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著名的船公司有兩(liang) 家:
一家就是NOL,海皇
大家都叫“美總”,其實受控於(yu) 新加坡。1997年4月13日,新加坡NOL與(yu) 美國APL正式簽定協議,由NOL收購APL的全部股份,NOL將擁有包括APL全部運力在內(nei) 的總共113艘船舶,營業(ye) 額的總和超過40億(yi) 美元。這樣,NOL由原來的排名第15位而躍升為(wei) 世界第5大航運公司。
APL長期以來經營運輸和物流業(ye) 務,是美國數一數二的航運公司,在跨太平洋航線上擁有不容置疑的地位,在亞(ya) 洲航運市場上也占有相當可觀的份額。太平洋航線是NOL的發展目標,APL的加盟使這一目標得以實現。
NOL兼並APL的最大收益在於(yu) 其巨大的品牌資產(chan) 和國外市場。在兼並之後,APL仍保留其公司名稱和公司標誌,管理部仍設在奧克蘭(lan) ,船隊繼續以美國籍船經營。不僅(jin) 如此,NOL還將自己的集裝箱船隊納入APL名下,以APL的名稱參與(yu) 市場競爭(zheng) 。根據有關(guan) 統計,APL的銷售回報率已經達到16.8%
如果再把時間前移十年,APL同樣倍受業(ye) 界關(guan) 注。在其太平洋航線的喜人業(ye) 務增長量的鼓舞下,APL訂造了第一艘4300TEU的“C-10”級集裝箱船,在當時情況下,這可是世界上最大的集裝箱船,引起了巨大的轟動。但是,由於(yu) 該係列船舶的船體(ti) 太寬,無法通過巴拿馬運河而再次引起非議。雖然如此,由APL此舉(ju) 引發的訂造巨輪之戰,其後卻愈演愈烈了。
另外一家就是PIL,太平
太平船務:新加坡太平船務和我國特別是我國交通部的關(guan) 係十分之不一般。開放前,許多中國的船運不了的東(dong) 西或到不了的的地方,都是通過交通部找到太平,由太平來做。所以開放之後太平是第一個(ge) 拿到國內(nei) 經營資質的資班輪公司。太平集團的業(ye) 務分為(wei) 三個(ge) 部分,也就是三個(ge) 子公司,一是航運公司,二是造箱廠(造集裝箱),三是物流公司早在1967年新加坡太平船務公司成立時,他們(men) 就開始在中國發展業(ye) 務,是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外國船運公司之一。那時中國的港口還未正式對外開放,但太平船務已有定期的客輪及貨輪掛靠中國各港口,從(cong) 中國運輸貨物至東(dong) 南亞(ya) 、中東(dong) 及東(dong) 非等港口。新加坡太平船務有限公司創始人、現任公司董事主席叫張允中,不論局勢如何變化,太平船務在中國的業(ye) 務從(cong) 未間斷。
在與(yu) 中國保持了近30年的商貿往來之後,1995年,太平船務在北京正式注冊(ce) 成立了第一家獨資公司——太平船務(中國)有限公司。在隨後的近10年裏,太平船務(中國)陸續設立了上海、天津、青島、大連、廈門、寧波、廣州、深圳和南京9家分公司,以及杭州、福州、石家莊、鄭州、溫州、西安、煙台、順德、武漢、汕頭、義(yi) 烏(wu) 、重慶和南沙13個(ge) 代表處。太平船務(中國)的分公司及代表處共擁有中國、港澳台及外籍雇員超過400名。2001年,太平船務在上海注冊(ce) 成立了第二家獨資公司——太平集運服務(中國)有限公司,從(cong) 事倉(cang) 儲(chu) 、分撥等物流相關(guan) 業(ye) 務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