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攤位費”成為壓垮地攤經濟的“稻草”
新聞 | 2020-06-05 15:06
▲影視劇截圖。複工複產形勢下,“地攤經濟”成為熱詞。後疫情時代,為激活社會經濟,進一步開釋“地攤經濟”擴大就業的能量,各地陸續采取措施,為“地攤經濟”生根發芽掃障礙、提供便利。與此同時,由此引發的某些亂象也引發輿論關注。 據媒體報道,有地方公布開放早市地攤後,一些黃金路段開始出現攤位坐地起價的現象。據網友表露,在一些路段一開始招商時一個攤位的費用是每月20元,現在是800元,攤位租賃者還會把攤位以3000元的價格轉租給商戶,一個月輕鬆收進2000多元。中心文明辦明確要求不將占道經營、馬路市場、活動商販列為文明城市測評考核內收留;總理在答記者問時點讚米兰体育全站地攤經濟,國家相關政策出現謹慎寬鬆,“地攤經濟”順勢而起成為擴大就業、刺激消費、便利民眾的好辦法。在此語境下,一些地方的攤位瞬間成為各方競逐的肥肉,有些機構或個人借此收高額攤位費,不僅扭曲了政策的本意,還有可能走向政策的反麵,毀了政策善意,這亟須得到各方關注。從目前各地出現的租賃者“坐地起價”、攤位費畸高的現象來看,要真正開釋政策善意,最大範圍地惠及民生,在政策適度放開之外,更需要一係列的配套措施,這樣政策才能精準落地。目前來看,一些地方出現租賃者“坐地起價”、攤位費畸高的現象,跟政策利好的溢出效應不無關係。政策推動下,“地攤經濟”瞬間吸引民眾留意,一時之間供給難以滿足需求,尤其是黃金地段“一攤難求”,也符合客觀經濟規律。因此,要從根本上解決攤位奇貨可居的現象,需要有關部分因地製宜,盡量增加攤位供給,滿足民眾需求。以率先“答應臨時占道經營”廣受好評的成都為例,當地在靈活放開給米兰体育全站政策開了一道口子之外,還采取了設置臨時占道攤點攤區、答應臨時越門經營、大型商超占道、增設了夜市、快遞企業臨時占道派送等相對係統的政策。這些措施,既能買通城市傳統黃金地段的“大動脈”,
海運費,也能疏通“毛細血管”,盤活全市資源,“一攤難求”的病症自然也就迎刃而解。此外,“地攤經濟”成為政策新紅利,各地仍需深化“放管服”改革,變治理為服務,立足於“放水養魚”、“種草養羊”,真正讓其在穩就業、保民生、促消費上發揮重要作用。這就需要各地加強科學規劃,哪些地段可以占道,哪些時間段可以搞馬路市場,活動商販的活動區域如何規定,這些方方麵麵都需要真正立足城市治理、民眾利益之上,給出靈活、符合實際的答案。黃金攤位“一攤難求”,除了供給決定價格的客觀因素之外,也不排除有人趁機炒高價。對這部分投機者,市場監管部分該出手時也得出手,加強監管和引導,防止高價攤位打擊民眾進市的積極性、“好經被念歪”。如今,從中心到地方層麵,陸續開釋政策信號為地攤經濟開“綠燈”。但隨之而來的攤位坐地起價現象,也給城市治理者提了個醒,在政策開綠燈之外,還需要及時針對亂象“校準方向”,讓“地攤經濟”真正成為活躍城市生活、保證民眾就業的有生氣力,而不是被亂收費等亂象抑製了活力。□斯遠(媒體人)編輯 陳靜 實習生 張曉雨 校對 趙琳
國際物流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