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政策鬆綁 點亮“地攤經濟”
新聞 | 2020-06-05 15:08
原標題:多地政策鬆綁點亮“地攤經濟” 6月3日,成都青年路上擺出各種小攤位。 四川在線記者 華小峰 攝攤主說沒找到合適的工作,看到有政策支持我們擺攤,於是就幹了人流量還可以,收進應該會多起來城管說每周由2名業主代表和2名城管職員組成考評隊,按照“十同一”要求對所有攤位打分,每個月進行一次統分考核,分歧格攤位將被取消擺攤資格消費者說感覺身邊的小店又慢慢活過來6月3日晚,在巴中市巴州區藍灣國際廣場,市民陳娟又擺出小地攤,賣小飾品。受疫情影響,她丈夫還未找到工作,如今,她擺地攤貼補家用。今年5月以來,巴中市中心城區增加餐飲和百貨攤點120多個,目前城區攤點達到600多個,共實現靈活就業1900多人。一批像陳娟這樣的低收進人群,重新有了收進來源。在幾百公裏外的資陽,6月1日起執行的《資陽市中心城區市收留和環境衛生治理條例》,除答應活動攤販在指定區域經營外,還對活動攤販進行了規範。……為恢複經濟活力,從成都率先答應活動商販臨時占道經營,到全省多地為“地攤經濟”鬆綁,一個個有序擺出的小地攤,讓就業的人們看到了新希看。多地試水 讓身邊小店活起來“門市隻有30多平方米,城管部分讓我們晚上7點後可在門前人行道上擺幾張桌子,現在顧客多了起來。”5月30日晚,巴州區祠堂街,
國際物流,巴中烤魚店老板張林在自家店展外支起幾張桌子。疫情讓餐飲行業備受打擊,為助力城市經濟盡快複蘇,我省多地鼓勵商戶在做好疫情防控和清潔衛生工作的條件下出店經營。資陽3月啟動“五答應、五規範”試點,答應在背街小巷、小區周邊設置臨時限範圍攤區,答應背街小巷臨街店展、早市和夜市臨時限範圍越門經營等。攀枝花市東區在學府花園、帝景華庭餐飲特色一條街等4個夜間餐飲娛樂集中區域,答應商家在規定時間、區域內出攤占道經米兰体育全站營,目前當地夜間經濟逐步複蘇。“感覺身邊的小店又慢慢活過來。”6月2日,攀枝花市市民王先生和朋友放工後,來到位於攀枝花市東區學府花園四周的一家燒烤店聚餐。一業興帶動百業興。攀枝花市東區還在萬象城、中環天地等2個區域設置夜市,鼓勵和引導活動攤販進進夜市經營。目前,已有60餘戶商家進駐,夜市地攤月均吸引消費人群超20萬人次。遂寧市出台政策,在滿足消防安全、交通通行、環境衛生等必要條件下,確定適度開放部分城市街區和公共空間設置臨時攤區,許可商展占道、支持占道促銷,免收2020年5月28日至10月8日期間的城市道路占用費。截至目前,遂寧已設置臨時占道攤區110個,備案臨時占道經營門店4800餘家;初步確定答應活動販賣經營的街巷146條,打造文旅消費集聚區和夜晚經濟特色街區7個,扶持各類文旅、餐飲實體店420餘家,全市新增就業崗位7000餘個。帶動就業 讓失業職員忙起來“便民服務點的人流量還可以,收進應該會多起來。”5月30日18時,遂寧市大英縣蜀西四路便民服務點,吳海豔正在鐵板燒攤位前招呼顧客。在這裏擺攤1個月,吳海豔的生意有了起色。1個月前,吳海豔還在為生計發愁。她原本在江蘇一家紡織企業打工,但受疫情影響工廠效益不好,於4月份返回老家。“縣城沒找到合適的工作,看到有政策支持我們擺攤,於是就幹了。”在吳海豔看來,擺攤對於她來說有“三低”,創業門檻低,沒有店展租金的壓力,沒有太高的學曆、技能要求;失敗風險低,船小好調頭,即便失利也能迅速轉變經營方向;商品價格低,能讓居民擁有更多選擇和實惠。為給就業困難人群搭建創業平台,近日大英縣在城區部分街道設置便民服務點24處,新增活動攤位200餘個。“服務點裏基本是自產自銷的農戶和活動商販,賣些小吃、小商品、蔬菜瓜果。”大英縣綜合執法局特勤大隊副大隊長張文華說,“設置便民服務點,一方麵方便商販自主創業穩定營收,另一方麵也方便居民就近購物。”為確保返鄉失業職員就業,我省多地發揮地攤經濟、夜間經濟帶動作用,穩就業保民生促消費。巴中藍灣國際廣場曾是巴中占道經營亂象的集中整治區。往年,此地被劃為露天燒烤禁止區,全麵取締、搬離燒烤、小吃攤,剩下的攤點實行定時、定點、定規模、定品種經營。疫情期間,麵對就業壓力,巴中市城管執法局又分區優化設置一批攤區攤位。該局巴州區分局副局長馮金鵬先容,通過實地調查、研究論證後,新設小百貨集中區2個、夜市攤區14個、刨冰攤區3個,實行分區治理,優先考慮零就業家庭。變堵為疏 讓攤點規範起來5月29日傍晚,達州市達川區翠屏街道新南社區金絲街柏林巷路口,家庭經濟困難市民王珍的煙櫃、冰櫃攤上,天藍色的圍擋格外顯眼。“圍擋起著標識作用,明確為政府部分同一確定和規範的攤點,把活動攤點暫時固定下來,便於治理。”翠屏街道黨工委書記宿都先容,翠屏街道和城管部分在轄區內開設臨時攤位,在不占用消防通道、不影響交通安全條件下,圍擋間焊接連接,與地麵固定,劃地為界同一標識。目前,已在各社區設置47個規範攤點。“露天小吃有三難,噪音、油煙和場地。”巴中市城管執法局巴州區分局回風大隊執法職員黃蕊華說,但小餐飲從業職員基本屬於低收進群體,夜市也很受市民歡迎,一味禁止不能解決題目。變堵為疏。回風大隊試點夜市攤點“十同一”,對經營時間地點、使用油煙淨化設備、帳篷桌椅、餐櫥櫃台、設置環衛設施、消防用具、從業職員健康證等實行同一治理,解決了油煙汙染、噪音擾民、無序擺攤等題目。目前,回風街道已有夜市“十同一”攤位70餘個。為監視餐飲經營者規範經營,夜市實行打分製和末位淘汰製。“每周由2名業主代表和2名城管職員組成考評隊,按照‘十同一’要求對所有攤位打分,每個月進行一次統分考核,分歧格攤位將被取消擺攤資格。”黃蕊華說,目前有1名攤主因油煙屢次超標被取消資格。攀枝花市東區也為攤販建立了同一標準。根據相關實施辦法,在東區炳草崗區域設10個陽光早餐車售賣點,引導57家活動早餐車進進集中售賣點經營,同一服裝、同一車輛、同一標識、同一治理。資陽不中斷探索攤販經濟和城市治理的平衡點。根據《資陽市中心城區市收留和環境衛生治理條例》,進進臨時經營場所的攤販,應按規定時間、業態從事經營,配備垃圾收集收留器,保持環境衛生整潔等。資陽市城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還將探索柔性執法和審慎包收留監管模式。自貢市大安區進一步強化網格化規範治理。該區設置廣華再米兰体育全站就業攤區、高硐和麗苑廣場臨時攤區,城管隊員文明勸導,指導商販們規範擺攤。□記者 史曉露 吳憂 王若曄 袁城霖 唐子晴 秦勇(責編:袁菡苓、羅昱)
國際物流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