結構性優化產能,以產能置換方式為主,擴大優質產能供給。全年煤炭產量將保持平穩,預計在37億噸左右,總體缺口有所收窄。煤炭外貿進口全年或有下滑國外疫情暴發以來,我國對外貿易總體受衝擊較大,但能源類貿易運輸維持了小幅增長。疫情對煤炭外貿進口的影響近期主要體現在部分陸路口岸暫停進口以及海運進口通關時間延長。自1月31日世界衛生組織公布本次疫情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後,世界部分國家和地區對我國公民進境和船舶運輸陸續實施不同程度的管控措施。從主要煤炭出口國來看,澳大利亞、印尼、蒙古國、俄羅斯均已采取臨時限製措施,其中,蒙古國暫停出口煤炭至中國,澳煤通關效率下降。另一方麵,當前為防止疫情輸進,我國也加強了進口貿易檢疫審批。近年來我國對外貿進口煤炭實行嚴格管控政策,主要通過向海關和主要進口商發放配額的形式對全年進口量進行管控。往年11月、12月部分進口煤受我國相關政策影響延遲報關,於今年年初集中進口報關(年初各海關配額較寬鬆),帶來進口量大幅增長。一季度,
海運報價
國際快遞,我國進口煤炭9578萬噸,同比增長28.4%。全年看,考慮到煤炭消費需求有所減少,進口煤較國產煤仍有一定價格上風但價差將有所縮窄,疫情全球蔓延將對澳大利亞、印尼、俄羅斯、美國等主要出口國礦區生產造成一定影響,且我國仍將保持對進口煤炭的政策管控,預計全年進口總量難有增長,或將下滑至2.5億噸左右。吞吐量一季度明顯下降,全年小幅降低當前煤炭市場呈現供需兩弱局麵,煤炭海運需求明顯下降,根據最新統計,1至2月沿海港口(包括江蘇沿江南京以下港口,下同)共完成煤炭吞吐量3.18億噸,同比下降9.5%。其中,北方港口煤炭一次下水量完成1.13億噸,同比下降13.9%。外貿進口量完成4666萬噸,受年初集中報關及往年基數較低影響,同比增長14%。1至2月份,北方重點裝船港(即秦皇島港、唐山港、天津港、黃驊港、青島港、日照港和連雲港港等傳統北方7港再加上錦州港,下同)累計完成煤炭一次下水量1.11億噸,
國際物流,下降14.8%。分港口看,秦皇島港、黃驊港煤源主要來自國有大型煤礦,複產情況較好,下水量同比分別下降10.9%和5.9%。唐山港煤源中的國有大型煤礦比例相對較低,複產相對滯後,
國際物流,受此影響下水量同比大幅下降33.2%。天津港由於往年同期基數較低,同比增長6.1%。基於前文對近期我國煤炭市場供需情況的判定,預計一季度沿海港口煤炭一次下水量下降12%左右,港口吞吐量下降10%左右。二季度下遊企業生產恢複甚至出現部分搶生產情況,煤炭需求將快速回升,市場呈現供給偏緊態勢,煤炭一次下水量明顯回升。考慮疫情反複風險以及全球性蔓延的反向影響,煤炭海運需求的全麵恢複有可能推遲至二季度後期,隨後的三季度、四季度煤炭下水量或將達到近年來較高水平。全年看,疫情全球暴發對國內製造業的反向影響將波及全年,煤炭總消費量回落至39億噸以內。疫情對煤炭供給的影響較小,產量規模在37億噸左右,總體缺口有所收窄。考慮疫情全球蔓延對主要煤炭出口國的影響,以及我國將繼續保持對進口煤炭的政策管控,預計煤炭進口量難有增長,或下滑至2.5億噸左右。據此猜測今年沿海港口煤炭海運調進量(煤炭一次下水與外貿進口總和扣除外貿出口量)同比下降5%左右,達到9.9億噸,其中煤炭一次下水量約7.7億噸,外貿進口量約2.1億噸,預計沿海港口煤炭總吞吐量約20.5億噸,同比下降6%左右。加強市場監測 及時調整對策預計今年沿海港口煤炭運輸受疫情影響存在明顯季度間波動,下半年港口煤炭運輸麵臨較大壓力。建議行業主管部分和主要港航企業加強市場跟蹤監測分析,確保煤炭運輸係統平穩運行,對於疫情結束、需求回升後可能出現的下半年煤炭搶運、壓船壓港等情況,做好北方重點煤炭下水港能力、鐵路運力和船舶運力保障。疫情全球蔓延對於港口嚴防疫情輸進提出了嚴重考驗。建議港口治理部分與口岸部分加強協調做好防疫工作,充分利用港口物流信息大數據平台及時監測進出港船舶和船員信息,通過優化流程打造各環節全流程防疫閉環。建議行業主管部分強化疫情防控期間煤炭運輸市場和企業運行監測,加強行業經濟運行分析,及時把握形勢變化,針對疫情防控期間可能的突發題目提早謀劃、盡快形成措施,加強行業政策引導。(作者單位為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
國際物流 國際物流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