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贛南師範學院位於(yu) 江西南部、京九線上的國家曆史文化名城——贛州市。學校創辦於(yu) 1958年6月,是目前贛粵閩湘四省邊際區域唯一的一所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的省屬高等師範院校。辦學50多年來,學校已為(wei) 國家輸送了各類合格畢業(ye) 生6萬(wan) 餘(yu) 人。2007年,學校以“優(you) 秀”成績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教育部評估專(zhuan) 家組稱讚學校“是一所辦學特色鮮明、發展前景良好的本科師範院校,在教學質量和辦學實力方麵處於(yu) 同類地方高等師範院校的前列”。學校學科齊全,涵蓋法學、經濟學、曆史學、文學、理學、工學、教育學、管理學等8個(ge) 學科門類,形成了以教師教育、文理學科為(wei) 特色,文理管工多學科協調發展的辦學格局。學校設有文學與(yu) 新聞傳(chuan) 播學院、政治與(yu) 法律學院、曆史文化與(yu) 旅遊學院、外國語學院、音樂(le) 學院、美術學院、數學與(yu) 計算機科學學院、物理與(yu) 電子信息學院、化學與(yu) 生命科學學院、體(ti) 育學院、商學院、教育科學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高等職業(ye) 教育學院等14個(ge) 教學學院。現有50個(ge) 本科專(zhuan) 業(ye) ,其中曆史學專(zhuan) 業(ye) 被批準為(wei) 全國高等學校特色專(zhuan) 業(ye) ,化學、數學與(yu) 應用數學、體(ti) 育教育學、漢語言文學、音樂(le) 學等14個(ge) 專(zhuan) 業(ye) 被評為(wei) 江西省高校品牌專(zhuan) 業(ye) ,美術學、體(ti) 育教育、物理學、教育技術學等4個(ge) 專(zhuan) 業(ye) 被評為(wei) 江西省高校特色專(zhuan) 業(ye) ;建有專(zhuan) 門史、有機化學、基礎數學、體(ti) 育教育訓練學等8個(ge) 省級重點學科;建有專(zhuan) 門史、有機化學、體(ti) 育教育訓練學、課程與(yu) 教學論等16個(ge) 碩士點。現有全日製在校生21000餘(yu) 人,成教生5300餘(yu) 人,麵向全國29個(ge) 省市區招生,並招收有韓國、泰國、烏(wu) 克蘭(lan) 等國留學生。學校擁有完備的現代化教學設施和豐(feng) 富的圖書(shu) 資料。校園占地麵積2100餘(yu) 畝(mu) ,校舍建築麵積70餘(yu) 萬(wan) 平方米,教學科研儀(yi) 器設備總值近1.2億(yi) 元,圖書(shu) 館藏書(shu) 177萬(wan) 餘(yu) 冊(ce) ,另有40萬(wan) 餘(yu) 冊(ce) 電子圖書(shu) 、15個(ge) 文獻數據庫。建有一大批裝備先進的教學設施。校園網、計算機和多媒體(ti) 等現代教育技術已普遍運用於(yu) 教育教學實踐和管理工作。學校建有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現有1250餘(yu) 名教職工,其中高級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400餘(yu) 人;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500餘(yu) 人;入選國家級“新世紀百千萬(wan) 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紀優(you) 秀人才計劃”和江西省“新世紀百千萬(wan) 人才工程”15人;有享受國務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貼者的專(zhuan) 家9人;有江西省主要學科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培養(yang) 對象、江西省青年科學家(井岡(gang) 之星)培養(yang) 對象、江西省高校教學名師、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和中青年骨幹教師共56人。學校聘有一批國內(nei) 外知名專(zhuan) 家為(wei) 名譽教授或兼職教授,聘有多名來自美國、澳大利亞(ya) 、日本、韓國、烏(wu) 克蘭(lan) 等國外籍教師。學校學術氛圍濃厚,具有較高的學術科研水平。學校現承擔了國家86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中小企業(ye) 創新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hui) 科學研究項目等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630餘(yu) 項。現有江西省有機藥物化學重點實驗室、江西省數值模擬與(yu) 仿真技術重點實驗室、江西省鎂合金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西省臍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及江西省高校功能材料化學重點實驗室5個(ge) 省級重點實驗室,擁有客家研究中心和中央蘇區研究中心2個(ge)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建有教育發展研究中心、邊緣區域發展研究中心、校園文化研究中心等25個(ge) 校級科研機構。在客家學、中央蘇區史、有機化學、藥物化學、稀土金屬材料化學、校園文化、古代文學等領域形成了顯著的研究特色,在國內(nei) 外產(chan) 生了較大影響。學校編輯出版的《贛南師範學院學報》多次被評為(wei) 全國優(you) 秀社科學報。學校堅持服務社會(hui) ,主動適應地方基礎教育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需要,在培養(yang) 高素質基礎教育師資和各類高級專(zhuan) 門人才的同時,積極開展職後教育與(yu) 培訓工作。已具有高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培養(yang) 資格,成功申報全國教育專(zhuan) 業(ye) 碩士學位培養(yang) 權;現建有“江西省中小學校長培訓基地(贛州)”、“江西省中小學教師培訓基地(贛州)”、“贛州市中小企業(ye) 高層管理人員培訓中心”等培訓機構。學校堅持以質取勝,積極推進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yang) 模式創新,不斷完善“課堂教學——校園文化——社會(hui) 實踐”三元互動對接的教育教學體(ti) 係,學生的基礎理論紮實,基本技能與(yu) 綜合素質不斷提升。近三年來,在校學生參加省級以上各類競賽活動有3600餘(yu) 人次和團體(ti) 獲獎,其中榮獲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全國大學生舞蹈比賽一等獎、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一等獎等國家級競賽一等獎116人次。在2008年江西省首屆師範生(本科層次)基本功大賽中,學校代表隊囊括了書(shu) 法、演講、課件製作、團體(ti) 總分四項第一名。近年來,畢業(ye) 生以其綜合素質優(you) 勢,不僅(jin) 在江西,而且在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等沿海發達地區深受歡迎。學校校風淳正,環境優(you) 美,形成了“崇德、尚學、求實、創新”的優(you) 良校風,被授予全國文明單位、全國綠化模範單位、全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進單位、全國全民健身活動先進單位、全國“五四”紅旗團委、江西省文明單位、江西省校風建設文明單位、江西省首批安全文明校園、江西省園林化單位等榮譽稱號。目前,全校上下以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十七大精神為(wei) 動力,以科學發展觀為(wei) 指導,大力弘揚贛師人特有的“精氣神”,全麵實施“品牌立校、科研興(xing) 校、人才強校、科學治校”四大戰略,為(wei) 把學校建設成為(wei) 質量較高、特色明顯、校園和諧、在省內(nei) 外有較高聲譽的師範大學而不懈努力!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