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日記|從保就業到地攤經濟,全國政協委員建言務實接地氣
新聞 | 2020-06-05 15:01
每經記者:李彪 每經編輯:陳旭5月27日,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在圓滿完成各項議程後閉幕。從5米兰体育全站月21日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開幕至今,為期7天的會議時間內,來自全國各地、各行各業的兩千餘名政協委員齊聚北京,積極為完玉成麵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建言獻策,從推動經濟增長、化解金融風險,到擴大就業、脫貧攻堅,從改善營商環境、減稅降費,到生態環境、人民健康等,為國計民生的諸多熱門建真言、謀良策。5月22日,李克強總理代表國務院作政府工作報告。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圍繞政府工作報告中的內收留,委員們展開了熱烈討論。比如: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未設定具體的增長目標,委員們普遍以為,這是針對當前特殊情況下的實際考慮,讓各個部分能夠放開手腳全力做好“六穩”工作,完成“六保”任務。圖片來源:新華社再比如,作為“六保”之首,就業是此次兩會期間委員們談得最多的話題之一。有的委員建議,保企業就是保就業,尤其是要給民營企業發展提供更好的營商環境;有委員建議,要充分利用好疫情之下的一些新業態,
跨境鐵路
國際物流,借助新業態拓寬就業渠道;還有委員建議,要活躍地攤經濟、夜市經濟、馬路經濟,通過這一個個小的經營主體,解決千千萬萬家庭的生計題目。5月25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憲法和法律委員會召開全體會議,根據各代表團的審議意見,對民法典草案等進行同一審議。圍繞這部“社會生活百科全書”,全國政協委員們結合自己所在的領域、所調研的情況進行了熱烈討論,居住權、人格權等成為其中的焦點。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法學會副會長呂忠梅參與了民法典草案的編輯工作。她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深有體會地說,民法典草案彰顯“四個自信”,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要求,標誌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製度的進一步成熟和穩定。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圓滿閉幕,但這隻是一個新的開始而不是結束,兩會的精神需要全體代表、委員往深刻領悟,並在各自崗位上踐行傳播,尤其是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曆史交匯點上,責任在肩,意義重大。正如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閉幕會上發表講話時所說,能夠見證和參與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開啟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新征程,是人生的難得際遇。要珍惜機遇、不負時代,為國履職、為民盡責。政協委員們,來年再見!逐日經濟新聞
國際物流 國際物流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