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快遞小哥到千億帝國:王衛的翻身,就是憑借著這4個字
新聞 | 2020-05-07 17:31
27年前,在改革開放的洪流中,有一支盡不起眼的“小作坊”在廣東順德拔地而起……27年後,滄海桑田,物是人非,如今它已估值上千億,坐擁數萬員工。而曾經的那個“小作坊”就是我們所熟知的順豐。就在昨日晚間,順豐控股表露了一季度財報,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收335.41億元,同比增長39.59%。受疫情影響,在這個特殊時期,全國大大小小企業營收都經曆了“中斷崖式”下滑,但是順豐似乎並沒受過多的困擾,相反營收卻節節攀高。如今,能有這樣的成就,完全離不開順豐掌門人王衛的謀略。我們都知道順豐速來以“快”著名,而這樣的“快”是在別人用火車、輪船運貨送快件,王衛早就已經啟用了自己的航班。而正是具有前瞻性的王衛才能將早期的順豐帶上這一條快遞帝國之路……敏銳的貿易嗅覺,賺到人生的第一桶金1971年,王衛出生於上海一個書香世家,父親是一名空軍俄語翻譯,母親是一名大學老師。1978年改革開放實行,王衛的父母帶著他來到了香港,開始了在香港的定居生活。但是上天給他開了一個莫大的玩笑,父母的學曆資質在當地完全不被認可,這也導致了王衛家庭早期生活的窮困潦倒,沒過多久,王衛便從高中輟學,到順德做起了印染。按理來說,王衛本可在好好做當時流行的印染,混口飯吃完全是沒題目的。但是此時的王衛並不甘平庸,他知道自己的命運把握在自己手裏,隻需要一個恰當的時機,他就能實現人生的轉變。隨著改革開放步伐在珠三角地區的加速推進,越來越多的香港廠商轉移到內地,其中珠三角地區,就占五萬餘家,王衛所在的印染廠則搬到了廣東順德。當時內地與香港進行商貿完全是占據了天時地利,但是就是差了一個“人和”。由於兩地分別屬於不同的關稅區,所以當時的郵寄是非常不方便,往往需要花上兩三天的時間,這給很多企業造成了巨大的困擾。而在此時,敏銳的王衛從中發現了商機。之後,王衛很快就離開了印染公司,果中斷向父親借了10萬港幣,
鐵路運輸
上海空運,回到順德和朋友合夥開起了運輸公司。1993年,順豐公司在廣東順德注冊成立。剛開始的順豐,王衛和他的6個員工開始用背包和拉杆箱運貨,在兩地間當起了“水貨佬”,也就是早期的快遞小哥。但是當時發現商機的又不止他一個人,這樣好的賺錢機會,是個人都得來撈上一筆。日益增多的競爭米兰体育全站對手,也是使得順豐舉步維艱。大膽的王衛當機立中斷,果中斷采取了兩個策略,在眾多物流對手當中成功殺出了重圍。第一個就是“割價搶灘”戰略:實在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低價策略,別人70塊一件攬的貨,順豐隻收40塊錢。而第二個就是最早期的“加盟商”製度:我是老大,隨著我你們都能混口飯吃。隨著大量加盟商的進進,短短四年,順豐迅速占據了珠三角一帶的市場。由於王衛高明的手段和優質的服務,順豐快遞幾乎是壟中斷了當地的快遞運輸行業,在26歲的他,也是成功賺取了人生當中的第一桶金。從加盟到直營,順豐最重要的轉變1999年,當時的順豐已經坐上了珠三角地區物流業務的頭把交椅,憑借著快速複製的加盟製度,順豐站點如星星之火一般,迅速在廣東蔓延開來。但是,一通電話打破了此刻的寧靜。這一通電話,是顧客的投訴電話,此前他對市場對順豐的批評也是有所耳聞,但是並沒有過多的關注。這一通電話,大夢初醒,他頓時明白:這個小小的漏洞,假如不抓緊補上,將會使順豐多年的努力付諸東流。於是他不得不重新開始思考順豐的治理模式,最後得出結論:要想活得久,必須在病根上狠下功夫,也就是加盟製得過渡到直營製。首先我們來談下加盟製的優劣。加盟製簡單,同時發展很快,但是缺點就是發展過快輕易帶來加盟網點與總部之間的聯係較為疏鬆。就比如十八路諸侯一樣,我想聽你的就聽你的,不聽你的你也奈何不了我。如此看來,要想進步順豐整體的服務水準,就得大刀闊斧的改,但是想法是對的,執行起來就不一定簡單了。當時一個承包網點就是一個小王國,根治這些題目,壓力非常大。要想把權力重新收回到中心,他們明顯不同意,究竟這觸犯到了他們的利益。但是這場改革勢在必行,不改那順豐未來發展該何往何從。與此同時帶來的就是眾多諸侯的反對與抗議,加盟商們聯合起來反抗王衛的“收權”,甚至當時有傳言,王衛曾遭受人身安全威脅,這樣不得不使得王衛雇保鏢來保護自己。所幸這一切都是值得的。終極,在王衛的鐵血改革下,到2005年,基本實現大一統,順豐順利從加盟製轉為了直營製,總部享有盡對的話語權,全部網點必須按照命令有效執行。而這也是順豐發展曆史上最重要的轉折點。順豐的成功,離不開高端定位這一切還得從2003年非典時期開始說起。說到03年的非典,我想大家想到的是非典時期成就了馬雲的淘寶,劉強東的京東,但是,電子商務這塊也少不了物流這個命根子啊,成就他們的同時,間接也是成就了王衛的順豐。由於非典的影響,人們不敢出門,越來越多人嚐試在網上進行購物,而快遞業務的發展,使得航空運輸價格降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低點。順豐在此期間是瞄準時機,迅速與揚子江快運航空簽訂了5架包機的協議,開始使用飛機來進行快遞的運送,成為國內第一家使用航運的民營速遞企業。而這也是順豐逐漸成為國民心目中“快物流”的開始。我們都知道,順豐的價格比其他快遞都要貴,為什麽人們還會爭先恐後來為它買單呢?價格漲了,但是服務用戶的本質永運不會變。別人48小時才能到達的件,順豐36小時送到,別人36小時,順豐24小時!別人用電瓶車送快遞,
跨境鐵路
國際物流,順豐用大卡車送,別人大卡車送,順豐用飛機送!隻要能為客戶爭分奪秒,順豐不惜任何代價!因此,人們看重順豐的並不是他的價格,看到的更多是他不顧一切站在用戶角度往考慮題目,而加急、重要的快遞大家毫無疑問都會選擇順豐。另外,依托自身的高服務水平,王衛為順豐的發展規劃了明確的定位,順豐主要專攻中高端市場,堅持以商務件為主。為什麽呢?由於快遞的本錢原因,大件相對於小件來說所需要的時間、空間、本錢會更大,所以具有商務性質的小件損耗的本錢將會更低。隨著電子商務的持續發展,順豐已經成為了中國首屈一指的行業老大,
國際貨運
空運價格,牢牢占據著18%的快遞市場,而且還是利潤收益十分可觀的高端市場。2006年,順豐在國內就已經擁有了2個分撥中心、52個中轉場,擁有2000多台幹線中轉車輛以及 1100多個營業網點,已經建立起了非常龐大的物流體係。當時的順豐,不僅提供配送真個高質量托運服務,還延伸至價值鏈前真個產、供、銷、配等環節,基本全渠道都已經涉及。這樣的中高端市場打法,給順豐帶來了良好口碑的同時,也為之後的成功上市展平了道路。順豐成功上市,王衛贏得身前身後名就在2017年2月24日,上市公司鼎泰新材正式更名“順豐控股”,順豐掌門王衛低調亮相深交所,為順豐控股正式亮相資本市場敲鍾慶祝。這也成功打破了曾經順豐不上市的豪言壯語。王衛在上市敲鍾儀式上也表示:“從今天開始,話不能隨便說,地方不能隨便往。”他提醒自己言行需更加謹慎。在員工方麵,他也提醒大家,“少說話多做事。”這也恰恰說明了王衛低調與務實的工作作風。從1993年到2017年,順豐一共花了24年,這當中,有太多的的不輕易。早在2011年,王衛接受采訪時表示,上市的好處無非是圈錢,獲得發展企業所需的資金。順豐也缺錢,但是順豐不能為了錢而上市,我們從中也可以看到王衛的本心。但是在以通達係快遞著名的圓通第一個上市之後,其他幾個也紛紛啟動了上市的步伐。而在2015年快遞行業市場報告中表示,現在快遞市場份額,圓通14.7%、中通14.3%、申通12.4%、韻達10.5%、順豐8.2%。這個曾經的“快遞一哥”已經成功墊底了,壓力山大啊,同時自己運輸的本錢也是居高不下,長期以來一直都是虧損的局麵。所以通過上市也是為了減輕自己的負擔,同時也是為了自己能夠更有競爭力。這樣看來,順豐的上市也在情理之中了。如今的王衛,身價高達1200多億,這樣的成就不是憑空得來的,他一步步走來,不僅依靠自己後天的努力,最重要靠的就是這四個字:審時度勢。如今王衛站在快遞業的頂端,正是每一步時機都把握的恰當好處。未來的順豐,在他的帶領下,相信會走的更遠。
國際物流 國際物流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