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裝箱是為(wei) 便於(yu) 物品運送而專(zhuan) 門設計的,在一種或多種運輸方式中無需中途換裝的集合裝載裝置。集裝箱具有這樣一些特點:具有耐久性而能反複使用;設有便於(yu) 搬運和裝卸的裝置,很容易從(cong) 一種運輸方式轉換為(wei) 另一種運輸方式;便於(yu) 貨物裝滿和卸空,具有一立方米以上的容積。
集裝箱是集裝裝備最主要的形式,它在鐵路、公路和水路運輸廣泛應用。集裝箱能一次裝入若幹包裝件或散裝貨物,運輸途中更換車、船時,無須將貨物從(cong) 箱內(nei) 取出換裝,可以有效減少裝卸搬運次數。
集裝箱外形的構思最早起源於(yu) 卡車的車鬥。很早以前,在運輸過程中有時會(hui) 發生卡車運輸的貨物,需通過渡輪或一段火車運輸的過渡。為(wei) 減少貨物裝上卸下的工作量,偶爾會(hui) 有人將整個(ge) 卡車車廂吊上渡船或火車,到達目的地後再將整個(ge) 卡車車廂吊到卡車底盤上。這就給了人們(men) 一種“集裝箱運輸方式”的啟示。
(一)早期的集裝箱運輸設想與(yu) 實踐
早在19世紀初(1801年),英國的安德森(JamesAnderson)博士就提出了集裝箱運輸的設想。1830年,在英國鐵路上首先出現了一種裝煤的容器,接著出現了在鐵路上使用容器來裝運百雜貨。1853年美國鐵路也采用了“容器裝運法”。1845年,英國鐵路上開始出現載貨車廂,這種車廂酷似現在的集裝箱。發展到19世紀的下半世紀,英國蘭(lan) 開夏使用了一種運輸棉紗和棉布的帶有活動框架的托盤,俗稱“蘭(lan) 開夏托盤”(LancashireFlat)。它可以看作最早使用皺形集裝箱。
1880年,美國試製了第一艘內(nei) 河用集裝箱船,在密西西比河上進行試驗,但當時這種新的運輸方式沒有產(chan) 生大的影響,未被廣泛接受。
直到20世紀初期,由於(yu) 世界經濟的發展,某些西方國家陸上運輸量迅速增長,鐵路運輸得到了較快的發展。這時,英國鐵路才正式使用簡陋的集裝箱運輸。這種新的運輸方式在英國采用以後,很快在歐洲推廣。1926年這種方式傳(chuan) 到德國,1928年傳(chuan) 到法國。
1933年在法巴黎成立了“國際集裝箱運輸局”(ICB),這是一個(ge) 民間的集裝箱運輸組織,它以協調有關(guan) 集裝箱各方的合作關(guan) 係為(wei) 目的,並進行“集裝箱所有人”登記業(ye) 務。1931—1939年期間,由於(yu) 公路運輸的迅速發展,鐵路運輸的地位相對下降。公路與(yu) 鐵路之間為(wei) 爭(zheng) 奪貨源,展開了劇烈的競爭(zheng) 。競爭(zheng) 的結果,導致這兩(liang) 種運輸方式不能緊密配合和相互協調,致使集裝箱運輸的經濟效果得不到充分發揮。這個(ge) 時期集裝箱運輸發展極為(wei) 緩慢,其主要原因,一個(ge) 在於(yu) 鐵路運輸和公路運輸的割裂,另一個(ge) 在於(yu) 社會(hui) 生產(chan) 力還較落後,沒有達到開展集裝箱運輸所需的水平,沒有充足麵穩定的適箱貨源,集裝箱運輸所需的技術基礎與(yu) 配套的設施落後,集裝箱運輸有組織管理水平也較差,使集裝箱運輸的優(you) 越性不能很好發揮,影響集裝箱運輸的開展。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