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個發明口罩的人,救了無數中國人,沒有他就沒現在的哈
新聞 | 2020-04-24 15:28
伍連德(1879~1960),中國衛生防疫、檢疫事業、微生物學、流行病學、醫學教育和醫學史等領域的先驅。1910年末,
千航貨運
空運價格,東北肺鼠疫大流 行,他出任全權總醫官,於4個月內徹底消滅鼠疫,因此他主持召開了萬國鼠疫研究會議。在此之後數次成功主持鼠疫、瘟疫等大規模防疫。在他的建議提倡和推動下,我國收回了海港檢疫的主權。伍連德在後麵 創辦檢疫所、醫院、研究所、學校20餘所。發起建立中華醫學會等十餘個學會,並創作出《中華醫學雜誌》。說到口罩,人們覺得不稀罕。可能你不知道得是,在20世紀初期,有一位華僑發明了中國首款口罩。也正是由於他的功勞,力挽狂瀾,抑製住了人類曆史上第三次鼠疫,防止了擴散,拯救了中國大地上無數生靈。經過這一事件,他成為中國以及國際上敬仰的“英雄”,而在那個時候,僅30歲出頭。他叫伍連德。或許你從沒聽說這個名字,但,曆史不該忘記他。1910年底,一場凶狠的瘟疫在東北陡然爆發。哈爾濱遭受到了一場浩劫——很多人不明不白地死往,經調查後的處理結論是鼠疫。一場肺鼠疫以俄國貝加爾湖地區沿中東鐵路傳進中國,以哈爾濱為中心迅速的蔓延起來,短短4個月內蔓延到5省6市,死亡人數達到6萬多人,而僅哈爾濱市就死亡5272人,瞬間屍骸遍野,舉世震動。當時情況的清政府沒有專門的防疫機構以及技術,沙俄、日本在這個非常時期想以保護外僑為理由,要求獨攬大權 做防疫工作,嚴重到派兵相要挾要挾,在這樣的生死關頭,趁火打劫,利用防疫的工作,妄圖掠奪奪取東三省警務權。是多麽可惡的。瘟疫在哈爾濱蔓延開來,瘟疫感染者會引起頭疼、胸悶、發熱、幹嘔……最後會窒息死亡,死後皮膚就會呈青紫色。當時人人害怕,一時間人人自危。不知所措。終於,我們等到了年輕的伍連德領命抵達哈爾濱。隨同伍連德前來的,僅有陸軍醫學堂的一名教員和一個學生。很快,他以“東三省防疫全權總醫官”的身份行使職權。在到達的第三天,為了弄明白疫情的來源,伍連德決定冒險解剖米兰体育全站屍體——在民智尚未開放的中國,這會被老百姓以為是大逆不道的舉措。在當地一間貧民窟裏,伍連德進行了中國醫生的第一例人體解剖。經過實列證實分析出,哈爾濱流行的是肺鼠疫,通過人際呼吸飛沫傳播。這是科學史上,
海運費,第一次提出鼠疫分類。當時正是過年的期間,為阻止疫情會隨返鄉過年的人流 沿鐵路傳播,伍連德提出了第一步的防疫措施:控製鐵路、公路交通,以防瘟疫蔓延;隔離疫區;還大量征請醫生,還組織了龐大的運輸隊,培訓、調動包括郵遞員在內的各行業服務職員一起投進防疫活動。他在回憶錄中寫道,“我扮演了一個龐大組織總司令的角色,給醫生、警察、軍隊,甚至地方官吏下命令”。為了防止飛沫的傳染,伍連德就專門設計了一種雙層紗布口罩,用於隔離病患,後來被稱作“伍氏口罩”。就是由於他的功勞,才拯救了哈爾濱以及整個中國,沒有他的話,很難想象到當時會是個什麽結果。他應該足以受到後人們的敬仰與懷念。也是我們後人應該學習的精神
國際物流 ,
跨境鐵路
國際物流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