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運港:
目的港:

營收增長近4成,但股價卻跌近3%!“快遞一哥”順豐怎麽了?

 新聞     |      2020-05-07 17:30
原標題:營收增長近4成,但股價卻跌近3%!“快遞一哥”順豐怎麽了? 來源:格隆匯開盤走弱的表現引人留意——盤中一度跌超4%,截至收盤股價下跌2.99%至47.3元,成交額為10.5億元,總市值為2080億元。(行情來源:wind)究其原因,原來是受該公司一季度淨利潤大幅下滑的表現所拖累。4月23日晚間,順豐發布一季度業績報告,其中財報顯示,2020年一季度該公司實現營收335.41億元,同比增長39.59%;實現淨利潤9.07億元,同比下降28.16%。營收大幅度增長,但淨利潤降幅居然達到了28.16%,如此反差真的是出人意料。為什麽會出人意料呢?要知道,在疫情衝擊之下,快遞行業是最先複蘇的行業,而順豐的直營模式更是獲得了政府的“通行證”,致使業務量大增。因此第一季度假如讓外界選一個業績有保證的行業,快遞行業是當仁不讓的選擇,而快遞一哥順豐更是行業首選。而受業務運營不停滯的影響,自2020年1月2日以來,順豐股價也迎來了兩波上漲高峰,累漲超31%。(行情來源:wind)那麽,造成如此反差的原因是什麽呢?淨利潤同比大降28%首先,還是將目光聚焦到順豐的一季報上。據財報顯示,順豐一季度實現營收335.41億元,同比增長39.59%;實米兰体育全站現回母淨利潤9.07億元,同比下降28.16%;實現扣非淨利8.3億,同比下降0.5%;基本每股收益為0.21元/股。(數據來源:順豐財報)其中,從業務量數據來看,可以看出順豐一季報中一大亮點——業務量增速連續領跑,空運報價 海運價格,且Q1份額逆勢擴張。據相關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該公司實現業務量17.2億件,同比增長77.1%,份額逆勢擴張,Q1提升至13.7%,其中1-2月提升至約16%,3月隨著通達係複工,回落至11%,但同比仍大幅提升4個百分點。而業務量增速連續6個月領跑,使得Q1累計順豐的業務量增速跑贏“通達係”:順豐(77.1%)>韻達(7.1%)>行業(3.2%)>圓通(0.5%)>申通(-12.36%)。(數據來源:華創證券)與此同時,一季度順豐速運物流業務取得高增長率,也對該公司營收和現金流產生正向效果,其中該公司一季度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19.09億元,同比增長34.28%,而營業收進也同比增長了39.59%。但題目來了,營收增加近4成,利潤卻減少近3成,這究竟是為什麽呢?從財報中透露的信息來看,順豐控股一季度利潤下降主要有兩方麵的原因,具體如下:一方麵是,防疫本錢增加以及非經常損益減少使得業績承壓。疫情期間該公司業務收進結構產生一定變化,主要是由“電商特惠專配”拉動營收增長,以及疫期為返崗員工提供的額外激勵和補貼、 解決員工衣食住行、防疫口罩和消毒品等的采購,致使本錢增加較多,從而造成毛利率下降 1.99個百分點至16%。與此同時,順豐今年一季度的非經常性損益為0.75億元,較往年同期 4.27 億元大幅下降,主要是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損益以及投資收益減少所致。而均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今年一季度扣非淨利潤較往年同期幾乎沒有增長。另一方麵是,單票收進有所下降。據華創研報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順豐單票收進為18.6元,海運費,同比下降22%。除此之外,據順豐發布的3月份經營簡報數據顯示,2020年3月,順豐固然物流業務量同比增長93.45%至6.79億票,但單票收進卻同比下降23.2%至17.91元。(數據來源:華創證券)由此可見,該公司一季度“增收不增利”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電商特惠件發力推動業務量提速,但卻促使該產品價格下移等現象所致。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財務數據值得留意。據財報顯示,用度端方麵,今年一季度順豐的銷售用度為5.2億,治理用度為28.3億,財務用度為2.3億,三費合計35.8億,三項用度率10.7%,同比下降1.2%,研發用度3.28億,研發用度率1%,基本持平。電商特惠件,福還是禍?事實上,說起特惠件拉低票均單價造成整體盈利能力下滑一事,早已經在2019年的財報中有所體現了。3月23日,順豐表露2019年業績報告。報告期內,該公司實現營業收進1121.93億元,同比增23.37%;回母淨利潤57.86億元,同比增27.23%;扣非淨利潤42.08億元,同比增20.79%。其中,扣非淨利潤增速低於營收增,原因就在於其毛利率出現下滑。對於毛利率的下滑,該公司在財報中指出,一方麵是由於推出新的經濟快遞產品(特惠專配)固然取得超預期增長,但四季度旺季高峰件量激增帶來較多臨時資源投進 ;另一方麵是公司規模效益將進進新一輪爬坡期,因此影響公司2019年整體毛利率較上年度下降0.50個百分點至17.42%。基於上,可以看出,電商特惠件並不是第一次影響順豐的盈利水平了。但即便如此,順豐仍需要推行特惠件來拉動業務增長,這是為什麽呢?找出這個原因需回到順豐的業務線上麵往。據了解,目前,順豐將自身業務分為兩部分,即傳統業務和新業務,傳統業務是由時效快遞和經濟快遞組成,而新業務是由包括快運、冷運及醫藥、國際業務、同城急運和供給鏈業務組長。其中,時效快遞包括順豐即日、順豐次晨和順豐標快三個產品,而經濟快遞則是指順豐特惠件。近年來,時效件業務固然占了順豐控股的營業收進大頭,但卻麵臨收進增速放緩的苦惱,自2017年-2019年分別同比增長17.6%、14.3%、5.93%,呈逐年下滑的態勢。從上述數據來看,不丟臉出,隨著“三通一達”不中斷發力腐蝕市場份額,近些年快遞一哥的直營模式上風已有所減弱,進而促使其時效件增速不中斷放緩。而隨著時效件增速不中斷放緩,順豐在行業中的市占率不中斷走低。據相關數據顯示,2014-2018年,順豐業務量市占率由11.53%一路下滑為7.26%。因此,在此情況之下,順豐從2019年5月開始,針對下沉市場推出了電商特惠件業務。在電商件的發力下,順豐業務量增速得以快速進步,並於2019年8月開始超越行業均勻水平,公司的市占率也得以企穩。參照國家郵政局公布的2019年快遞全行業業務量,順豐控股的市占率為7.61%,較2018年提升0.04個百分點。但不得不說的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特惠件走的“路子”也帶來一些負麵影響——陷進增收不增利,毛利率下滑的窘境中。據相關財務數據顯示,2019年Q4,空運報價 海運價格,順豐控股毛利率為12.96%,較第三季度18.43%的大幅下降5個百分點,創下了三年以來的最低水平。與此同時,今年一季度16%的毛利率雖較2019年Q4有所好轉,但仍與2019年Q2的毛利率相往甚遠。由此看來,固然推行電商特惠件在一定程度上幫助順豐搶占了市場份額,但實際正如“福之禍兮所倚”一樣,這一打法也很輕易讓其陷進增收不增利的麻煩之中,而此次的一季度的業績表現就是一個佐證——業務量大幅攀升之際,盈利能力卻下降了。
國際物流 國際物流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國際空運
國際海運
國際快遞
跨境鐵路
多式聯運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詳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廣州 南非 26 22 16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詳情
寧波 歐洲 37 27 23 詳情
香港 南亞 30 27 25 詳情

給我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