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運港:
目的港:

漲價+並購 豐巢快遞櫃壟中斷局

 海運新聞     |      2020-05-06 17:44
豐巢“空降”一則收費標準,將自己卷進了漩渦之中。風波未息,5月5日,豐巢收購速遞易的消息再度引發關注。作為快遞櫃兩大頭部企業,此次整合似乎意味著相關市場的壟中斷加劇,繼速遞易因收費成為眾矢之的後,豐巢的“空降”收費又一次將未通知就投櫃的頑疾擺上台麵,並將衝擊智能櫃在取件便捷性上的吸引力和話語權。北京商報記者從多方了解後發現,事實上,在整個貿易角力背後,終極折損的仍然是消費者的使用體驗。超時收費 用戶轉移近一周,關於豐巢收費事件的討論在社交媒體上持續發酵。其中,鐵路運輸 上海空運,“超12小時取快遞,將每小時收取0.5元”的收費政策引起了很多消費者的“吐槽”。一位網友表示,24小時可以理解,12小時有些不公道,工作“996”的人怎麽拿快遞?而更多的消費者則將關注點聚焦在“收費”這一舉措的公道性上,事先未通知便投櫃的爭議再次擺上台麵。北京商報記者瀏覽發現,部分網友以為,自己已經在網購中支付了快遞用度,假如在未提前告知的情況下投進櫃子,相當於強行二次收費。對於收費一事,海運報價 國際快遞,豐巢向北京商報記者回應到,主要是鼓勵用戶及時取件。據先容,目前豐巢的投遞高峰集中在早上9-11點,製定該政策是希看用戶盡量能在當天晚上把快遞取出,為第二天早上的投遞高峰留下更多的可使用資源。不過,該回應似乎並不能讓人滿足。北京商報記者發現,“空降”收費反倒促使部分用戶向其他末端服務遷移。一位姓楊的消費者表示,在投放快遞櫃前,快遞員一般會打電話詢問是否有空取件,假如自己沒空,快遞員會將包裹放進豐巢。不過,收費舉措開始後,她會拜托快遞員將包裹放到菜鳥驛站。不僅如此,部分消費者在豐巢的客服後台要求自己的包裹禁止放進豐巢快遞櫃。而另一位住在崇文門四周的消費者近日收到了一條兔喜快遞櫃發來的信息,在這之前,她一直在豐巢取快遞。快遞員向她解釋稱,由於豐巢已經投滿了,所以選擇了兔喜。據了解,2018年誕生的兔喜(上海兔喜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為中通旗下品牌,主要業務包括快遞超市和快遞櫃。目前兔喜是免費寄存,假如希看投放該智能櫃,可以在下單時在地址後標注。“豐巢開始米兰体育全站收費後,客戶假如不在家,會要求把包裹放在驛站或是家門前的電箱裏。”一位通達係的快遞員說。而部分快遞員稱,放在快遞櫃的包裹一旦超時,消費者有時要再度支付取件用度,或者要求快遞小哥取出後再放進,“由於收費題目,用戶和快遞員之間難免有爭執,放到代收點則少了矛盾”。深耕於智能櫃業務的負責人羅傑(化名)告訴北京商報記者,企業需要和用戶雙向溝通,無論是投櫃還是收費,都應該征求對方的同意,比如在平台上進行一些技術設置,為大家的協商留出空間。頭部整合 壟中斷加劇在豐巢收費風波後,頭部快遞櫃企業進一步整合資源。5月5日,順豐控股發布《關於放棄參股公司優先增資權暨關聯交易的公告》。豐巢擬與中郵智遞(中郵速遞易運營主體)進行股權重組,交易完成後,中郵智遞原股東中郵資本、三泰控股將合計持有豐巢28.68%股權,中郵智遞成為豐巢全資子公司。據順豐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1-3月,豐巢未經審計的淨利潤虧損約2.45億元,而往年同期虧損約為7.81億元。中郵智遞2020年1-3月未經審計的淨利潤虧損約1.59億元,而往年同期虧損約5.17億元。這一係列動作很難不讓人回想起四年前速遞易的收費事件。2016年“雙11”後,速遞易因“超時4小時收費1元”成為眾矢之的。11天後,新政戛然而止。之後,速遞易將4小時改為24小時。試水收費的背後,是其營收下滑的焦慮,據其母公司三泰控股的財報數據,2016年速遞易營收同比下降27.1%,鐵路運輸 上海空運,毛利率跌至11.7%。2017年,三泰控股出售速遞易股權才扭轉盈虧。而獲得四輪融資共55億元的豐巢,則在2017-2019年以約40%的增速在全國展設智能櫃。據國家郵政局提供的最新數據顯示,當前全國已經建成的智能快件箱有40.6萬組,通過智能快件箱投遞的快件占快件總數的10%。而按照豐巢於2019年給出的數據,其在全國已經擁有超15萬個智能櫃網點。意味著豐巢占據37%以上的市場份額。如今,兩大快遞櫃頭部企業的整合似乎將帶來壟中斷的加劇,收費成為大勢所趨。而在快遞專業人士徐勇看來,豐巢收取延期用度無法從根本上遏製虧損的局麵,“沒有盈利模式的企業是難以持續的”。誰在盈利 誰在妥協盡管盈利維艱,快遞櫃依然如雨後春筍般生長在社區中。石景山區某小區居委會的負責人表示,小區裏目前有格格、京東和豐巢的櫃子共6組,分布在小區的東麵和西麵,“每個小區情況不同,合適的位置不太好找。既要方便人們取件,還要能安裝電線等設施”。不過,在一些小區,快遞櫃由於擺放位置較分散,形同雞肋。一位消費者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盡管有5組快遞櫃,人們主要還是前往3個代收點取快遞。派送該小區的快遞員解釋,除非客戶特地要求放進櫃子,他們寧願放進代收點,由於不需要錄進包裹,效率更高。而快遞櫃企業更關注物業租金的門檻。羅傑先容,經營快遞櫃最大的開銷在物業費,而行業中的物業租金一年在5000-8000元,企業還需繳納運維費、電費和網費等開支。對於收取租金一事,羅傑承認,快遞櫃由於使用了社區居民的公共資源,需要繳納用度。對於具體數額,他表示不知情。不過,從三泰控股表露的曆史數據來看,快遞櫃業務投進的本錢較為可觀。2016年,速遞易網點數達15萬個,全年投遞量4.4億,折舊及運營本錢分別為1.19億元和7890萬元。市場、治理、財務三項用度占據總營收的71%。在2014-2016年速遞易網點擴張期間,三泰控股投資活動現金淨流出高達32.7億元。誰蒙損失 循環何解“在快遞櫃企業運營難獲利的情況下,消費者的使用體驗就會打折扣,比如未通知便進行投櫃,或者是櫃機出現題目後,沒有及時維修,結果消費者取不了件,就會對快遞櫃取件這一方式產生消極印象。”羅傑如是說。不僅如此,羅傑還指出,部分企業為了增加收進,開通了寄件服務,也存在較強的風險性,“現在快遞櫃還沒有檢驗包裹的技術,萬一有不法分子在裏麵放進危險品,將造成嚴重的後果”。而從近日出台的政策內收留來看,未來全國在末端配送環節,其基礎設施、資源配套等方麵將會進一步推進。4月17日,國家郵政局辦公室與商務部辦公廳聯合下發了關於深進推進電子商務與快遞物流協同發展工作的通知,要求進一步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進電子商務與快遞物流協同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各地要明確智能快件箱、快遞末端綜合服務場所的公共屬性,將智能快件箱、快遞末端綜合服務場所納進公共服務設施相關規劃,提供用地保障、財政補貼等配套措施。徐勇對此政策表示了認同。“假如要打破這個死循環,需要將智能櫃服務納進社區公共服務設施規劃,與信報箱一樣成為小區建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物業可以成為快遞櫃的運營方,而企業則提供技術等服務。這樣既能提升社區的設施配套,又能讓居民感受到更好的取件體驗。”徐勇補充道,“同時,消費者在下單時也需給予驛站、送貨上門、智能櫃投遞的選項,從而減輕末端服務職員的工作壓力。”北京商報記者 王曉然 何倩掃碼觀看現場視頻
國際物流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國際空運
國際海運
國際快遞
跨境鐵路
多式聯運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詳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廣州 南非 26 22 16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詳情
寧波 歐洲 37 27 23 詳情
香港 南亞 30 27 25 詳情

給我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