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運港:
目的港:

端午節的來曆故事屈原

 NEWS     |      2022-09-28 12:14

關於端午節的來曆故事屈原內容導航:

  • 1、端午節的來曆故事屈原
  • 2、端午節的來曆故事屈原100字
  • 3、端午節的來曆故事屈原50字

  • 端午節的來曆故事屈原

端午節的來曆故事屈原

端午節的來曆故事屈原100字

端午節源於(yu) 紀念屈原,傳(chuan) 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羅江自盡,沿江百姓紛紛引舟競渡前去打撈,沿水招魂,並將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蠶食他的身體(ti) 。這一習(xi) 俗綿延至今,已有兩(liang) 千多年。後來人們(men) 亦將端午節作為(wei) 紀念屈原的節日。

端午節又名端陽節、重午節,據傳(chuan) 是中國古代偉(wei) 大詩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羅江殉國的日子。兩(liang) 千多年來,每年的農(nong) 曆五月初五就成為(wei) 了紀念屈原的傳(chuan) 統節日。史料記載,公元前278年農(nong) 曆五月初五,楚國大夫、愛國詩人屈原聽到秦軍(jun) 攻破楚國都城的消息後,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寫(xie) 下絕筆作《懷沙》,抱石投入汨羅江,以身殉國。

端午節起源於(yu) 上古先民擇“龍升天”吉日祭龍祖,注入夏季時令“祛病防疫"風尚,把端午視為(wei) “惡月惡日”起於(yu) 北方中原,附會(hui) 紀念屈原等曆史人物紀念內(nei) 容。端午風俗形成可以說是南北風俗融合的產(chan) 物。

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詞,深入人心。人們(men) “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chuan) 焉”。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zhong) 從(cong) 此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與(yu) 紀念屈原緊密聯係在一起。隨著屈原影響的不斷增大,始於(yu) 春秋戰國的端午節也逐步傳(chuan) 播開來,成為(wei) 中華民族的節日。

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ju) 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lan) 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軍(jun) 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於(yu) 五月五日,在寫(xie) 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

傳(chuan) 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men) 劃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wei) 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diu) 進江裏,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hui) 去咬屈大夫的身體(ti) 了。人們(men) 見後紛紛仿效。

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裏,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shou) ,以免傷(shang) 害屈大夫。後來為(wei) 怕飯團為(wei) 蛟龍所食,人們(men) 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si) ,發展成棕子。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國際空運
國際海運
國際快遞
跨境鐵路
多式聯運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詳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廣州 南非 26 22 16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詳情
寧波 歐洲 37 27 23 詳情
香港 南亞 30 27 25 詳情

給我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