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運港:
目的港:

海運價格走勢分析(石油價格未來的走勢分析)

 NEWS     |      2023-01-06 11:07

集運行業(ye) 的牛市拐點到了?

據證券時報報道,2021年,中美熱門航線上,集裝箱運價(jia) 一度攀升至每標箱2萬(wan) 美元,運費甚至比肩單櫃貨值,集運行業(ye) 邁入史詩級牛市行情。進入2022年,天價(jia) 運費逐漸鬆動。作為(wei) 全球集運主幹線,美線今年在需求端表現壓抑,美西運價(jia) 從(cong) 春節前的1.3萬(wan) 美元左右,下探至7000美元。

此外,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jia) 指數(SCFI)也已高位回落,年內(nei) 已跌超17%。作為(wei) 集運市場的主幹航線,美線運價(jia) 的高位回落,也引發了市場對集運市場的看空情緒。

受此影響,今日港股的海運股尾盤跌幅擴大。截至收盤,中遠海控(01919)下跌4.61%,東(dong) 方海外國際(00316)下跌4.36%,太平洋航運(02343)下跌4.66%。此外,A股上市的集裝箱龍頭中遠海控(601919.SH)自去年7月高點以來,已大幅回撤超40%。

羅蘭(lan) 貝格全球合夥(huo) 人於(yu) 占福表示,今年以來SCFI指數下跌存在國際海運淡旺季波動的正常規律、俄烏(wu) 戰爭(zheng) 等多重因素影響,而且疫情影響下的全球物流供應鏈在今年出現變動。國外很多市場的經濟運行已經恢複至常態,有些物資的供應不一定完全從(cong) 中國走,同時,3、4月份上海疫情連帶著華東(dong) 區的生產(chan) 放緩,國內(nei) 部分出口機會(hui) 出現一些被東(dong) 南亞(ya) 替代的情況,中國的出口強度已經有所減弱,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美線運價(jia) 。

此外,日前全球知名投行摩根大通(JP Morgan)發布報告,預警航運業(ye) 衰退風險,一度引發全球航運板塊大跌。論據主要即來自需求端,數據顯示,自5月24日以來,運往美國的集裝箱進口量降幅超過36%。這或許也是今年集運市場最大的變化。

去年美國的需求無疑是最高的,主要是與(yu) 居家有關(guan) 的消費增長,這一類消費今年開始減弱,這也是意料之中的轉變。去年是疫情帶來的畸形的、不正常的消費,今年美國的需求會(hui) 逐步回歸到正常,以服務消費為(wei) 主。

同時,今年還有一個(ge) 很大的變化——美國的通貨膨脹加劇,很多日常用品和食品價(jia) 格比疫情前至少上漲了30、40%,通脹對需求端的影響會(hui) 在第四季度更明顯。

從(cong) 供給看,在疫情後的這輪集運業(ye) 超級周期中,全球集裝箱出現運力投放大比拚。未來行業(ye) 或存在運力過剩的風險。

Alphaliner報告指出,目前的集裝箱船舶的訂單量約900艘,已經創下班輪航運史上最大的訂單規模;新造船訂單的運力之和超過了世界第四、第五和第六大班輪企業(ye) 現有船隊的總和;訂單船舶運力與(yu) 現有船舶的運力占比更是從(cong) 2020年10月的8.2%上升到了2022年5月的27%。另據國泰君安統計,根據目前交付計劃,預計2023-2024年8000箱以上大船(主要運營歐美航線)運力規模將進入兩(liang) 位數高增長期。

國泰君安指出,隨著疫情影響減弱,原先驅動美線需求旺盛的數個(ge) 因素均已開始衰減。一方麵,隨著美國疫情影響減弱,實物消費正在逐步回歸服務消費。另一方麵,美國消費券發放減少,消費者信心指數下滑。根據草根調研,下半年出口訂單能見度有限,建議警惕需求拐點風險。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國際空運
國際海運
國際快遞
跨境鐵路
多式聯運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詳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廣州 南非 26 22 16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詳情
寧波 歐洲 37 27 23 詳情
香港 南亞 30 27 25 詳情

給我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