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地攤經濟,炒出“永生第二”!德隆係埋葬5萬股民?
新聞 | 2020-06-05 15:08
地攤經濟忽然火了,各大上市公司也如往常一樣紛紛“蹭熱門”。但有隻地攤經濟概念股剛漲停,近5萬股東就獲知了即將退市的噩耗,這隻個股就是*ST斯太!永生第二浮出水麵6月3日晚間,*ST斯太發布公告稱收到證監會下發的行政處罰及市場禁進事先告知書。公告顯示,證監會立案調查認定,公司2014-2016年連續三年淨利潤實際為負,另據財報,公司2017年及2018年淨利潤均為負,導致公司2015年至2018年連續四年淨利潤為負,觸及《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重大違法強製退市實施辦法》第四條第(三)項規定的重大違法強製退市情形,公司股票可能被實施重大違法強製退市。這令*ST斯太可能成為繼永生生物之後,第二家因實施重大違法被強製退市的公司。近日在港股上市公司五菱汽車飆漲120%的帶動下,A股汽車板塊也紛紛出現異動,主營柴油發動機及配件的*ST斯太也蹭了一波熱門,6月3日封漲停,收盤報收1.47元,全天成交額2674萬元。從分時圖看,打板資金是在收盤前最後1小時忽然殺進的,但6月3日晚間的公告令這些資金被埋。連續三年財務造假*ST斯太一直被以為市場以為是德隆係掌控的上市公司,但以往並沒有是實際的證據。但在證監會6月3日下發的告知書中,所涉及的處罰對象除上市公司斯太爾外,還包括曾擔任公司董事長的劉曉疆等24名自然人。在這份名單中,唐萬新、唐萬川等德隆係核心人物赫然在列。證監會認定,自2013年底至2017年底,唐萬新、張業光、唐萬川通過主導公司非公然發行、派駐治理團隊控製董事會和治理層等方式,取得了經營治理權,能夠實際支配公司的行為,是斯太爾的實際控製人。而唐萬新、張業光、唐萬川作為斯太爾實際控製人,知悉並隱瞞了財務造假相關事項等應當表露的信息,不告知斯太爾表露上述信息。其中張業光直接參與、組織、實施了2016年度財務造假。因此,對唐萬新、張業光、唐萬川給予警告,並分別處以60萬元罰款。根據*ST斯太表露年報顯示,2014年度營業收進7.41億元,利潤總額2249.98萬元,淨利潤984.69萬元;2015年度營業收進3.47億元,利潤總額-2.05億元,淨利潤-1.95億元;2016年度營業收進3.56億元,利潤總額7680.42萬元,淨利潤4374.78萬元。證監會認定,*ST斯太進行財務造假主要手段是利用政府扶持資金和獎勵款,對營收和利潤進行虛增,或虛減營業外收進及利潤。例如,2014年和2016年,*ST斯太通過虛構技術許可業務,分別將武進高新區管委會撥付的1億元用於斯太爾柴油發動機項目的專項扶持資金和其從江蘇中關村(9.790, 0.32, 3.38%)科技產業園管委會預收的2億元政府獎勵資金,以子公司江蘇斯太爾柴油發動機專有技術許可收進進賬。律師:投資者可索賠上海創遠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許峰表示,
鐵路運輸
上海空運,“在2015年 4月30日到2019年6月27日之間買進米兰体育全站*ST斯太股票,且在2019年6月27日後賣出或繼續持有股票的投資者可以索賠。”但也有律師表示,有些被處罰的公司可能退市、破產、無力支付賠償款,股民索賠好幾年,也許竹籃打水一場空,再加上股價波動和處罰事實之間的因果關係不直接,因此目前還不打算征集投資者對*ST斯太的索賠。德隆係什麽來頭?唐萬新、唐萬川和張業光均為“德隆係”核心人物,通過控股、坐莊模式曾在資本市場呼風喚雨。2003年,“德隆係”已經成為一家擁有1200億元資產的金融和產業團體。2004年德隆係終極因資金鏈中斷裂而崩塌。2006年,唐萬新因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和操縱證券交易價格罪,被判處有期徒刑8年,並處罰金40萬元;2007年,因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張業光被一審判處有期徒刑4年,並處罰金30萬元;2013年,唐萬川因犯操縱證券市場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二年六個月,緩刑三年。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表示:“現在所有上市公司侵害公眾投資者的主要製度根源,就是實控人長期處於監管的真空地帶,有監管盲區、監管套利現象。有的實控人手頭控製好幾家上市公司,但公然信息無法查詢到他名字,他卻能實質左右董事會的組成、中介結構的選擇、公司重大決策等,甚至資金挪用、違規擔保等。”劉俊海以為,未來監管者的監管方向,就是要區分上市公司和濫用上市公司法人之殼的控製股東、實控人以及有過錯的董監高和其它行為人,切割上市公司和其背後的首惡巨惡,這樣才能夠保護上市公司,保護公眾股東正當權益。將來執法重點,不光是罰違法的上市公司,還要穿透監管、穿透執法,查到背後的做惡者。而加強對實控人的監管,應當成為監管的重中之重。多家公司喊“我沒有難擋市場熱情實際上對於被遊資“強行地攤經濟”,*ST斯太自己也表示很迷茫。6月4日*ST斯太董秘葉子威表示,“對於昨日下午股價漲停,我們也不知道原因,也很希奇。”而6月3晚間,多隻涉及地攤經濟的連板牛股也紛紛發布公告,提示相關風險,表示我沒有地攤經濟。比如百大團體在股價異動公告中稱,公司旗下的杭州收躲品市場不涉及“地攤經濟”概念。南寧百貨也公告稱,公司主營業態是百貨、超市、家電、汽車、電子商務,經營模式包括自營、聯營,以聯營模式為主,目前未涉及“地攤經濟”相關業務。情況類似的還有小商品城。在其最新發布的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中,公司稱已關注到近期關於公司為“地攤經濟概念股”的相關報道,公司判定對本年度利潤不構成重大影響。銀都股份更是表示,“地攤經濟”相關終端客戶占國內銷售額的比例較小、毛利率較低,且未來公司亦會堅持拓展海外市場,因此預計不會對公司未來營業收進、利潤增長產生實質或重大影響。海寧皮城雖未明確表示是否涉及“地攤經濟”,但公司還是發出風險提示稱,針對股票異常波動情形,公司未發現可能或已經對股票交易價格產生較大影響的未公然重大信息,近期公司經營情況正常,內外部經營環境未發生重大變化。但這並不能阻止遊資點火,散戶跟風。6月4日這些個股繼續漲停。值得留意的是,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近幾個交易日中,登上龍虎榜遊資席位的地攤經濟概念股中,已經有部分個股,呈現龍虎榜資金淨流出的跡象,說明前期點火的遊資可能正在高位派發,需值得警惕。前海開源楊德龍表示,對於地攤經濟,我以為可以關注機會,但不能盲目炒作,要研究這些地攤經濟能否給公司帶來實實在在的盈利增長,隻有落實到業績上股價才具有持續性。巨豐投顧也提醒投資者,就本日盤麵看,地攤經濟炒作過火,投資者要提防熱門難以為繼時,出現忽然死亡。僅供投資者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國際物流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