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攤經濟”咋發展?信陽這些地方已定“規矩”!
新聞 | 2020-06-05 15:12
近期,我市“地攤經濟”在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下,逐漸活躍起來。“地攤經濟”如何做到便民不擾民、方便不隨便、放開不放任?本報記者采訪了市創建辦有關負責人。同時,我市部分縣區也已製定相關規定,保障“地攤經濟”良性發展。昨日傍晚, 在勝利路步行街內,一位攤主正在為即將到來的夜市做預備。信陽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方誌 攝讓“地攤經濟”和城市文明和諧共生——訪市創建辦有關負責人“地攤雖小,卻關係著許很多多普通人的生計。小地攤,實在聚焦的是民生福祉,轉變的是治理理念。作為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信陽市主動適應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進步創建水平,采取公道、有序、科學的方法,解綁‘地攤經濟’,堅持文明城市創建為民惠民的理念。” 6月3日,市創建辦有關負責人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地攤經濟’對於拉動靈活就業、增加多源收進、便利居民生活等都有較大的積極作用。但是放開‘地攤經濟’並不是放而不管,而是要在更高水平上,進步創建水平並落實惠民理念,推進‘六保’,實現‘六穩’,將推進社會有序發展這個要求落到實處。”市創建辦有關負責人先容,為應對這些題目,市創建辦5月28日組織5個轄區和市城市治理局、市市場監視治理局、市公安局、市應急治理局等部分開會, 明確按照“定點、定時、定規矩”的要求,有序放開“地攤經濟”。“所謂定點就是有序增加活動攤販疏導點和夜市排檔攤位,原來全市有35個疏導點,下一步,我市將參照成都市的做法,在這個基礎上進行增加。增加的原則是本著便民、利民的原則。定時就是針對不同類型的經營活動,要在時間上進行限製和規定,比如菜農出售自家菜地的蔬菜,時間段就控製在早上6點到上午10點之間;夜市擺攤一般是下午5點或5點半以後,不能太早;對於鄰近居民區的夜間排擋,晚上12點之後不答應再出店經營。也就是說根據不同情況,采取一街一策,來確定經營時間和經營類型。定規矩就是要做到“五個確保”,
空運報價
海運價格,一要確保疫情防控的要求得到落實米兰体育全站,就餐職員密度、消毒、公勺公筷等都要落到實處。二要確保食品安全,由於‘地攤經濟’裏食品類占多數,必須確保食品安全,這就要求市市場監視治理局要定期上街進行監管。三要確保經營當中用火、用電、用氣安全,不能在這方麵出現題目。四要確保重要主次幹道、熱門時段交通秩序不能受影響,有些主次幹道人流量、車流量很大,不能擺攤設點,比如西關橋上不能擺攤。五要確保環境衛生秩序,要對活動攤販經營戶提要求,垃圾要自產自清,不能亂倒汙水,不能亂扔垃圾。”市創建辦有關負責人說。文/信陽日報全媒體記者 程雲溮河區推進臨時便民疏導點治理工作日前,溮河區創建辦組織召開臨時便民疏導點推進會。會上提出,各鄉鎮、辦事處要對轄區活動攤販和占道經營情況進行調查摸底,根據經營現狀、群眾需求、消費習慣和區域情況進行充分論證,公道設置臨時便民疏導點。要堅持部分聯動,轄區鄉鎮、辦事處和相關職能部分要緊密配合,製定臨時便民疏導點的經營範圍、經營時間和治理規定,“定點、定時、定規矩”,引導經營者正當經營、依規經營。既要照顧困難群眾的就業需求,答應活動攤販定點經營和固定門店出店經營,體現城市的包收留性,城管、市場監管、衛健等職能部分也要對經營者的經營行為加強監管,設立“正麵清單”和“負麵清單”,讓經營者明白應該怎麽經營和不能怎麽做,依法依規經營,在保持市場繁榮的同時,也要加強治理,保持良好的市收留環境和交通秩序,鞏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成果,維護廣大市民的共同利益。光山縣發布《關於規定臨時擺攤疏導點的通知》近日,光山縣城市綜合執法局發布《關於規定臨時擺攤疏導點的通知》,決定從2020年6月5日起至9月30日在城區規定7處臨時擺攤疏導點,經營時間為早6時至晚22時,該時間段內不得產生擾民、阻礙交通等行為。市民大家談◆市民柳光清:“維護城市麵貌很有必要,但是填飽肚子也很重要。隻要在不影響交通的條件下,在公道範圍內擺地攤實在挺好的。”◆市民年莉:“一個城市需要活力,‘地攤經濟’可以帶動解決米兰体育全站低收進人群的就業,解決他們的生存題目,中心的這個政策很人性化。”◆市民徐瑞蕊:“我國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各個行業都受到了巨大衝擊,這個時候推行‘地攤經濟’很合民心,但是一定要公道、有序。”城市需要增添“煙火氣”,而不是“油煙氣”,地攤要擺,但是哪些地方能擺?哪些產品能賣?正當公道合規的地攤經營,相信大家都願意往這活動的市場中逛一逛。來源:信陽晚報 民生信陽微信公眾號
國際物流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