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奮進中的遼寧工程技術大學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建於(yu) 1949年,是一所以工為(wei) 主,以工程技術見長的國家重點大學。1978年被國務院確定為(wei) 全國88所重點大學之一,1996年經國家教委批準由原阜新礦業(ye) 學院更名並升格為(wei)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12年遼寧省人民政府和國家安全生產(chan) 監視治理總局共建學校,被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hui) 、教育部確定為(wei) 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小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學科門類齊全,學科專(zhuan) 業(ye) 實力較強。學校現擁有工學、治理學、理學、經濟學、文學、法學、農(nong) 學、教育學、藝術學等九大學科門類,設有24個(ge) 學院、67個(ge) 本科專(zhuan) 業(ye) ,其中國家級特色專(zhuan) 業(ye) 8個(ge) ,省級特色專(zhuan) 業(ye) 30個(ge) ,覆蓋地礦、能源、冶金、機械、電力、電子、通訊、建築、交通、土木、市政、水利、環保、金融等國民經濟所有行業(ye) 領域。學校1981年被批準為(wei) 首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1993年獲準為(wei) 博士學位授予單位、有條件接收留學生單位之一,1999年被批準設立博士後科研活動站,現建有礦業(ye) 工程、力學、測繪科學與(yu) 技術、安全科學與(yu) 工程4個(ge) 博士後科研活動站,擁有5個(ge)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0個(ge) 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4個(ge)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44個(ge) 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7個(ge) 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領域,以及得工商治理碩士(MBA)、工程治理碩士、公共治理碩士專(zhuan) 業(ye) 學位授予權。擁有安全技術及工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3個(ge) 遼寧省一流特色學科、7個(ge) 省級重點學科。目前,在冊(ce) 學生4萬(wan) 餘(yu) 人,其中全日製在校博士生、碩士生、本科生、留學生3.1萬(wan) 人。教學科研設施完善、學習(xi) 生活條件優(you) 良。學校建有阜新校區中華路校園、玉龍校園和葫蘆島校區龍灣校園,占地4240畝(mu) ,其中阜新校區占地1900畝(mu) 、葫蘆島校區占地2340畝(mu) ,校舍建築麵積73萬(wan) 平方米。阜新校區建在契丹文化起源地、玉龍故鄉(xiang) ——遼寧省阜新市,京沈高鐵即將建成通車,從(cong) 這裏到沈陽隻需半個(ge) 小時,到北京隻需2個(ge) 小時,在阜新校區可以領略到的草原文化,感受純樸的民風和校園的古樸厚重。葫蘆島校區建在渤海之濱、首山腳下,關(guan) 外第一市——遼寧省葫蘆島市,這裏間隔海邊隻有2公裏,天氣宜人,交通便利,在葫蘆島校區可以領略到海洋文化,感受校園的現代氣味和大氣磅礴。學校建有力學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6個(ge) 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國家大學科技園、國家技術轉移示範機構、國家級科技企業(ye) 孵化器、礦山液壓技術與(yu) 裝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安全生產(chan) 技術基礎研究中心、國家煤礦開采與(yu) 安全技術創新服務平台、1個(ge)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個(ge) 遼寧省重大科技平台、13個(ge) 省級重點實驗室,10個(ge) 省級工程研究中心,6個(ge) 省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11個(ge) 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以及煤炭行業(ye) 和省級協同創新中心。這些教學科研平台全部向學生開放,可為(wei) 學生提供全方位、全天候的科技創新實踐服務。師資氣力比較雄厚,教學科研能力較高。建有一支德才兼備、富有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具有較強競爭(zheng) 力的高水平師資隊伍。現有專(zhuan) 任教師1700餘(yu) 人,擁有雙聘院士4人、長江學者4人、具有副高級職稱職員1000餘(yu) 人,具有碩士以上學位教授900餘(yu) 人。有1個(ge) 國家級教學團隊、11個(ge) 省級教學團隊、5個(ge) 遼寧省高校創新團隊;2名教師被確定為(wei) 新世紀百千萬(wan) 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名教師被確定為(wei) 遼寧省“院士後備人選培養(yang) 工程”第二批人選,5名教師被確定為(wei) 遼寧省攀登學者,9名教師被確定為(wei) 遼寧特聘教授。一批教師分別被確定為(wei) 省部級學科學術帶頭人、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hui) 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專(zhuan) 家評審組成員、國家安全生產(chan) 專(zhuan) 家組成員、國家煤炭產(chan) 業(ye) 技術委員會(hui) 委員、省學位委員會(hui) 學科評議組成員、遼寧省各專(zhuan) 業(ye) 教學指導委員會(hui) 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或委員及各類學會(hui) 與(yu) 學術期刊編委會(hui) 委員。人才培養(yang) 理念先進,創新人才培養(yang) 模式。學校作為(wei) 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yang) 計劃高校,始終堅持立德樹人,堅持腳踏實地、麵向基層、麵向實踐的人才培養(yang) 理念,注重培養(yang) 學生知識、能力、素質協同發展,以培養(yang) 誠樸求是、博學篤行,具有國際視野和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強的應用創新型人才為(wei) 目標,著力加強應用創新型人才培養(yang) 體(ti) 係建設和實踐,不中斷深化人才培養(yang) 模式改革,全麵開展合作教育,培養(yang) 學生樸實無華、堅韌頑強、無私奉獻的“太陽石精神”和應用創新能力,努力追求社會(hui) 責任感強的質量、社會(hui) 適應能力強的質量和發展後勁足的質量。學校開展了“以學生為(wei) 中心”的教與(yu) 學模式改革,有效調動學生學習(xi) 積極性,加大學生參與(yu) 度,進步學生自主學習(xi) 能力。2006年,學校以優(you) 秀成績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近年來,學校先後有80餘(yu) 項教學成果獲國家和遼寧省優(you) 秀教學成果獎。學校創立的“以企業(ye) 真實題目為(wei) 載體(ti) ,將校企協同貫串於(yu) 培養(yang) 全過程”的應用創新型人才培養(yang) 模式,不僅(jin) 惠及每一名學生,而且還獲得2014年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全國1200餘(yu) 所普通本科高校共有452個(ge) 項目獲獎。科技創新能力較強,社會(hui) 服務水平較高。學校積極轉變科技發展方式,創新發展模式,建立了“頂天立地”的科技發展方式,著力打造國家能源領域重要的科技創新基地,為(wei) 地方經濟社會(hui) 發展提供科技支撐,科技實力和競爭(zheng) 力在遼寧省工科院校中排在首位。學校與(yu) 全國20多個(ge) 省、市、自治區的數百家大型企業(ye) 建立了長期合作關(guan) 係和技術同盟。2008年以來,先後承擔國家科技攻關(guan)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973”計劃、“863”國家高新技術等各類科研課題3500餘(yu) 項,240餘(yu) 項成果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獎勵,先後有4項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年度科技經費3億(yi) 餘(yu) 元,擁有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關(guan) 鍵技術,在礦山多難難治理、安全技術與(yu) 工程、測繪科學與(yu) 工程、治理科學與(yu) 工程、機械製造等研究領域形成了明顯上風和突出特色,在衝(chong) 擊地壓猜測與(yu) 防治、煤炭自燃火多難防治等很多研究領域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學校連續組織參加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hui) ,多次獲得“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hui) 優(you) 秀組織獎”;先後舉(ju) 辦國際礦山丈量協會(hui) 第十二屆大會(hui) 、現代采礦與(yu) 安全國際學術會(hui) 議、中俄礦山深部開采岩石動力學高層論壇、國際測繪與(yu) 地球空間信息研討會(hui) 等百餘(yu) 次國際學術會(hui) 議和全國學術會(hui) 議,具有較高的學術聲譽和國際著名度。堅持開放辦學,對外交流與(yu) 合作日益擴大。學校與(yu) 神華團體(ti) 、中煤能源團體(ti) 、中平能化團體(ti) 、大同煤業(ye) 團體(ti) 、山西焦煤團體(ti) 等一批國內(nei) 大型企業(ye) 簽訂了實質性校企合作協議,與(yu) 阜新、朝陽、營口、鐵嶺等市簽訂了市校共建合作協議。擁有國家安全培訓一級資質、全國煤炭行業(ye) 職業(ye) 經理人資格認證一級培訓資質和全國煤炭行業(ye) 經營治理幹部工商治理培訓資質。在省內(nei) 高校中率先成立了教育發展基金會(hui) ,擁有董事會(hui) 單位120家。學校與(yu) 俄羅斯、美國、德國、法國、澳大利亞(ya) 、南非、日本、越南等四十多個(ge) 國家的數百所高校、科研機構建立了長期穩固的友好合作關(guan) 係,在人才培養(yang) 、科學研究、學術交流等領域開展了密切的合作。與(yu) 美國勞倫(lun) 斯科技大學合作開辦“3+2”碩士聯合培養(yang) 項目、與(yu) 澳大利亞(ya) 斯威本科技大學合作開展“2+2”本科雙學位聯合培養(yang) 項目。學校鼓勵畢業(ye) 生赴海外高校學習(xi) 深造,優(you) 先推薦優(you) 秀畢業(ye) 生申請中俄政府獎學金項目、國家公派出國留學項目。校園文化生活豐(feng) 富,學生創新創業(ye) 能力較強。學校於(yu) 2008年被教育部確定為(wei) 全國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高校,2009年被確定為(wei) 全國首批大學生創新創業(ye) 練習(xi) 計劃項目實施高校,2014年榮獲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ye) 練習(xi) 計劃實施工作先進單位。學校針對不同學科專(zhuan) 業(ye) 特點,建立了大眾(zhong) 化教育背景下本科生課外科研練習(xi) 和創新性實踐模式,即以創新項目為(wei) 牽引的練習(xi) 全過程模式、以職業(ye) 素養(yang) 為(wei) 導向的練習(xi) 全參與(yu) 模式、以科技競賽為(wei) 載體(ti) 的練習(xi) 全覆蓋模式、以專(zhuan) 業(ye) 實踐為(wei) 基礎的文科練習(xi) 模式、以專(zhuan) 業(ye) 強化為(wei) 目的的遞進模式。各類創新性練習(xi) 計劃覆蓋全部學生,每年在全國和省級各類科技學術競賽中,有近千人次獲獎。自2006年開始,學校創造性開展了課外綜合教育改革,形成了“主題思想教育、課外創新教育、專(zhuan) 業(ye) 實踐教育和人文藝術教育”為(wei) 主要內(nei) 收留的雙嵌進素質拓展學分模式,成功打造了學生第二成績單。每年開展各類素質拓展活動1000餘(yu) 項,多彩的精品學生活動為(wei) 學生良好個(ge) 性發展提供廣闊空間,校園民族舞蹈大賽、大學生英語辯論賽、校園十佳歌手大賽等校級精品賽事為(wei) 學生搭建了展示才藝的舞台。我校大學生中國夢宣講團,被共青團中心、教育部、全國學聯評為(wei) “第三屆全國高校十佳學生標兵社團”,這是遼寧省高校曆史上唯一獲此殊榮的學生社團。我校學生孫捷夫、宋曉龍於(yu) 2011年和2013年分別獲得第七屆、第八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每屆隻有30名本科生獲獎。校團委連續兩(liang) 次被共青團中心授予“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光榮稱號,是遼寧省第一家兩(liang) 次獲得該稱號的高校。《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中國教育報》《遼寧日報》等主流媒體(ti) 多次宣傳(chuan) 報道我校課外育人工作經驗。畢業(ye) 生就業(ye) 質量和就業(ye) 層次較高。學校畢業(ye) 生就業(ye) 率連年達95%以上,始終位居全省高校前列。學校教務處被教育部評為(wei) 全國普通高校優(you) 秀教務處;2000年和2009年,學校連續兩(liang) 次被教育部評為(wei) “全國畢業(ye) 生就業(ye) 工作先進集體(ti) ”;2010年被教育部評為(wei) “全國首批畢業(ye) 生就業(ye) 典型經驗高校50強”;2013年12月,學校作為(wei) 唯逐一所本科院校在全國普通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工作會(hui) 議上先容就業(ye) 工作經驗;先後多次榮獲遼寧省畢業(ye) 生就業(ye) 工作先進集體(ti) 。學生畢業(ye) 後紛紛被國內(nei) 500強企業(ye) 選聘,或者考取“985”“211”高校研究生,或者考取公務員,或者投進大眾(zhong) 創業(ye) 、萬(wan) 眾(zhong) 創新的洪流……,跨境鐵路 國際物流,廣大畢業(ye) 生傳(chuan) 承樸實無華、堅韌頑強、無私奉獻的“太陽石精神”,以腳踏實地、吃苦刻苦、勇於(yu) 實踐、團結協作、甘於(yu) 奉獻的特點,贏得了國家機關(guan) 和企事業(ye) 單位的歡迎,受到了社會(hui) 的好評。櫛風沐雨,春華秋實。遼寧工大以其優(you) 良的學風和校風,多次被遼寧省政府、省教育廳授予“文明單位”、“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先進單位”、“安全文明校園”、“優(you) 良學風校”等榮譽稱號。建校67年來,已向國家輸送了12萬(wan) 名各類人才,學校已成為(wei) 培養(yang) 科學家、企業(ye) 家、政治家、高素質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搖籃。在12萬(wan) 名校友中,有10餘(yu) 名校友先後當選為(wei) 中心委員、候補委員和中紀委委員;有國務院副秘書(shu) 長,有數十名國家部委領導、省委書(shu) 記、省長、市委書(shu) 記、市長,有5名校友被遴選為(wei) 中國工程院院士和長江學者,有30餘(yu) 名校友擔任國內(nei) 著名大學校長、黨(dang) 委書(shu) 記,其中有3位校友正擔任“985”、“211”大學校長;有一大批校友擔任國有或民營大中型企業(ye) 掌門人。偉(wei) 大的時代賦予崇高的使命。遼寧工大人正以昂揚的鬥誌、豪邁的情懷、創新的精神,堅持創新發展、科學發展、特色發展、內(nei) 涵發展、可持續發展,向著工大夢想不中斷進發!獲得榮譽
一般情況下,高校會(hui) 在畢業(ye) 生離校後一段時間內(nei) 整理好畢業(ye) 生的檔案,並在確保無誤的情況下將其寄送至相應的地址。具體(ti) 寄送時間可能會(hui) 因學校工作安排而有所不同,但通常會(hui) 在離校後的一個(ge) 月內(nei) 完成。
對於(yu)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3屆本科畢業(ye) 生,建議你們(men) 關(guan) 注學校的官方通知或者谘詢學校的教務部分,以獲取正確的檔案寄送時間和相關(guan) 留意事項。如有需要,也可以向所在學院的相關(guan) 負責人谘詢,以便及時了解畢業(ye) 檔案的具體(ti) 情況。
可以。
轉專(zhuan) 業(ye) 工作程序:
(一)學校根據各專(zhuan) 業(ye) 的教學資源、專(zhuan) 業(ye) 評價(jia) 結果等因素確定專(zhuan) 業(ye) 轉進學生限額;
(二)各學院成立轉專(zhuan) 業(ye) 工作領導小組,製定轉進學生的遴選規則,報教務處審批後予以公布。
(三)學生填報轉專(zhuan) 業(ye) 誌願,可填報第一、第二兩(liang) 個(ge) 誌願;
(四)學校提供學天生績,學院負責依據學生誌願、第三條的優(you) 先原則和轉專(zhuan) 業(ye) 遴選規則,完成轉專(zhuan) 業(ye) 的錄取工作,經學校審核後,公示10日,如有異議可向學校投訴;
根據遼寧工程技術大學的規定,學生在進進大學後是有一定的機會(hui) 可以調換專(zhuan) 業(ye) 的。但是調換專(zhuan) 業(ye) 需要符合一定的條件和程序,包括但不限於(yu) 學分要求、專(zhuan) 業(ye) 配額、學院審核等。學生需要向學院提出申請,並經過相關(guan) 部分的審批和批準。調換專(zhuan) 業(ye) 的機會(hui) 並不是無窮的,取決(jue) 於(yu) 學校的政策和實際情況。因此,假如想要調換專(zhuan) 業(ye) ,建議學生提前了解學校的相關(guan) 規定,並與(yu) 學院的教務辦公室進行谘詢和溝通。
一、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教務處登錄進口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教務處登錄進口為(wei) ,學生可以複製該網址到瀏覽器地址進進登錄頁麵。
二、遼寧工程技術大學簡介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創建於(yu) 1949年,是一所具有七十年悠久曆史的國家重點大學。新中國成立前夕,為(wei) 恢複生產(chan) 、發展經濟、支援解放全中國,經東(dong) 北人民政府批準,分別成立了阜新工科高級職業(ye) 學校、撫順工科高級職業(ye) 學校、鶴崗工科高級職業(ye) 學校、雞西煤礦產(chan) 業(ye) 學校以及東(dong) 北煤礦工人速成學校。1958年,在這些學校的基礎上,分別成立了阜新煤礦學院、撫順煤礦學院、雞西礦業(ye) 學院和遼寧煤礦師範學院。六十年代初期院校調整,四校合並,校址選於(yu) 遼寧省阜新市,定名為(wei) 阜新煤礦學院,成為(wei) 東(dong) 北地區唯逐一所煤炭高等院校。1978年學校更名為(wei) 阜新礦業(ye) 學院。1996年學校更名為(wei)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1998年學校由原煤炭產(chan) 業(ye) 部劃回遼寧省人民政府治理,實行中心與(yu) 地方共建、以地方治理為(wei) 主的體(ti) 製。1999、2000年,原阜新產(chan) 業(ye) 學校、遼寧電子計算機學校和遼寧省財政學校先後並進學校。現設有25個(ge) 學院、67個(ge) 本科專(zhuan) 業(ye) 。在冊(ce) 學生3.2萬(wan) 餘(yu) 人,其中全日製在校博士生、碩士生、本科生、留學生2.6萬(wan) 餘(yu) 人。
七十年來,一代又一代遼寧工大人秉承“誠樸求是、博學篤行”的校訓,弘揚“樸實無華、堅韌頑強、無私奉獻”的太陽石精神,改革創新,苦幹實幹,創造了輝煌業(ye) 績,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偉(wei) 大成就。1978年被國務院確定為(wei) 全國首批88所重點院校之一;1981年被批準為(wei) 首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1993年獲準為(wei) 博士學位授予單位、有條件接收留學生單位;1999年被批準設立博士後科研活動站,同年獲得工程碩士專(zhuan) 業(ye) 學位授予權;2009年獲得工商治理碩士(MBA)專(zhuan) 業(ye) 學位授予權;2010年獲工程治理碩士專(zhuan) 業(ye) 學位授予權;2011年獲批為(wei) 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yang) 計劃高校;2012獲批為(wei) 接受中國政府獎學金學生院校;2013年獲批為(wei) 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重點建設高校;2017年被評為(wei) 全國創新創業(ye) 典型經驗高校,同年景為(wei) 遼寧省國內(nei) 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礦業(ye) 工程、安全科學與(yu) 工程、測繪科學與(yu) 技術3個(ge) 學科進選為(wei) 遼寧省雙一流建設學科。現已成為(wei) 以工為(wei) 主,工、管、理等多學科協調發展,辦學特色突出,辦學設施完善,師資氣力雄厚的著名高等學府。
遼寧工大教學科研設施完善、學習(xi) 生活環境幽雅。學校建有阜新校區中華路校園、玉龍校園和葫蘆島校區龍灣校園,占地4240畝(mu) ,其中阜新校區占地1900畝(mu) 、葫蘆島校區占地2340畝(mu) ,校舍建築麵積73萬(wan) 平方米。建築麵積4.5萬(wan) 平方米的3座現代化圖書(shu) 館分布在三個(ge) 校園,館躲圖書(shu) (電子圖書(shu) )近290萬(wan) 冊(ce) ,各類數據庫60餘(yu) 個(ge) ,中外文期刊1600多種。學校編輯出版《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和《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社會(hui) 科學版)》,其中《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美國(CA)來源期刊、荷蘭(lan) (Scopus)來源期刊、美國EBSCO來源期刊、美國(Ulrichweb)來源期刊,俄羅斯(AJ,VINITI)來源期刊。《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社會(hui) 科學版)》是全國高校優(you) 秀社科期刊。
遼寧工大堅持走特色發展之路,擁有一批特色鮮明、實力較強的傳(chuan) 統學科。建有礦業(ye) 工程、力學、測繪科學與(yu) 技術、安全科學與(yu) 工程4個(ge) 博士後科研活動站;擁有7個(ge)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7個(ge) 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6個(ge)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60個(ge) 碩士學位授權點;擁有工商治理碩士、工程碩士(含17個(ge) 授權領域)、會(hui) 計、公共治理4個(ge) 專(zhuan) 業(ye) 學位授權點;擁有1個(ge)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3個(ge) 遼寧省一流建設學科、9個(ge) 省級重點學科;擁有8個(ge) 國家級特色專(zhuan) 業(ye) 、7個(ge) 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yang) 計劃試點專(zhuan) 業(ye) 、2個(ge) 本科重點支持專(zhuan) 業(ye) ;擁有1個(ge) 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ge)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6個(ge) 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學校大力推進“專(zhuan) 業(ye) +人工智能”新工科建設,產(chan) 生了一批生機勃勃的新興(xing) 學科。2018年,學校與(yu) 騰訊雲(yun) 計算(北京)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墨桐花開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聯合成立遼寧工程技術大學—騰訊雲(yun) 人工智能學院,進一步推進“專(zhuan) 業(ye) +人工智能、雲(yun) 計算、大數據、互聯網+等”新工科建設,培養(yang) 新工科人才。
遼寧工大大力實施人才強校戰略,不中斷加大人才隊伍建設力度,建設了一支數目適當、結構公道、發展趨勢好、專(zhuan) 業(ye) 水平和教學水平高,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布滿生機活力的師資隊伍。現有專(zhuan) 任教師1484人,高級職稱教師874人,中組部1人,*1人,遼寧省攀登學者5人,遼寧特聘教授9人,二級教授26人。1名教師被確定為(wei) 國家人選,3名教師被確定為(wei) 新世紀百千萬(wan) 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空運報價(jia) 海運價(jia) 格,66名教師被確定為(wei) 遼寧省百千萬(wan) 人才工程百千層次人選。一批教師分別被確定為(wei) 省部級學科學術帶頭人、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hui) 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專(zhuan) 家評審組成員、國家安全生產(chan) 專(zhuan) 家組成員、國家煤炭產(chan) 業(ye) 技術委員會(hui) 委員、省學位委員會(hui) 學科評議組成員及各類學會(hui) 與(yu) 學術期刊編委會(hui) 委員。
遼寧工大作為(wei) 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yang) 計劃高校,始終把人才培養(yang) 質量視為(wei) 學校的生命,以培養(yang) 應用創新型人才為(wei) 目標,著力推進應用創新型人才培養(yang) 體(ti) 係建設和實踐,不中斷深化人才培養(yang) 模式改革,培養(yang) 學生“太陽石精神”和應用創新能力,讓每一名學天生為(wei) 最好的自己。2006年,學校以優(you) 秀成績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近年來,學校先後有80餘(yu) 項教學成果獲國家和遼寧省優(you) 秀教學成果獎。畢業(ye) 生就業(ye) 率連年達95%以上,居遼寧省高校前列。廣大畢業(ye) 生以腳踏實地、吃苦刻苦、勇於(yu) 實踐、團結協作、甘於(yu) 奉獻的特點,贏得了國家機關(guan) 和企事業(ye) 單位的歡迎,受到了社會(hui) 的好評。教務處被教育部評為(wei) 全國普通高校優(you) 秀教務處,學校先後兩(liang) 次被教育部評為(wei) 全國普通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工作先進集體(ti) ,2010年被評為(wei) 全國首批畢業(ye) 生就業(ye) 典型經驗高校,2016年獲批為(wei) 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ye) 教育改革示範高校,2017年被評為(wei) 全國創新創業(ye) 典型經驗高校。
遼寧工大積極轉變科技發展方式,創新發展模式,立足遼寧,麵向全國,積極服務區域經濟社會(hui) 與(yu) 地礦行業(ye) 發展,著力為(wei) 地方經濟社會(hui) 發展提供科技支撐,著力打造國家能源領域重要的科技創新基地。建有國家大學科技園、國家級科技企業(ye) 孵化器、國家技術轉移示範機構;建有1個(ge)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ge) 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1個(ge) 國家安全生產(chan) 技術基礎研究中心、1個(ge) 煤炭行業(ye) 協同創新中心;建有2個(ge) 遼寧省高等學校重大科技平台、18個(ge) 省部級重點建設實驗室、13個(ge) 省部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近年來,先後承擔國家科技攻關(guan)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973”計劃、“863”國家高新技術等各類科研課題3500餘(yu) 項,240餘(yu) 項成果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獎勵,先後有4項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擁有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關(guan) 鍵技術,在礦山多難難治理、安全技術與(yu) 工程、測繪科學與(yu) 技術、治理科學與(yu) 工程、機械製造等研究領域形成了明顯上風和突出特色,在衝(chong) 擊地壓猜測與(yu) 防治、煤炭自燃火多難防治、煤礦瓦斯防治理論與(yu) 技術、安全結構分析與(yu) 猜測、全球衛星導航精密單點定位理論與(yu) 算法、遠感衛星對地觀測係統圖像處理理論與(yu) 方法等很多研究領域已達到國內(nei) 國際先進水平。學校連續組織參加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hui) ,多次獲得“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hui) 優(you) 秀組織獎”;先後舉(ju) 辦國際測繪與(yu) 地球空間信息研討會(hui) 、智能裝備及機器人技術國際研討會(hui) 、煤礦衝(chong) 擊地壓防治工程前沿技術高端論壇、第35屆國際采礦岩層控製會(hui) 議、2017國際聰明礦山創新論壇、治理科學與(yu) 工程學會(hui) 2017年年會(hui) 暨第十五屆中國治理科學與(yu) 工程論壇等近百次國際學術會(hui) 議和全國學術會(hui) 議,具有較高的學術聲譽和國際著名度。
遼寧工大始終堅持開放辦學,對外交流與(yu) 合作日益擴大。與(yu) 阜新、朝陽、營口、鐵嶺等市簽訂了市校共建合作協議,與(yu) 神華團體(ti) 、中煤能源團體(ti) 、中平能化團體(ti) 、大同煤業(ye) 團體(ti) 、山西焦煤團體(ti) 等20多家國內(nei) 大型企業(ye) 簽訂了實質性校企合作協議。學校擁有國家安全培訓一級資質、全國煤炭行業(ye) 職業(ye) 經理人資格認證一級培訓資質和全國煤炭行業(ye) 經營治理幹部工商治理培訓資質。在省內(nei) 高校中率先成立了教育發展基金會(hui) ,擁有董事會(hui) 單位120家。學校建立了長期、穩固的校際交流與(yu) 合作國際合作平台,已與(yu) 美國、加拿大、哥倫(lun) 比亞(ya) 、英國、德國、法國、波蘭(lan) 、意大利、愛爾蘭(lan) 、瑞典、俄羅斯、烏(wu) 克蘭(lan) 、烏(wu) 茲(zi) 別克斯坦、澳大利亞(ya) 、新西蘭(lan) 、日本、韓國、新加坡、越南、蒙古、巴基斯坦、柬埔寨、馬來西亞(ya) 、泰國、尼泊爾、南非、中國台灣、中國香港等3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的近200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校際合作關(guan) 係,在學者交流、人才培養(yang) 、科學研究等領域開展實質性合作。學校還與(yu) 美國勞倫(lun) 斯科技大學開展“3+2”、與(yu) 澳大利亞(ya) 詹姆斯庫克大學開展“2+2”等學生聯合培養(yang) 項目。2008年我校成為(wei) 接收遼寧省政府獎學金生院校,2012年獲批教育部“中國政府獎學金自主招生資格院校”,2013年景為(wei) 國家漢辦漢語水平考試(HSK)遼寧地區考點,2017年獲批“絲(si) 綢之路”來華留學生中國政府獎學金項目。留學生生源國達42個(ge) ,建立了涵蓋研修生、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的留學培養(yang) 體(ti) 係。學校堅持“擴大規模,進步層次,保證質量,規範治理”的來華留學工作方針,在穩步提升留學生招生規模和層次的同時,不中斷進步留學生教育教學質量,注重內(nei) 涵式發展,打造“留學工大”的教育品牌。
遼寧工大校園文化生活豐(feng) 富多彩。作為(wei) 首批全國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試點高校,創新構建實施雙嵌進素質拓展學分模式,學生課外素質拓展活動內(nei) 收留不中斷豐(feng) 富,數目和質量不中斷進步,形成“一節、兩(liang) 月、三類講座、四項工程、十五項賽事”為(wei) 框架的校園文化活動體(ti) 係。作為(wei) 全國第二批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高校,先後有1000餘(yu) 個(ge) 學生項目獲得國家和省級資助,學校被評為(wei) 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ye) 練習(xi) 計劃工作實施先進單位。通過“五位一體(ti) ”本科生課外科研練習(xi) 體(ti) 係,實現專(zhuan) 業(ye) 教師的全參與(yu) 和對本科生創新創業(ye) 能力培養(yang) 的全覆蓋。3名本科生先後被授予第七屆、第八屆、第十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1個(ge) 學生科研團隊獲全國大學生“小平科技創新團隊”稱號。學校獲批團中心KAB創業(ye) 俱樂(le) 部,學生在國家級和省級創新創業(ye) 競賽中獲獎近2000項,1個(ge) 學生社團被授予全國百佳大學生創業(ye) 社團,2名學生被授予全國百名大學生創業(ye) 英雄稱號。持續開展以低年級側(ce) 重社會(hui) 觀察,高年級側(ce) 重專(zhuan) 業(ye) 實踐為(wei) 主要形式的社會(hui) 實踐活動,多項成果、多個(ge) 集體(ti) 和個(ge) 人受到國家級或省級表彰。學生廣泛參與(yu) 誌願服務活動,積極投身誌願服務西部計劃、誌願服務遼西北計劃和研究生支教團工作,學校3次榮獲“全國大學生誌願服務西部計劃優(you) 秀等次項目辦”。學校被確定為(wei) 首批全國共青團基層組織建設和基層工作試點單位,3次被共青團中心授予“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多個(ge) 團支部被授予“全國五四紅旗團支部”“全國高校踐行示範團支部”和“全國活力團支部”。大學生宣講團榮獲“全國高校優(you) 秀學生社團標兵”等多項榮譽。
櫛風沐雨,春華秋實。遼寧工大以其優(you) 良的學風和校風,多次被遼寧省政府、省教育廳授予“文明單位”、“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先進單位”、“安全文明校園”、“優(you) 良學風校”等榮譽稱號。建校69年來,學校為(wei) 國家培養(yang) 了14萬(wan) 餘(yu) 名優(you) 秀畢業(ye) 生,其中有10餘(yu) 名校友先後當選為(wei) 中心委員、中心候補委員和中紀委委員,有數十名校友當選為(wei) 國家部委領導、省委書(shu) 記、省長,有3名校友當選為(wei) 中國工程院院士,有一批優(you) 秀校友擔任大中型企業(ye) 負責人。學校位列2017-2018中國重點大學綜合競爭(zheng) 力排行榜理工類第49位、2015年中國政要排行榜全國第55位、1977年恢複高考以來培養(yang) 兩(liang) 院院士最多大學排行榜第51位,素有煤炭行業(ye) “黃埔軍(jun) 校”的美譽。
偉(wei) 大的時代賦予崇高的使命,遼寧工大人正以昂揚的鬥誌、豪邁的情懷、創新的精神,,以本科教育為(wei) 立校之本,以研究生教育為(wei) 強校之路,以培養(yang) 應用創新型人才為(wei) 中心,以服務遼寧區域和地礦行業(ye) 發展為(wei) 價(jia) 值追求,以內(nei) 涵發展和質量提升為(wei) 工作主線,深化改革創新,大力實施特色發展、質量提升、創新驅動、人才強校、文化引領五大發展戰略,紮實推進“雙一流”建設,全麵建設特色鮮明的國內(nei) 高水平研究應用型大學,為(wei) 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在哪裏附正確地址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教務處官網進口地址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教務處在線進口:高標簽]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郵編附地址和先容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專(zhuan) 業(ye) 排名,招生專(zhuan) 業(ye) 目錄(10篇)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有幾個(ge) 校區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教務處電話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高考錄取通知書(shu) 什麽(me) 時候發放-快遞查詢進口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招生辦電話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是一本嗎是一本還是二本大學;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